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缩机操作手册

压缩机操作手册


二、主要技术规格 (一)氯甲烷气压缩机
1. 型号 2. 型式 3. 工作介质 4. 容积流量 5. 轴功率 6. 压缩级数
2DW-64/0.5~8.7 对称平衡两列复动水冷 氯甲烷气 64Nm3/min <363KW 二级
7.气缸直径 8.活塞行程 9.曲轴转速 10.吸气状态 11.排气压力 12.排气温度
从电机侧看顺时针方向
YB90L-4 B35 三相异步电机 1.5Kw 1400r/min 380V Diibt4 33Kg
三、 压缩机的简介 2DW-64/0.5-8.7 型氯甲烷气压缩机为两列对动平衡型撬活塞式压缩机。其生产能力排
气量为 64Nm3/min,额定排气压力为 0.87MPa,主要应用于化工企业压缩氯甲烷气体。 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通过刚性联轴器驱动压缩机的曲轴旋转带动两侧连杆,并经
往复运动部分重量 (kg) 287 287
420r/min 120mm 260 mm 17322N.
回转运动部分重量(kg)
79.4 79.4
(二)设计要求 1.基础连接机组总重心与底面形心一致,偏差不得超过现在长度的 5%。 2.基础底面承压力,根据 当地地质水文条件决定。 3.基础水平方向允许振幅为 0.2mm 4.基础应和机房及其它设备的地基分离,应能满足及电路等布置的要求。 机器安装时要求如下: 1.首先安装主机撬装底盘(包括机身、气缸等传动部件),确保主轴承孔中心线及
压缩机用水冷却,分两路:一路是冷却水自总进水管分四路分别进入左右两个气缸和 油冷却器及中间冷却器,另一路:冷却水单独冷却后冷却器。冷却后,冷却水汇入同一总排 水管中,当不需要油冷却器改正时,可将油冷却器的排水截门关闭。
压缩机的传动机构采用齿轮油泵循环润滑(如图 2D12/55-30-00),齿轮油泵用电动机 直接驱动,机身油池内的润滑油先经过过滤盒被吸入齿轮油泵加压后,经油冷却器和过滤器 后分送各主轴承,并通过曲轴油道去润滑连杆大下头及十字头各润滑点上,在润滑系统管路 中设有溢流阀、油压表,油压应保持在 0.15~0.3MPa 之间,压缩机运转时油压不得低于 0.15MPa,压缩机启动前先启动齿轮油泵,并在油泵运转 5 分钟后再启动主机。
一、 一般安全要求 1.1 通用安全要求
压缩机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正式培训,在熟知压缩机的结构、原理和说明书,以及正确 掌握操作方法和安全防范措施的基础上,方能上岗操作。
在没有认真进行安全检查的情况下,不可以轻易启动压缩机。 任何违反安全规程的操作都可能导致设备的损坏或危及人身安全。 在改动压缩机系统的任何一部位前,应事先与制造厂家的设计部门取得联系。 1.2 受压部件安全要求
经后冷却器冷却后 13.润滑油压力 14.润滑油消耗 15.润滑方式:
传动机构 气缸、填料 16.冷却方式 17.冷却水耗量 18.外廊尺寸(长υ宽υ高) 19.重量
(二)电动机 1.型号 2.型式 3.额定功率 4.额定转速 5.额定电压 6.重量 7.外形尺寸(长υ宽υ高) 8.电机转向
(三)油泵电动机 1.型号 2.型式 3.额定功率 4.额定转速 5.额定电压 6.防爆等级 7.重量
为使压缩机轻载启动和轻载停车,用户设计气管道时应设置一旁通管道,即在进气管 道和排气管道之间接一管道,管道中间装一截止阀,启动和停车前应接通旁通减荷,待启动 或停车后,再关截止阀。
压缩机具有仪表自动控制装置,实现对主机有关部位的压力、温度和流量的监测,以
及超过规定值时的报警显示和切断电源,保证压缩机的正常运转(具体功能见表)
(+), Z 轴:机身垂直中心线,向上方向为(+)。
项目
重量(kg)
重心坐标(mm)X NhomakorabeaY
Z
机身部分
3800
0
0
0
左侧气缸部分
3850
-2200
-260
0
右侧气缸部分
3850
2200
0
0
电动机部分
10000
0
2460
0
.
