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业服务创优管理办法

物业服务创优管理办法

绿城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物业服务创优管理办法GT-BF-ZL-002-2012(A/0)1 目的为规范绿城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所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的住宅小区(大厦)物业管理创建优秀示范(以下简称创优)项目工作,确保创优工作完善有效,特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集团各优秀示范项目的创建过程。

3 职责3.1 运营管理中心质量管理部(以下简称质量管理部)负责集团创优工作的总体规划、审核创优项目申报及创优工作的组织实施;负责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创优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对创优过程进行检查、督导,协助创优项目完成创优申报资料及汇报材料。

3.2 各区域、分子公司负责对所属项目创优的申报、收集创优项目所辖政府部门相关创优的政策法规、评分标准。

3.3 物业服务中心负责创优工作的具体实施,并针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做好充分的迎检、接待准备,保持和不断提升物业服务中心的管理服务水平。

4 工作程序4.1 申报条件及要求4.1 集团合法拥有拟创优项目的物业管理权。

4.2 明确创优目标,创优项目已达到或可以达到相应的优秀示范级别的标准和相关要求。

4.3 创优项目须按照创建区优(视情况,部分地区无区优)—市优—省优—国优的先后顺序,逐级申报。

如否,则须向质量管理部书面递交政府相关的政策依据。

4.2 创优流程4.2.1 质量管理部于每年9月份组织各部门制定下一年度集团的创优计划。

4.2.2 质量管理部在每年9月份发放创优通知并于月底前回收各区域、分子公司申报项目。

4.2.3 各区域、分子公司在9月底前向集团质量管理部上报创优项目名单及相关项目简介。

4.2.4 每年10月底前质量管理部统计汇总创优项目,报分管领导。

4.2.5 质量管理部拟定创优申报项目并组织成立创优小组。

质量管理部组织召开创优会议及培训。

4.2.6 物业服务中心内部动员,对照“创优”标准制定创优计划并进行实施,编写创优申报及汇报材料,春节前完成,创优申报材料及汇报材料交质量管理部。

4.2.7 创优小组对创优项目进行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下发《创优检查报告》,由物业服务中心落实整改《创优检查整改报告》。

4.2.8 由区域、分子公司向政府主管部门申报(根据各地方政府规定执行)。

4.2.9 物业服务中心及相关部门做好资料及现场的迎检准备。

4.2.10 创优小组组织做好主管部门检查组的接待和配合工作。

4.2.11 创优项目负责创优结果的跟踪并报质量管理部。

4.2.12 质量管理部负责对每年创优工作的总结。

4.3 规程要点4.3.1 申报4.3.1.1 由各创优项目及时收集创优申报等信息。

4.3.1.2 做到两个及时:各区域、分子公司每年9月底前按照质量管理部发放创优通知的要求及时上报创优项目;经集团总经理批准审核后,各区域、分子公司及时向政府主管部门申报创优。

4.3.2 成立“创优”工作小组集团创优小组由质量管理部组织总经办、本体建设部、财务部、园区生活管理中心、企业文化部、审计部、秩序维护部、工程技术部、保洁公司、园林公司等职能部门指派人员组成,结合创优项目物业服务中心,以确保创优工作必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4.3.3 创优申报材料及汇报材料制作4.3.3.1 根据集团提供的创优申报材料及汇报材料的范本及要求,就封面、字体、图片、颜色、大小、格式、标识(LOGO),申报材料基本内容等达到统一、专业的标准。

4.3.3.2 在基本内容统一的情况下,申报材料力求“特色”,创优项目应结合物业情况,根据房产定位,对项目特色服务或突出工作业绩进行详细介绍,力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示范优势,增加竞争力。

汇报材料力求简明扼要,突出集团管理的重点与特色,以达到在汇报时给评委留下深刻而良好的印象。

汇报内容演讲不超过30分钟,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为宜。

4.3.4 内部动员4.3.4.1 集团总动员a)成立创优小组:召集各职能部门及相关人员,保障创优资源,提供技术支持。

b)集团质量管理部组织创优区域、分子公司质量管理员(主管)及相关人员以会议、培训方式进行创优动员。

4.3.4.2 创优项目动员a)区域、分子公司动员。

区域、分子公司对创优项目相关负责人进行会议等方式的动员,传达集团对创优项目的重视及要求,并成立区域、分子公司创优小组。

b)创优项目进行物业服务中心全体员工创优动员会议。

通过会议、宣传,加强管理力度等措施使相关员工尽快进入紧张的“创优”工作状态,提高、加快工作效益、工作节奏,做好打硬仗、“吃苦”的准备。

创优物业服务中心应对照标准和以前创优工作资料整理的经验,做好创优资料的整理和准备。

4.3.5 自检,内部整改(包括资料和现场两部分)。

4.3.5.1 基础管理a)按规划要求建设,房屋及配套设施设备投入使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划总平图、用地红线图b)已办理承接查验手续,签订承接查验协议1)物业服务企业查验记录及问题处理情况,前期接管验收协议及相关资料。

