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使用手册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压缩机开发中心第一节大金压缩机概述一、特点:1. 高性能²大金压缩机是一种无余隙(即无冷媒二次膨胀),且运转范围很宽的高效率压缩机。
²在室外低温制热时,柔性结构压缩机有很强的能力。
2. 低噪音、低震动²无吸、排气阀,压缩机吸排气噪音大大降低。
²通过采用高精度,非接触式涡旋盘,压缩机的噪音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²在空调系统安装时压缩机无须增加隔音盖板、消音棉。
²由于压缩机的振动小,这样大大提高了管路抗共振、断裂能力。
使空调产品的管路设计可以达到越简单越好。
3. 小型、重量轻²因压缩机筒体径小、细长,从而为室外机的小型、轻量化提供了最佳选择。
²为了节约空间位置设计的灵活性,在原有四脚底盘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三脚底盘的机型。
使用户有更多的选择。
4. 高可靠性²压缩机零部件数量少、且可靠性极高。
²压缩机能经受热泵系统的极其残酷的试验。
5. 便于使用²压缩机中只有电机的保护装置是内置式,其它保护均由系统匹配。
这样使系统设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在系统设置保护,使产品设计者更好的控制使用的压缩机。
二、 构造:电机转子 电机定子 动盘静盘 排气孔 高压腔支 架曲轴 低压腔冷冻机油 油 泵 欧氏机构轴承支架吸气管吸入冷媒排气管三、 产品系列:基本系列为以下7种:四、 部件规格1. 性能:⑴ 按照下表条件进行试验,完全合格:⑵ 冷冻能力、消耗功率、工作电流:应确保在规格书中所规定的冷冻能力、消耗功率、工作电流的±5%以内。
⑶ 起动特性:应按照下列条件进行起动。
⑷ 绝缘电阻:用500V 绝缘电阻表按照GB 方法进行测定,如果充电部和非充电部的绝缘电阻如 下时应为正常。
² 干燥时: 30M Ω以上 ² 冷媒寝入时: 1M Ω以上 ⑸ 耐电压性能:在AC2400V 、历时一秒的条件下,确保其无绝缘损坏。
⑹ 运转噪音: 在规格书所规定的值以下。
第二节压缩机使用方法一、使用时注意事项:1. 使用上的限制事项:⑴温度²排气孔温度:150℃以下(可提供排气孔温度测定样件)²排气温度:(冷凝温度+20℃)~125℃以下²油温:80℃以下²电机线圈温度:120℃以下⑵电源²电压:额定电压±10%以下²相间电压不均衡:±2.5%以下²频率变动:额定频率±2%以下⑶压缩机倾斜角度倾斜10°以内。
⑷冷冻油浓度湿运转时的压缩机存油浓度在35wt%以上。
⑸压缩机液面运转过程中,压缩机的液面高度通过压缩机液面镜目视能够确认。
运转过程中,压缩机积油液面高度应确保从压缩机外面底部向上17mm以上(在此高度以上,从液面镜可以看出)当无法确认时,说明没有注油,从而会使压缩机损坏。
⑹油润滑确认在除霜状态和过度条件的全部运转范围内,请确认在轴承润滑油路径终端是否确保了油的润滑。
可提供油润滑确认用压缩机样机。
⑺使用周围温度-15°~60℃(为压缩机周围温度,非外界温度)2. 冷媒系统⑴冷媒的允许填充量:请按规格书中所示值以使用。
在注入超过上记冷媒量的系统中,压缩机会因为液压缩而引起异音、异常振动、涡旋盘受损等现象,或因冷冻机油被稀释而引起轴承损伤。
