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车辆管理制度.doc

学校车辆管理制度.doc

学校车辆管理制度为规范车辆管理,保证工作用车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l、学校所有车辆在办公室下统一管理和调配。

2、驾驶员要忠于职守,服从安排,保证工作用车随叫随到,遵守职业道德,严守保密制度,做到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

3、要做好出车前的准备工作。

做到勤检查、勤保养、勤打扫,保持车容整洁。

发现故障及时排除或报告,确保行车安全。

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做到礼貌行车,文明行车。

二、车辆调派1、各科室在公务用车时,填写“派车单”,由办公室统一安排;去县里或出本市的,经请示校长后安排。

4、其它公务用车和外单位借车、租车,必须经校长同意后,由办公室根据现有车辆情况调派。

5、严禁私自调用车辆。

私自调用造成交通事故或经济损失的,一切费用由私自调用车辆人员或驾驶员本人承担,并视其情节追究责任。

6、严禁私自用公车参加婚丧嫁娶活动。

7、未经同意,擅自驾车外出或将车辆借与他人驾驶,造成车辆损坏或交通事故的,一律由驾驶员本人负责,并视其情节追究责任。

8、驾驶员必须按指定的地点、路线行驶。

出车任务完成后,要做好出车情况登记,车辆一律入库或在指定车位停放。

不按规定停放,造成损失的,由本车驾驶员负责赔偿。

9、驾驶员出差报销票据由办公室分管主任审核签字,报校长签批。

三、车辆保养及维修l、驾驶员应做到遵章守纪,熟悉各项交通法规及车辆机械常识,勤检查,勤保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驾驶车辆,确保行车安全。

驾驶员每次出车,特别是长途出差或重要活动用车,必须提前检查车辆情况,确保车辆正常行驶。

2、驾驶员每次出车回来后,应及时检查车辆情况,对影响安全行车确需修理的,应及时向办公室报告,按程序安排修理。

3、车辆维修,由驾驶员向办公室分管主任报告,经同意,由驾驶员持维修单到指定地点安排维修;一次维修费用在元以上元以下,由驾驶员向办公室分管主任报告,经校长同意后,由驾驶员持维修单到指定地点安排维修;办公室分管主任全程参与修理监督。

4、车辆在行驶途中若遇临时维修,驾驶员可自行安排维修,但必须有乘车人员签字证明,由驾驶员报办公室分管主任同意后安排维修;维修金额在元以上元以下,由驾驶员报办公室分管主任,办公室分管主任报校长同意后维修;车辆在行驶途中,如因驾驶人员判断不准确或出车前因发动机缺油、缺水,检查不准确造成损失的,视情追究相关驾驶人员责任。

5、驾驶员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车辆机械事故的,由驾车当事人经济赔偿损失费;每年发生两次以上的,除经济赔偿的损失费外,视情追究责任。

6、驾驶员擅自作主,未经请示同意,自行修车、换件的,其修车工时费、材料费等一切费用由本人承担。

7、按车辆保养规定,驾驶人员应做好车辆保养工作。

8、驾驶人员应妥善保管车辆从购置到报废全过程的技术资料及车辆行驶、驾驶有关证照。

四、油料管理l、车辆加油采用加油卡方式,按各车辆实际所需,由办公室统一安排加油。

2、因特殊原因,未能用加油卡加油的,驾驶员应向办公室分管主任报告,经批准可用现金加油,加油票据经随车人员签字后,按规定程序据实报销。

3、每季度由办公室对所有车辆公里数进行抄录,核定车辆标准耗油量,结合实际情况检查车辆用油量。

凡超过核定合理用油量5%的,驾驶员要向办公室分管主任作出解释;超过10%的,要书面说明理由报办公室分管主任;超过20%的,报办公室分管主任并组织对该车用油情况进行重新核定。

五、处罚l、对不服从调度或联系不上的驾驶员,由办公室分管主任做出口头提醒、书面警告、书面检查等处理,并登记备案;情节特别严重的,报校长研究后处理。

2、对不遵守交通规则,违反操作规程和其它规章制度造成交通事故和车辆损坏,交警部门明确责任50%以上,驾驶证被扣12分的,年终考核定不称职等次。

3、对不遵守交通法规,违反交通规则被扣证或罚款的,由本人到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处罚,因此产生的费用由驾驶员本人负责。

4、对违反交通法规,酒后驾车造成事故的,一切后果由驾驶员本人负责。

“从加到乘”评析静安区教育学院特级教师曹培英万航渡路小学副校长张敏万航渡路小学罗杰张:“从加到乘”这节课,罗杰老师上得比较轻松,感觉效果蛮好的。

我们发现罗老师的教学设计很有特色,把教材用活了。

你能不能介绍一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活动安排的意图。

罗:“从加到乘”是数学新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中“乘法的引入”的第二课时。

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在上节课初步接触了几个几,会写连加算式的基础上,让学生懂得同数连加用乘法简便,会把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知道乘法算式怎么写、怎么读,以及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首先是进一步加工教材内容。

新课程理念强调不要一味地“教教材”,而是“用教材”。

“乘法的引入”这部分教材是由游乐园、几个几和从加到乘三部分组成的。

我将游乐园作为一个贯穿全课的情境,利用这个情境展开从加到乘的教学。

为此,我适当处理并拓展了教材内容。

在引入环节,借助课件让学生观察游乐园里划船的项目,数几个3来引出同数连加。

教材中是6个3,但现在的学生计算水平还是比较容易算出答案的。

于是,我一边引导学生数数有几个3,一边把6个3拓展到了10个3来进一步感知几个几。

这样,当学生要一口气报出10个3连加的算式时,当他们看到长长的板书时,明显地感到同数连加太繁了,造成一种强烈的冲突,他们迫切地想去找到用何种方法使同数连加的算式简便,为乘法的引入打好了基础。