2)物业服务企业收集资料——移交图纸及及技术资料:小区竣工总平图,单体建筑、结构、设备竣工图,配套设施、地下管网工程竣工图,共用设施设备清单,有关设施设备安装、使用和维护保养等技术资料;——竣工验收证明:土建竣工验收书,消防竣工验收证明,水电竣工验收书,通信系统竣工验收证明,电梯竣工验收书,电梯准用证,燃气系统竣工验收证明;——物业质量保修文件和物业使用说明书;——业主名册、物业保修书、房屋使用手册、管理规约;——公共配套设施的产权及收益归属清单(包括管理用房和经营用房);——消防、供水、供暖的试压报告。

c)由一家物业服务企业统一实施专业化管理1)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企业法人代码卡;2)物业管理资质证书;3)服务项目外包合同或协议、外包供方营业执照、资质(资格)证明;d)建设单位与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签订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双方责权利明确前期物业服务合同。

e)建设单位在销售房屋前,制定临时管理规约,约定内容依法规范;物业买受人在与建设单位签订买卖合同时,做出书面承诺。

《临时管理规约》(业主签字确认),书面承诺书(业主签字确认)。

f)规范专项维修资金使用流程,按规定公布物业维修基金使用情况。

1)申请使用专项维修资金时,如实告知业主维修项目的预算额、施工单位等相关情况,如实归集业主意见。

保留申请表,方案、预算、公告,业主大会表决结果等根据相关规定要求的申报资料。

2)物业维修资金使用后及时在管理项目内公布的相关记录。

3)经营性收入的使用情况公示资料。

g)房屋使用手册、装饰装修管理规定及管理规约等各项公众制度完善房屋使用手册(产品说明书)、装饰装修管理规定、管理规约。

h)业委会按规定程序选举产生,制定、修改《管理规约》、《议事规则》、并能正常开展工作、履行职责(参照各地政策及集团管理体系文件)。

1)成立业委会申请;2)业主大会议事规则;3)业主委员会备案证明;4)业主大会、业委会会议决定和会议记录;5)张贴的各项公告存档;6)其他业主大会相关材料。

i)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双方责权利明确物业服务合同。

j)物业服务企业制定争创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并经业主委员会同意;1)争创优秀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2)争创材料经业委会签字盖章。

k)小区物业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各岗位工作标准,并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和考核办法。

1)各项管理制度。

包含但不限于:房屋管理制度、零修/急修管理制度、中大修工程管理制度、回访制度、供水管理制度、供电管理制度、电梯管理制度、保洁管理制度、消防管理制度、绿化管理制度、秩序维护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包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收费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物业管理需要的其他管理制度等(参见质量体系文件及支持性文件)。

2)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参见质量体系文件及支持性文件)。

3)考核办法、考核记录。

L)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员工统一着装,佩戴明显标志,工作规范,作风严谨。

1)物业管理职业资格证书(根据地方政策要求定):项目主任上岗证、经理上岗证、物业管理从业人员上岗证。

2)各类专业人员的专业上岗证书。

消监控、财务、电工、高配工、电梯工等专业人员上岗证。

3)分包项目操作人员上岗证书。

外包服务项目如:电梯维保、水箱清洗、外墙清洗高空作业等上岗证复印件。

m)物业服务企业应用计算机、智能化设备等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1)计算机应用及智能化设备的使用情况。

对讲、监控、门岗电子感应道闸等。

2)计算机查询资料。

包括但不限于:房屋及设备信息、分户档案、费用收缴、房屋及设备的维修记录等。

n)物业服务企业在收费、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税收等方面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至少每半年公布一次物业服务费、经营性收入的收支。

1)明显位置公布上墙资料:物业服务收费标准、代收费用收费标准、有偿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收费高于文件规定的要求有价格主管部门的确认文件,实行市场调节价的除外)。

2)物业服务费、经营性收支财务报表。

3)公布记录:物业服务费(视地方具体规定)、经营性收支公布的记录(张贴内容要存档、汇总记录)、照片。

o)建立房屋及其共用设施设备、业主(使用人)档案,资料齐全,分类成册,管理完善,查阅方便。

1)物业日常管理资料见体系文件记录清单。

2)业主(使用人)资料:入伙资料、装修资料、业主信息等,分户存档,查阅方便。

p)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设立服务电话、接受业主(使用人)对物业管理服务报修、求助、建议、询问、质疑、投诉等各类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并及时处理,有回访制度和记录。

1)执行值班制度情况:值班表、值班记录。

2)设立服务电话并在明显位置公布电话号码:物业服务中心接待电话、24小时报修电话、集团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4001113900。

3)来电、来访、接待记录和处理记录。

4)回访记录(与服务单内容相符,并按月或季统计、装订)。

q)定期向业主(使用人)发放物业管理工作征求意见单,对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整改,满意率达95%以上。

1)年度业主意见征询表、意见建议汇总。

2)满意率统计汇总表(满意率95%以上)。

3)整改措施。

4)措施落实情况及回访情况。

r)建立并落实维修服务承诺制,零修急修及时率100%,返修率不高于1%,并有回访记录。

1)上墙文件:维修承诺。

2)报修记录:业主信息记录,有偿/委托服务联系单、月统计(及时率、返工率等)。

3)回访记录。

4.3.5.2 房屋、公共部位、公用设施管理与维修养护a)园区平面示意图,园区内设有路标,楼幢号、楼门号、户门号号牌齐全管理现场有园区平面示意图,园区内设有路标,楼幢号、楼门号、户门号号牌,齐全、无脱落、损坏现象。

b)小区红线范围内无违反规划私搭乱建,无擅自改变房屋、公用设施用途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