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概念与范畴

概念与范畴


(三)样例理论
评论 1、贡献:关于分类时间的典型性效应、运用概 念知道作出预测的能力、概念的不稳定性现象以 及与一个范畴中样例多变性有关的种种效应。 2、缺陷: A、它的范围过于狭窄了。只关注少量的范式, 并不尝试解决其他概念现象。 B、一个范畴中的每个样例是否都贮存于记忆之 中呢? C、概念学习一般会受到先前知识经验的影响。
3、帮助我们与他人交流。
二、概念组织
(一)定义属性理论 (二)原型理论 (三)样例理论
(一)定义属性理论
1、一个概念可以由一系列定义属性来描述 2、定义属性是那些可以使某物体成为某个 概念的一个实例充分必要的语义特征。 3、如“单身汉”这个概念的定义属性可能 如下:男性、单身、成年人。
(一)定义属性理论
2、比较样例理论和原型理论。基于样例理论的 预测总是比原型理论的更加准确。
(三)样例理论
反对样例理论的证据 第一、样例理论是基于相似性的。因此,原型理 论在处理相似性时遇到的那些困难在样例理论中 也可能会出现。 第二、样列理论很难解释层级结构。 第三、样例理论在解释简单概念时并不如其在解 释复杂概念时那么有效。
(二)原型理论
支持原型理论的证据 1、Rosch 和Mervis对于范畴内家族相似性的重 要性这个问题提供了相当直接的证据。
2、他们发现,典型范畴成员比非典型成员在家 族相似性上得分更高。 3、当实验者最初仅呈现给被试典型样例而不是 仅呈现非典型样例时,被试对概念的学习会更 好。
(二)原型理论
反对原型理论的证据

中间是基本水平范畴:椅子
最底部是下位范畴:安乐椅。
一、引言
(二)概念类型
1、Rosch通过合理的证据证明我们通 常使用基本水平范畴而不是上位或下 位水平范畴。 2、下位范畴对于某一领域的专家应该是很 重要的。
一、引言
(二)概念功能
1、表征我们对世界以及世界中物体的知识。
2、让我们进行准确的预测。
(一)定义属性理论
证据 C、典型性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能解释为 何我们有时不能确定某一实例是否属于某 一范畴。 3、概念是静态和不变的。但Barsalour指 出,人人表征一个概念的方式随概念所处 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情境依赖性信息。
4、有些所谓的专门范畴似乎是在特定情 境下自发形成的。
(二)原型理论
1、每一范畴均以一个中心表述或原型来代表 整个范畴。
2、各种原型理论: A、原型是由范畴中某个特定实例,即某一概 念的最好样例来代表的。 B、原型是一系列典型的属性或表征的总和。 在这个系列中,一些属性比另一些属性享有更 大的权重。 C、如果一个物体的属性和范畴中原型的属性 匹配良好,则此物体是概念的成员之一。范畴 成员共同享有家族相似性。
1、Hampton认为不是所有概念都具有原型特征, 有一些抽象概念会显示出一个原型结构(科学、 罪恶、艺术品),但其他一些却没有(规则、信 仰、本能)。 2、根据原型理论,人们似乎更了解属性之间的关 系而不是单独的属性。
(二)原型理论
反对原型理论的证据
3、是什么促使我们把某些物体组织在一起形成一 个范畴而不是另一个范畴呢?相似性决定范畴组 合。即事物组合成某范畴的原因是这些事物均具 有某些共同属性。 4、Barsalou发现,家族相似性得分在涉及目标导 向范畴时,就不那么有价值了。即家族相似性得 分不能预测目标导向范畴中成员的典型性。
评价: 1、所有范畴成员都拥有定义属性,且其中 范畴成员的充分必要条件。 2、但这种观点不能解释为何很多概念具有 模糊的边界,为何一些概念成员比另一些 更“好”或更具代表性,以及为何一些概 念并非是稳定和不变的。
(一)定义属性理论
证据 1、一个范畴中的所有实例都是有均等重 要性或同等代表性的范畴成员,但实际情 况并非如此。 2、人们一般高度认同在某一范畴中一些 成员典型更高,一些则更低。 A、结果显示:被试对于典范畴成员的判 断总是快于对于非典型范畴成员的判断。 B、被试学习典型范畴成员比学习非典型 范畴成员速度更快一些
(二)原型理论
评论 1、成功之处:对很多范畴的成员都存在不同典 型性评分。人们对于大多数概念的总和性描述或 原型有可能贮存于长时记忆之中。 2、局限性: 第一、理论对“原型”往往缺乏精准的定义。 第二、原型理论运用在某些种类的概念中会比另 一些概念中更好。 第三、先前知识对我们当前的概念学习存在我种 影响。
三、概念学习
(一)概念学习涉及单一机制还是多重机制 1、我们可能不具有一个单一的概念学习机制。
2、被试在概念学习时能学到什么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具体的任务要求。
三、概念学习
(二)先前只是在概念学习中所起的作用 1、Seger等认为大脑右半球专门加工特异性 刺激,而左半球专门加工更抽象的模式。 2、Laeng等发现,针对下位水平范畴更为具 体和细节化的加工过程在右半球中完成更有 效率,而针对基本水平的更一般性和抽象的 加工过程在左半球中完成更有效率。
(三)样例理论
1、人们简单地运用了在给定条件下进入意识的 有关范畴样例的某一特定实例。 2、样例理论并不象原型理论认为存在某些抽象 的关于鸟的描述作为中心原型,而是人脑中存 在一个贮存大量具体实例的记忆系统。与其说 人们形成关于鸟的原型(两个翅膀,会飞等) ,不如说人们只是贮存了过去见过的鸟类的所 有实例而已。
概念与范畴
杨瑞娟
概念与范畴
引言 概念组织 概念学习 概念的涵义
一、引言
(一)相关概念
1、概念参与知觉、学习、记忆及语言使用这些 过程的中心环节。 2、概念是关于物体或其他实体种类的心理表征 3、范畴是包含于概念中的物体的种类
一、引言
(二)概念类型
区分了层级结构 的三个水平: 最上面是上位范畴:家具
(三)样例理论
支持样例理论的证据 一、支持原型理论的证据也能用样例理论解释 1、人们对某一范畴中某些成员的归类判断要快 于另外一些。 2、样例理论与关于预期以及概念不稳定性的研 究结果比原型理论更为一致。
(三)样例理论
支持样例理论的证据 二、支持样例理论但不支持原型理论的证据。
1、样例理论支持范畴内实例的多变性,而一个 原型是范畴中各实例的平均,常常排除了信息的 这种多变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