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县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练习卷(二)言语2 人
教新课标版
(8)邓艾口吃,语称“艾艾”①。
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风②。
”
【注释】①邓艾:三国时魏人,司马懿召为属官,伐蜀有功,封关内侯,后任镇西将军,又封邓侯。
艾艾:古代和别人说话时,多自称名。
邓艾因为口吃。
自称时就会连说“艾艾”。
②凤兮凤兮:语出《论语·微子》,说是楚国的接舆走过孔子身旁的时候唱道:“凤兮风兮,何德之衰..”(凤啊凤啊,为什么德行这么衰微),这里以凤比喻孔子。
邓艾引用来说明,虽然连说”凤兮凤兮”,只是指一只凤,自己说“艾艾”,也只是一个艾罢了。
1、翻译全文:
2、邓艾回答得很巧妙,试分析巧妙在哪里?
(9)晋武帝始登阼,探策得一①。
王者世数,系此多少②。
帝既不说,群臣失色,莫能有言者。
侍中裴楷进曰:“臣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③。
”帝说,群臣叹服。
【注释】①晋武帝:司马炎,夺魏国政权而称帝。
登阼(zuò):登上帝位,阼,大堂前东边的台阶。
帝王登上阼阶来主持祭祀,所以也用阼来指帝位。
策:古代占卜用的蓍(shī)草。
帝王登位时,靠占卜来预测帝位能传多少代。
②世数:指帝位传承多少世代的数目。
③“天得一”三句:引自《老子)三十九章。
有的本子“贞”作“正”,二字意义可通。
《老子》所谓一,是指它所说的道,以为天地侯王都是来源于道,有了道,才能存在。
1、断句(断2处)臣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2、翻译全文:
3、群臣叹服的原因是什么?
(10)诸葛靓在吴,于朝堂大会,孙皓问:“卿字仲思,为何所思?”①对曰:“在家思孝事君思忠朋友思信如斯而已②!
【注释】①诸葛靓(jìng):字仲思,他父亲诸葛诞反司马氏,被司马昭杀害。
他入吴国,任右将军、大司马。
吴亡,逃匿不出。
朝堂:皇帝议政的地方。
孙皓:吴国末代君主。
“卿字”句:仲思的思,字面义是思考,考虑,所以孙皓才这样问。
②如斯:如此;这样。
断句(断三处)在家思孝事君思忠朋友思信如斯而已
翻译全文:
3、从诸葛靓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11)王武子、孙子荆各言其土地、人物之美①。
王云:“其地坦而平,其水淡而清,其人
廉且贞。
”孙云:“其山?巍以嵯峨②,其水浃渫而扬波③,.. 其人磊赤而英多④。
” 【注释】①王武子:王济,字武子,太原晋阳人,历任中书郎、太仆。
孙子荆:孙楚,字子荆,太原中都人,仕至冯诩太守。
②?(zuì)巍:山险峻的样子。
嵯峨(cuóé ):形容山势高峻。
③浃渫:浃渫(jiá dié):水波连续的样子。
④磊赤(lěi luǒ):形容人才卓越众多。
英多:杰出众多。
按:以上几句描写人和物多用两个形容词,而两词意义都是相近的。
1、翻译全文:
2、你觉得谁的话更好?为什么?
(12)中朝有小儿,父病,行乞药①。
主人问病,曰:“患疟也。
”主人曰:“尊侯明德君子,何以病疟②?”答曰:“来病君子,所以为疟耳!”
【注释】①中朝:西晋,晋帝室南渡后称渡江前的西晋为中朝。
②尊侯:尊称对方的父亲。
明德:光明的德行。
当时俗传行疟的是疟鬼,形体极小,不敢使大人物得病,所以主人这样问。
1、全文翻译:
2、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小儿的话里有什么深意?
(13)元帝始过江,谓顾骠骑曰:“寄人国土,心常怀惭。
”①荣跪对曰:“臣闻王者以天下为家,是以耿、毫无定处,九鼎迁洛邑②。
愿陛下勿以迁都为念③。
”
【注释】①元帝:晋元帝司马睿(ruì),原为琅邪王、安东将军。
在西晋末年的战乱中,国都失守,晋愍帝被俘。
他先过江镇守建康(南京),几年后又在此登位称帝。
建康原是东吴之地,江东士族的势力很大,所以有寄人国土之感。
顾骠(piào)骑:顾荣,字彦先,吴人,吴亡后到洛阳。
元帝镇守江东时任军司,加散骑常侍。
死后赠骠骑将军。
顾荣是江东士族,名望很大,所以元帝时他说这番话。
②耿、亳(bó):商代成汤迁国都到毫邑,祖乙又迁到耿邑,盘庚再迁回毫邑。
从成汤到盘庚,共迁都五次,所以说“无定处”。
九鼎:传说夏禹铸九鼎,是传国之宝,权力的象征。
周武王定都镐京,却把九鼎迁到同的东都洛邑。
③迁都:指迁移镇守地,都指都邑。
按:晋元帝初为琅邪王,镇守下邳,后移镇建康。
移镇之初,吴地人士不靠拢他。
按:顾荣死在元帝即位之前,这里不当称陛下。
全文翻译:
2、顾荣为什么要这样说?
(14)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借卉饮宴①。
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②!”皆相视流泪。
唯王丞相揪然变色③,.. 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④!”..
【注释】①过江诸人:西晋未年战乱不断,中原人士相率过江避难。
“过江诸人”本指这
些人,这里实际却是指其中的朝廷大官,士族人士。
美日:风和日丽的日子。
新亭:也叫劳劳亭,原是三国时吴国所筑,故址在今南京市南。
借卉(huì):坐在草地上。
②”正自”句:指北方广大领土已被各族占领。
正自,只是。
③王丞相:王导,字茂弘,晋元帝即位后任丞相。
愀(qiǎo)然:形容脸色变得不愉快。
④戮力:并力;合力。
神州:中国,这里指沦陷的中原地区。
楚囚:楚国的囚犯。
据《左传?成公九年》载:一个楚囚弹琴时奏南方乐调,表示不忘故旧。
后来借指处境窘迫的人。
1、断句(断三处)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借卉饮宴
2、翻译全为:
3、王丞相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
(15)顾司空未知名,诣王丞相①。
丞相小极,对之疲睡②。
顾思所以叩会之③,因谓同坐曰:“昔每闻元公道公协赞中宗保全江表④体小不安令人喘息⑤。
”丞相因觉。
谓顾曰:“此子珪璋特达,机警有锋⑥。
”
【注释】①顾司空:顾和,字君孝。
王导任扬州刺史时,召他为从事。
累迁尚书令。
死后追赠司空。
②极:疲乏。
疲睡:打瞌睡。
③叩会:询问、会见。
④元公:指顾荣,他是顾和的族叔。
颐荣死后,溢号为元,所以称为元公。
中宗:晋元帝的庙号。
按:顾和初出仕是在元帝时,还不可能有元帝的庙号。
江表:长江之外,即江南。
⑤喘息:呼吸急促,比喻焦急不安。
⑥珪璋特达:珪和璋是玉器,是诸侯朝见天子时所用的重礼。
用?璋时可以单独送达,不须加上别的礼品为辅。
后用来比喻有才德的人不用别人推荐也会有成就。
1、断句(断3处)昔每闻元公道公协赞中宗保全江表体小不安令人喘息
2、翻译全文:
3、王丞相为什么称赞顾和“珪璋特达,机警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