2.压缩机往复运动部分与回转运动部分的重量
列别
左侧列 右侧列 3.压缩机转速 4.曲拐半径 5.两列中心距 6 机器垂直最大扰动力距
项目
测点数
机前显示
报警
停机
进气压力
1
З
З
排气压力
2
З
З
З(二级)
进气温度
1
З
排气温度
2
З
З
冷却水压力
1
З
З
冷却水回水温度 2
З
曲轴箱油温
1
З
润滑油压力
1
З
З
З
轴承温度
3
З
З
后冷却器排气温度 1
З
З
填料温度
2
З
压缩机旋转方向,从电机侧向看为顺时针方向,电动机控制柜,启动柜的使用及维修
见配套厂所带的说明书。
严禁压缩机系统超温、超压运行。 当压缩机处于运行中或系统内存有压力时,不得紧固螺栓或拆卸受压零部件,压缩机曲轴 箱至少应在停车 15 分钟以后才能打开。 1.3 防火与防爆要求 对于压缩机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的压缩机,其安装、使用和操作应符合有关规定。
在通入易燃易爆气体之前,必须先用氮气或惰性气体将压缩机系统中的空气转换干净。 站房内应有防止有害气体泄漏后聚积的措施。气路系统中对外排放口(安全阀的释放口、 冷却器的排污口)应加接导管,引到室外的安全地带或集气回收。 电器设备应符合压缩机介质所需的防爆等级要求。 1.4 维护
压缩机气路系统中的缓冲器、冷却器、气液分离器及储气罐等均为受压部件。凡属压力 容器的,用户在安装之前,应与当地劳动部门取得联系,并接受监察。
压缩机气体流经的系统元件和设备,应使用压力释放装置或其他保护装置。压力释放装 置应尽可能靠近要保护的系统元件,且不允许用阀门隔开,其释放量应保证在最大连续供气 流量下,系统元件压力不超过 1.1 倍制造厂所规定的最高工作压力。进入释放装置的气体流 经的管道及连接件的有效流通面积应不小于释放装置进口处有效流通面积。压力释放装置的 排放管路上不能安装阀门,排放管的尺寸应不降低释放能力。释放气体不应对人体造成伤害 , 安全阀及安全附件应妥善维护和定期校验。
在机身和气缸间设有两个中体(即双隔离室结构),均用螺栓与机身和气缸联接在一起 。 内侧中体靠近机身一侧是十字头滑道。外侧中体下部设有一个充氮气口,与填料充氮口连接 , 充氮气可减少填料泄漏氯甲烷的量,其上部设有填料废气排放口直接与填料废气排口连接。 内侧中体下部还设有排油污口和中体废气排放气口。个连接口均应保证密封良好不能泄漏氮 气和废气,用户应按照图纸要求进行连接,将填料废气及中体内的废气通过管线引至室外安 全处放空。为了节约氮气,用户可将内侧中体下部废气排放口用管线接至安全地带,定时排 放。在滑道和中体之间设有挡油器部件,防止滑道中润滑油进入中体内,中体气室两侧设有 检查窗口,拆下窗口上的挡板即可方便地检修、拆换填料和挡油器中的易损件。
若水质未达到上述要求,应进行过滤和净化。 允许城市饮用自来水作冷却水使用。 1.7 人身防护 压缩机运转中,人身或衣物不得接触传动皮带、链条、联轴器、扇叶片等运转部件, 不要触摸气缸壁或排气管道,以免烫伤。 1.8 电气要求 压缩机电器设备的安装与维护应符合电器安全的有关规定。 1.9 吊装安全要求 吊装设备及吊具的承载能力应满足所吊设备的要求。吊装过程中,应注意人身设备安 全。包装箱一般用菱镁砼制作。起吊绳与顶板的夹角不得小于 45°,若小于 45°,必须在 吊绳间加辅助支撑(其长度与顶板等宽)。起吊按图 1-1 所示。
活塞用锁紧螺母紧固在活塞杆的凸肩上,一级活塞为焊接件,二级活塞为铸铁件。一 级气缸为分体结构,(见图 2D12/63-00/2 总剖面图)由环形的缸体、锥形的缸座、缸盖组成 , 吸、排气口设在缸盖、缸座上。二级气缸为筒形结构,由缸体及缸座组成,洗、排气口设在 缸体上。缸体为三层壁结构,形成冷却水夹层和气室。吸、排气口设在缸体上,其位置为上 进下排,一级气缸的每一个工作腔各有吸、排气阀四个,二级气缸的每一个工作腔各有吸、 排气阀两个,皆为网状阀。气缸座上各装有填料一套,每套由六组可自由浮动的密封圈构成 , 每个密封圈上装有拉伸弹簧一个,使密封圈紧密地抱合于活塞杆,在填料上设有充氮气孔和 漏气回收孔,用以阻挡氯甲烷气体的泄漏和带走漏出的气体,以保证机器运转和设备及人身 的安全。
本压缩机的机身为方形敞开式结构,拆下上盖,拉杆,撑凉及前盖,可方便地拆装检 修曲轴连杆等传动机件,机身正面有油面指示器和放油口,打开机身上的呼吸罩可向机身油 池内加油,在机身上有曲轴的三点支承,在曲轴的一端安装着刚性联轴器,主轴瓦和连杆大 头瓦皆为薄壁瓦,十字头与十字头销为浮动联接,十字头摩擦面浇有巴氏合金,十字头与活 塞杆 之 间 靠 结 合 器 和 背 帽 紧 固 相 连 , 其 间 有 可 调 整 气 缸 活 塞 死 点 间 隙 的 垫 片 。(见 图 2D12/63-00/2)。
四、压缩机的安装
压缩机成套设备的安装布置,可参考总布图 2D12/63-00/1, 基础设计可参考图,
2D12/63-79-00。地基深度应根据当地地质情况和场地建筑物结构再行核算。
基础设计参数和设计要求如下:
(一)设计参数:
1.机器重量的重心坐标
X 轴:右侧气缸中心线,向缸盖方向为(+), Y 轴:曲轴中心线向电动机方向为
所有的维护工作均应停车进行。 维修压缩机时应在对应的启动装置上设置警示牌,同时还应有专人看管或采取其他有 效措施将压缩机断路,以避免因疏忽或意外而启动压缩机,危及人身安全或导致压缩机损坏 。 1.5 润滑油要求 压缩机应使用制造厂家指定牌号的润滑油,其质要求应 符合标准规定,不同型号的润 滑油不得混用。 1.6 冷却水要求 冷却水应保持清洁,以防止水道结垢。 冷却水的水质要求为: 1.6.1 有机的和机械的杂质悬浮物应小于 25mg/L,含油量小于 5mg/L。 1.6.2 接近于中性,即 PH 值 6.5~9。 1.6.3 具有热稳定性,暂时硬度小于 10°。 (注:硬度 1°相当于一升水中,含有 10mg 的 CaO 或 7.19mg 的 Mg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