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当代狂草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当代狂草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当代狂草书法作品欣赏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国当代狂草书法作品欣赏》的内容,具体内容:狂草是在今草的基础上将点画连绵书写,形成"一笔书",在章法上与今草一脉相承。

狂草的成就,是唐代书法高峰的另一方面的表现。

代表人物是张旭和怀素.张旭史称索靖《出师颂》和陆机的《平复帖》等。

从书法史来看,专攻章草者,从古至今还没有一人获得草圣之殊荣。

在真书(楷书)基础上形成的草书,称之为"今草"。

其开拓者是东汉的张芝,是他创造出行笔自然,刚柔相济,疏密相宜的今草。

所以,当时人们称他为草圣。

只是后来也写今草的张旭,被冠之以草圣。

因其风头盖过了张芝的名号,所以很多人不知道书史上还有张芝这么一位草圣。

夫草稿之作,起于汉代,杜度、崔瑗,始以妙闻。

迨乎伯英,尤擅其美。

羲献兹降,虞陆相承,口诀手授。

以至于吴郡张旭长史,虽姿性颠逸,超绝古今,而模楷精法详,特为真正。

这是颜真卿对草书产生和发展的总结和认识,其中"迨乎伯英,尤擅其美"句,指的就是张芝。

在没认识怀素之前,他认为张旭的草书是"超绝古今"的。

可是见了怀素的草书后,他又说:忽见师作,纵横不群,迅疾骇人,若还旧观。

其中"忽见师作"句,"师"是当时人们尊称怀素为师。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他见了怀素的作品"纵横不群,迅疾骇人",犹如又见到了昔日恩师张旭的风采。

所以,此后人们将张旭和怀素并称之草圣。

从上述的文字中,我们阐述了章草和今草及代表人物。

在章草中从来没
有产生过草圣,而在今草中却产生了两位草圣,即张芝和张旭。

在书史中,一直以来人们对狂草的定义和认识是十分模糊的。

许多人将字形写得狂妄和潦草的作品统称为狂草,其实这是不确切的。

按照构成的书体基础来划分,那么在篆书基础上形成的草书,方可称之为"狂草"。

而狂草的创始人,就是被后人称之为草圣的"怀素"。

怀素对狂草的定义是:"圆而能转,字字合节,同桑林之舞"。

其中"圆而能转"指的就是狂草构成的书体基础是篆书。

"字字合节"提出了狂草也要遵循和符合书法自身的法度和规律。

现代有些人,创作出一些所谓的狂草作品,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画"出来的。

有很多冠之以狂草的作品,细看之下,其实是今草。

张旭和怀素,史称为"颠张醉素",都享有草圣之名。

后人都笼统的称他们的作品为狂草代表作。

其实,精确的划分应该称张旭的作品是今草的颠峰:而怀素的作品则是狂草的经典。

为什么要如此进行精确的划分呢?如果,你是一个热爱习书之人,同时也想习草书的话,就要了解和掌握章草、今草和狂草的区别。

这样在临摹的过程,就能正确把握自己的学习方向。

初学书法者,可准备两管毛笔:一枝羊毫,一枝兼毫即可。

书写时,一定要站立悬腕,可在报纸和废纸上,任意挥洒。

或直线或竖线或弧线,一般要坚持二十个课时左右。

直到写字时,手不再哆嗦即可。

切记:中老年朋友初学书法时,不要同少年郎一样,在九宫格里写。

那样的话,可能练一年后,书写时手还哆嗦。

如果,按我这种方法去操练,你用十天左右的时间,就相当于少年郎练字一年多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按照我所说得方法,能提高你对习书的兴致,而不至于将兴致夭折于九宫格中。

小孩子练字感
到枯燥不愿练时,学校有老师,家里有老子的监管。

可是,你在家中就老子说了算。

兴趣没了,说不练就不练了,谁都拿你没办法。

所以,很多中老年朋友练了几天书法,由于还是描红或在九宫格里精心耕耘,大概是勾起了童年练字时的痛苦回忆,以至于再次中断习书之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