为此,虽然设置储液器等,其详细情况请参照“热泵应用”。
并且要进一步确认且确保运转中存油浓度在35Wt%以上。
(可提供压缩机存油浓度检测用样机)。
⑵冷媒的充填请从空调液管高压侧进行。
⑶压力试验时(气密性试验等)的逆压差(=吸气压力-排气压力)在1.47Mpa以下。
⑷冷媒允许水分含量液态冷媒中的水分量应在751PPm以下。
3. 其它⑴起动次数:6次/小时以下请确保每次运转时间在2分钟以上,停止时间在3分钟以上。
⑵设置角度:压缩机倾斜10°以下⑶安装曲轴箱加热器(由系统匹配而定)推荐曲轴箱加热器的输出功率为33W使用方法参考热泵空调中的应用事项。
〈安装曲轴箱加热器的优点〉冷媒非常容易溶于冷冻机油中,特别在油温较低情况下更易溶解,如果在大量溶解状态下起动,因油粘度较低,气沫等原因引起的液体压缩上油,从而引起压缩机轴套烧损的可能性非常高。
为此,必须装上曲轴箱加热器,在其停止时,冷冻机油的温度提高到外界温度以上从而防止溶解。
二、 压缩机可运转范围1. 可运转范围:压缩机运转范围如下图所示(各区域的注意点在下页)冷凝温度(℃)蒸发度温(℃)2. 注意事项⑴ 区域1请按第2节1-⑴项的条件使用。
⑵ 区域2在第2节1-⑴项所示使用上的制约条款中尤其要确认以下事项。
²排气孔温度 : 150℃以下 ²电机线圈温度 : 120℃以下 ²油温 : 80℃以下²油浓度 : 第二节3项所示油浓度范围 ⑶ 区域3应确认压缩机油浓度:²油浓度 :所示第2节3项所示浓度范围 ⑷ 区域4严格按照以下条件使用: ²连续运转时间 :10分钟以下²油浓度 :第二节3项所示油浓度范围 ²排气孔温度 :150℃以下 ²电机线圈温度 :120℃以下3. 油浓度范围请在下记油浓度范围内(压缩机积油部)运行油浓度(w t %)0.25吸入压力(wt %)使用可能油浓度范围三、保护装置1. 在进行产品匹配时,请安装以下保护装置:⑴排气管温度保护为防止因过负荷、缺氟等引起排气温度异常上升,应此在排气管口30cm以内安装温度保护器。
排气管温度保护值的设定,请不要超过第二节1-⑴项的温度上限(在排气孔温度,排气温度中优先于排气孔)。
⑵低压压力保护装置为了防止过度的冷媒回收运转等引起的压缩机损伤,在低压压力为0MPa〔0kgf/cm2〕以上动作的低压压力保护装置。
⑶逆相保护装置因为压缩机长时间逆转会导致故障,故禁止反向运转请安装在压缩机未运转时,能够检知并防止电源相序的逆相保护装置。
⑷过电流继电器为了防止电动机过电流(尤其是堵转电流)引起的事故,请安装过电流继电保护器。
⑸高压压力保护器在高压压力异常上升时,为保证系统的安全使压缩机停机,请安装3-2项所示的气密试验压力以下动作的高压压力保护器。
2. 压缩机内藏式保护装置在压缩机内为了保护电机而装的内藏式保护器,将其设定值、注意事项记入下列表中。
四、压缩机使用注意事项1. 在空调机上安装⑴安装²安装防振垫(规格书中附有防振垫图纸)。
⑵配管连接²请使用钎焊焊料²钎焊时为防止配管壁内产生氧化皮,请从吸气管充氮气。
2. 运输过程注意事项通过模拟运输过程的振动试验,测定对配管所发生的应力,根据需要请用临时螺钉等固定压缩机。
五、售后服务维修用机1. 压缩机的填油量²售后服务维修用机是一种提供的特殊用途的专用压缩机。
(油填充量减少300cm3)²售后服务维修用机在订货时,请明确指出;另外,先测量空调残留冷冻机油的量从而确认减少油量的量。
2. 压缩机更换时注意事项²卸取配管应在排掉冷媒之后,用切管机进行。
(禁止用气切割)²应在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