其次是采用了自学的方法。

这节课中有关乘法的认识、读法、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都是需要学生理解并掌握的。

我是用了看书自学的方式,让课本来告诉学生。

虽然,他们只有二年级,但是通过新教材一年多的学习,完全有能力独立看书理解。

通过课堂实际反馈,学生也的确具备了基本的自学能力。

还有就是让学生尝试把同数连加改写成乘法。

学生看书自学后,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呢?这时,关键是让学生交流,通过表达把这些知识内化。

反馈后再通过进一步应用,引导学生把引入部分几个几的同数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这个过程既是一种展现数学思维的互动的过程,也是一种数学文化的渗透过程。

这个过程始终紧扣课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加号和乘号、加法和乘法的关系。

张:从实际教学效果看,你的设计思路和安排意图,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请你再介绍一下这节课的练习设计是怎样考虑的。

特别是谈谈你在用好、用足教材方面的经验。

罗:如果认真钻研教材,找到教材内容之间的关系,我们会发现新教材中有些内容的设计是可以反复使用的。

例如,我在巩固练习层次中引导学生“找找还有什么内容求总数也可以用同数连加来表示的?”学生回到游乐园这幅图中找到了:有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手中有5个气球。

4个5,4×5=20。

后面,判断是不是同数连加的香肠图、馒头图的题目和最后把12个小圆点圈一圈,说说有几个几,并用乘法算式表示的这些题目,都是课本前面一课时几个几中的内容。

我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进行了运用和拓展。

比如,由馒头图引出了3个0。

张:这些练习设计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还是请曹老师对这节课作一些更深入的分析。

曹:“从加到乘”这节课的成功经验,罗杰老师刚才自己总结了四点:第一,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也就是在理解了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从教学实际出发,对教学内容作出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第二,采用了让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三,让学生尝试把同数连加改写成乘法,以此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效,是不是真正看懂了。

第四,充分利用课本资源,一题多用,一图多用,而且用的比较自然,比较有效。

这些都是其他老师可以借鉴的。

我再谈三点。

首先,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来看: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初步认识乘法,具体地说,就是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会写、会读乘法算式,以及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其中最重要的是乘法的含义,包括对引进乘法必要性的认识,即为什么要引进乘法。

怎样让学生获得这些认识,当然,最好是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悟,而不是简单的办法就是教师讲,学生听。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自己感悟呢?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经历从加到乘的过程。

这正是这段教材和罗老师这节课最重要的一个特点。

它反映了新的课程观,即课程应当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经历。

由此可以看出,教材的这个课题取得非常好,凸现了学习的过程性。

老师对教材的加工,把6只小船增加到10只,可以说也是为了让学生经历更为强烈的认知冲突,便于学生感悟乘法的简便。

老师对教学的处理,引领学生边观察边数,一个3,两个3……一直到十个3,也起到了强化同数连加概念的效果。

其次,从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来看:在这节课中,学生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也就是由直观的小船,抽象成连加算式,再抽象成乘法算式。

还经历了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过程,即由一般的几个几到几个。

再次,从数学的人文性来看:教师采用话外音的方式,介绍了乘号的来历,乘号为什么用一个×来表示,原来,发明者认为,既然乘法是一种特殊的加法,那就把加号旋转45 °,用来表示乘,不是很好吗。

介绍这个背景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可以说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渗透数学的人文性,是这节课与众不同的一个亮点。

罗:我感到自己这节课中还有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

例如在学生理解了同数连加可以用乘法来表示时,我原先的设计是让学生把2个3、3个3、10个3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后,一起来考虑1个3可以写成1×3,更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完整性。

可当时在拍摄课堂实录的时候,一紧张把这个环节给漏了,我觉得挺遗憾的。

曹:不必遗憾。

因为认识不能一次完成。

在今天这节课上,已经出现了3个0的特殊情况。

可以了。

过分追求一节课内容上的完整,有时利少弊多。

不过在今天这节课上,如果提出1个3怎么用乘法表示,估计学生能回答。

但即使解决了这个问题,整数乘法的概念也还需要补充:0个3怎么用乘法表示。

这个问题就不适合在今天这节课上解决了。

其实,在数学的理论中,整数乘法定义为同数连加,则相同加数的个数至少是2,一个几、零个几都需要经过补充定义,才能成立。

罗:另外,由于新教材规定的“6个3”用乘法“6乘3”来表示。

这样一来,几个几的个数写在×前面,相同的加数写在×后面,用乘法表示几个几的读、写顺序都一样了。

但是,这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知识,这个内容,我感到由老师来讲,效果不太理想,但是教师不讲,学生有的就是看不出来。

这也是我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希望能和各位老师探讨。

张:本来可以采用画外音的方式讲出来,感觉会好一点。

总的来说,今天这节课,老师讲的是多了一些。

曹老师,你看呢?曹:罗老师的有些语言是还可以再精练一点。

但评价一节课,并不是教师讲得越少越好。

一般来说,学生自己能理解的,就让学生讲;需要教师讲的,教师也应该讲。

同时,我们还应该考虑,该讲的,怎样讲效果更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