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 代表作业中出现过的题
数字为红色的代表多次出现的题
简答题(请每题5 分,共20分)
1.简述思维及其基本特征。

思维是人的重要的认知活动,是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其特征是:
1)概括性。

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2)间接性。

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2.简述注意的品质。

、注意广度又称注意范围,是指个体在一瞬间内能觉察或知觉到的对象数量。

二、注意稳定性是指人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三、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

注意分配又称“时间共享”,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注意特征,
即通
常所说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四、注意转移是个体根据一定目的,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一种活动转移另一种活动上去的
过程。

3.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知觉以感觉信息为基础,但又不同于感觉,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一、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1)感觉和知觉反映的内容不同;
2)感觉和知觉产生的性质不同;
3)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不同。

二、感觉和知觉之间的联系没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就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前提和基础。

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人对某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越丰富、越精确,由此形成的知觉就越完整、越正确,两者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以下五个等级构成:
个体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基本的生理需要位于下层,抽象的精神需要位于上层,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五种需要是以一种渐进的层次表达出来,即必须先满足某些需要,才能满足另外一些需要,也就是个体总是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然后才关注较高层次的需要。

5.简述知情意三者的关系。

答: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心理过程的不同方面,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一)意志过程与认识过程具有密切关系。

首先,意志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的。

其次,意志过程对认识过程也有很大影响。

二)意志过程与情绪和情感也存在着密切关系。

首先,情绪和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其次,意志能够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人的理智。

6.简述思维过程。

答:思维过程是人脑中心智的一系列复杂的认知操作,包括:(一)分析与综合
(二)比较与归类
(三)抽象与概括
(四)体系化与具体化
7. 简述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答:智力是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与发展的。

其影响因素有:(一)遗传因素(二)环境因素
①家庭与智力发展;
②文化与智力发展;
③教育与智力发展;
④实践活动与智力发展。

8. 简述性格与气质之间的关系。

答:性格与气质相互影响。

(一)性格与气质的区别首先,气质具有先天性特点。

性格主要后天形成的。

其次,气质无好坏之分,而性格则有优劣之别,具有社会道德含义。

(二)性格与气质的联系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某些相同的性格特征;气质可以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性格对气质具有明显影响,性格可以掩盖和改造气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