(注意因冷媒泄漏时缺氧)第三节在热泵空调中的应用当涡旋压缩机进行匹配时,对压缩机可靠性影响很大的各个附件的要点简单说明如下:一、贮液筒贮液筒是解决冷媒填充量超过压缩机允许冷媒量的最切实可行的方法。
当冷媒填充量超出压缩机允许冷媒量时,应选择能有充足收集容量的容器。
为了能使残留在下部的积油迅速返回压缩机,应在贮液筒出口配管下部设置回油孔。
油要迅速返回,需要很大的油孔。
但油孔过大,在起动时容易引起液体返回,高压侧没有设置贮液器的产品中,会出现剩余液体残存的情况,为了防止那时压缩机的吸气冷媒不处于湿运转的状态,尽可能选择小一些的油孔。
下表为规格标准,但根据其它的要素有必要进行适当调整。
因此,在决定时要进行充分试验,并确认保证说明书中的条件。
1. 容量的确定方法:⑴. 贮液筒的有效内容积※注1=(产品的冷媒填充量※注2-压缩机允许冷媒量)/1.15※注1:有效内容积:贮液筒内下外罩到贮液筒出管吸入口之间的容积中减掉其中的配管容积。
※注2:产品冷媒填充量=产品出厂时填充量+允许最大联络配管长度的当地填充量。
⑵. 回油孔尺寸标准:按配管径的比例考虑,孔径如下:毛细管节流(各工况气分器中都应有液态冷媒保证与油互溶状态)气分器中只有气态冷媒无法将油带回压缩机。
根据产品样机,进行选定²因制冷、制热或条件变化而引起的必要冷媒差异,而发生的剩余冷媒存留在贮液筒中的产品为了防止湿运转应选择小孔径。
²使用控制阀进行例行过热度控制,并且有意图在产品中不积冷媒应选择大尺寸。
⑷. 综合注意事项即使在⑴的状况下会出现吸气冷媒过热运转条件另外在⑵的场合起动时、除霜时因一时的液体返回而出现积液现象。
因此,应通过运转确认是否有问题,在必要的时,将其调整到适合的大小。
a).连续过热b). 除霜试验c). 起停试验d). 起动试验二、曲轴箱加热器当冷媒填充量超出压缩机允许冷媒量时而设置的曲轴箱加热器。
应参照规格书中的的推荐功率并按下记进行实施。
1. 曲轴箱加热器的接线为了保证只在压缩机停止时通电,因此应与压缩机用开关的B触电连接。
2. 在产品安装说明书、使用说明书等资料中注意事项。
在时间电源关闭要进行运转时,在压缩机运转前,确保通电时间在6小时以上。
事例:在空调初次运转时必需在运转开始6小时以上以前通上电源,如果忽略这一点,会导致压缩机故障。
三、应遵守安全事项(CCIB)绝缘防水四、防振将压缩机固定在空调底板时,应使用标准的防振橡胶垫。
橡胶垫不合格时,由于压缩机振动从而产生振动声音。
或由于固定不稳而产额外的振动力从而导致管路的破损。
五、管路设计(振动和应力)从压缩机底脚和吸、排气管传播振动,如果配管形状和防振材质不适合会引起配管共振、筒体共振,使振动加大,从而导致配管异常振动甚至破坏。
因此,请按下记实施:1. 针对起动时的大的压缩机的起振力为了分散、缓和排气管的应力请考虑贮液管形状和配管形状。
2. 确认配管应力工作时配管应力按以下方法评价,并确保所使用铜材的疲劳曲线的容许应力以下。
⑴. 起动时:最大发生次数(6次/小时)(年间使用时间)³(设计寿命年限)⑵. 例行工作时,最大发生次数无限大⑶. 尤其是应力集中的地方²压缩机连接部的根部²配管弯曲部²贮液器、四通切换阀连接部根部在考虑下记两点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四通切换阀1. 压力损失------尽可能选择小型;2. 最小动作压力------从切换开始到切换结束确保必要的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