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语文8.《世说新语》二则

七年级语文8.《世说新语》二则

8《世说新语》二则考点1比喻赏析“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

另一种意见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

好的诗句要有意境,意境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

“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境;“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考点2人物形象1.元方父亲的朋友是一个怎样的人?无信、无礼,但知错就改。

2.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明事理、懂礼仪;落落大方。

考点3体会写法1.《咏雪》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谢太傅对两人的答案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

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2.《陈太丘与友期》略写了陈太丘等候友人的过程,详写了元方与友人的对话,为什么?友人失约是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为后文故事的发展做铺垫,所以略写;陈元方与友人的对话是本文的重点,通过对元方的描写,塑造了一个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又率真方正的儿童形象。

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俄而雪骤.(zhòu)B.差.可拟(chā)C.尊君在不.(bù) D.友人惭.(cán)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俄而..雪骤________________(2)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3)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_____(4)太丘舍去..________________(5)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6)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3.下列各项加点的字词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A.与儿女....讲论文义B.则是无信C.未若柳絮因.风起D.下车引.之4.下面的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C.与儿女讲论/文义D.待君/久不/至5.翻译下面的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友人惭,下车引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完成填空。

(1)《世说新语》是由______(朝代)________(人名)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________小说的代表作。

主要记载________至________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2)古人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常常使用一些对别人表示尊敬、对自己表示谦逊的称谓,比如,称别人的父亲为__________,称别人的母亲为__________,称别人的儿子为________,称别人的女儿为________,称自己的父亲为__________,称自己的母亲为________,称自己的儿子为________,称自己的女儿为________。

课内阅读(一)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7.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寒雪日内集..__________(2)俄而雪骤.__________(3)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8.翻译下面的句子。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两个以雪为喻的句子是什么?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觉得还能把雪比喻成什么?请你再写出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哪一句交代了咏雪的背景?文末为什么要交代兄女的身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________________(2)对子骂父,则.是无礼________________(3)友人惭,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___12.下面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B.与人/期行,相委/而去C.君与/家君/期日中D.元方/入门不顾13.翻译下列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陈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他父亲的友人为什么感到“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从故事主人公的言谈中可知哪些做人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合适不合适?你的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言运用18.(2016·广东广州中考)下面的情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学校举行书法展示活动,同学们邀请你当场挥毫,你推让不过,说:“好吧,那我只好献丑..了。

”作品完成后,你谦虚地对大家说:“写得不好,见笑..了!”组织活动的老师奖给你一件礼物,你对老师说:“谢谢老师,这礼物我就笑纳..了。

”你的书法老师应你之邀参加了这次活动,你对他说:“感谢您百忙之中光临..指导!” A .献丑 B .见笑 C .笑纳 D .光临19.(2016·黑龙江绥化中考改编)你们班开展了以“与好书同行,塑精彩人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1)各小组要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对此次活动的感悟,小丽已经写出了上联,请你为其补出下联。

上联:阅经典传承文化瑰宝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探讨中学生应该读哪些书时,同学们说法不一。

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因为它读起来轻松省力,吸收快;还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因为它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

对此,你更赞同哪一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阅读(一)【甲】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