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属与继承法纲要第一章什么是亲属法一、亲属法的内涵(一)概念亲属法是规定亲属身份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以及基于上述身份关系而产生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形式附属民法、法典、单行法目前以单行法为主体(《中国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三)司法解释(共三个解释82条)二、亲属法的调整对象(一)人身关系:具有特定亲属身份的自然人之间没有经济内容的关系。
(人格+身份)物质性的人身关系:如身体、生命等;精神性的人身关系:如姓名、名誉、肖像等。
举例讨论:柳湘莲与尤二姐。
1——人格:人之所以为人的要素或条件。
人格权:作为民事主体必备的以人格利益为内容并为法律所承认和保护的民事权利。
2——身份:人们基于彼此身份而形成的相互关系。
身份权:指主体以特定身份为客体而享有的维护一定社会关系的权利。
小结:人身权=人格权(人权入亲属法趋势)+身份权(二)财产关系:具有一定经济内容,涉及主体的物质利益关系。
1——内容:(1)成员间的抚养关系;(2)夫妻财产制所有权,夫妻共有和分别所有。
2——特点:(1)依附人身关系(如第三者无权);(2)不等价有偿(如不一定子养亲,此不可用商品经济关系来对待亲属之间的关系,商品经济社会是陌生人社会,亲属关系是熟人社会,具有互相的信任关系,二者存在巨大差别)。
世界上有三大利害关系:生存—亲戚—性,故亲属关系生来就注定不是等价有偿的。
热点讨论:婚姻法解释(三)第10条——共同还贷夫妻结果未登记方成为债权人的合理性讨论;“二奶”问题,四川泸州案等——夫妻财产关系具有人身依附关系;亲属法的不等价有偿性,太重利益会影响家庭关系(推荐阅读:费孝通《生育制度》)。
三、亲属法的特征(一)习俗性与其说婚姻法一种契约关系,更应当认为是一种受社会制约的制度。
(二)伦理性法律的道德性。
古时五字概括人际关系:亲(父母)、义(君臣)、别(男女)、序(长幼)、性(朋友),其中亲-别-序均是规定婚姻家庭内容的。
学者观点:1——李哲厚《世纪新梦》——社会性与宗教性道德(较多学者认同)。
宗教性道德:崇高奉献,是不对等的;社会性道德(法律):生存的基本义务、相互承担,是对等的。
2——富勒(美)《法律的道德性》——愿望与义务的道德。
愿望性道德:人对美好的追求;义务性道德:法律规定必须做到的底线。
(三)团体性韦伯:家庭共产主义,利他精神。
(四)强制性相较于其他民法的任意性规定而言。
四、亲属身份权【案例讨论:医院抱错孩子侵犯什么权?(身份权、亲权)】如何提起诉讼,案由难找:1——医疗事故起诉2——合同违约起诉附:案例介绍21年前,两个素不相识的母亲在同一家妇幼保健院产下男婴;21年后,分别生长在两个家庭的男孩却发现他们竟然是双胞胎,州区妇幼保健院。
为了要个说法,两个家庭的所有成员分别将医院告上法庭。
今天上午,此案在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法院认定,医院在串子事件中存在过错,给两个家庭的当事人都造成了相当程度的精神损害,判决医院向所有原告书面致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总计50万元。
事件还要追溯到21年前。
1986年6月,王江夫妇在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喜得一对双胞胎男孩,在医院经过8天的母婴分离看护后,王江夫妇高兴地带着自己的儿子们回了家。
他们不知道,就在三天前,同住一个医院的饶女士也产下了一名男婴;他们更想不到,21年后,这两个素不相识的家庭会凭空多了一段错位的亲情关系。
在三个男孩从出生到成人的21年中,他们的日子都过得相安无事。
只是王江夫妇家的老大王义文和老二王义武,虽然是双胞胎,模样却一点不像,可夫妇俩也没当回事,毕竟双胞胎也不全都长得一样。
直到2006年底,王江夫妇不断听村子里的人说,在城里见到了一个长得和王义文一模一样的男孩子,有的邻居还把这个男孩错当成了王义文。
夫妇俩开始并没在意,可回想起双胞胎兄弟成长的点点滴滴,心里也犯起了嘀咕。
经过一番强烈的思想斗争,夫妇二人决定带老二王义武去做亲子鉴定。
2007年4月3日,鉴定结果显示,王义武和王江夫妇根本没有血缘关系。
精神上遭受巨大打击的王江夫妇开始了寻找亲生儿子的历程。
他们曾带着鉴定结果找到了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但医院说,时间太长了,当时的医生、护士都已经不在了,没办法找。
此时,一向沉默寡言的王义文却道出,他曾经也见过那个和自己长的一样的男孩,他名叫向南。
今年5月,王义文和妈妈在同学的帮助下见到了向南。
但是,向南并没有马上答应做亲子鉴定,因为他要与多年来独自抚养他长大的妈妈商量。
得知这一消息的饶女士与自己养育了21年的儿子抱头痛哭。
5月21日,再一次的亲子鉴定结论打破了两个家庭的人物关系,也让通州区妇幼保健院抱错婴儿一事浮出水面。
两个家庭遂分别向法院递交了诉状,状告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侵权,要求医院公开赔礼道歉,并分别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每家四十余万元。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医院一方对“21年前的事件深表遗憾”,但却同时辩称,此案发生在21年前,现已超过了20年的最长诉讼时效。
而且,构成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的前提是患者存在人身损害的事实,但本案中的原告们均不存在人身损害的后果。
如果说医院构成了侵权,那么医院到底侵犯了原告的何种权利?法院经审理认为,对于王江夫妇和饶女士的串子事件,通州区妇幼保健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其在庭审期间却始终没有正视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医院的侵权后果给当事人王江夫妇、饶女士、王义武、向南均造成了相当程度的精神损害,因此法院判决,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以书面的形式向上述各原告方赔礼道歉,并赔偿王江夫妇、饶女士、王义武、向南精神损害抚慰金分别为41万元、45万元、10万元和5万元。
至于医院提出的所谓诉讼时效的问题,法院指出,法律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可以延长,且诉讼时效的立法目的在于督促权利人行使权利、维护社会关系的稳定。
本案中,21年后权利人才得知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这种基于家庭关系产生的身份权对每一个公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拒绝承担责任于法无据。
(一)定义主体以特定身份为客体而享有的维护一定关系的权利。
(如果提契约就抹杀了熟人与陌生人之间的差异存在)(二)特征1——特定性(亲属间,有血缘关系);2——专属性(不得让与,不具有典出性);举例:古代“典妻”,数年后妻子不愿归家。
3——义务性(不得抛弃);举例:起诉解除父子关系,法律不允许,无法进行操作。
4——无时效性(时间长,因此以一般处理纠纷以调解为主)。
举例:家庭是长久存在的,过于是非黑白分明的判决一时解决问题,却可能影响家庭未来的存续,影响亲情的继续进行。
(三)种类1——从性质上分基本权利:配偶权、亲权、亲属权(兄弟姐妹间、祖孙间)举例:哥哥未通知妹妹即火化母亲侵犯亲权问题。
第二位的权利:抚养请求权、同居请求权、家事代理权、离婚请求权、继承权等。
台湾学者称之为“支分的身份权”。
推荐阅读:杨立新——《亲属法论》;史尚宽——《亲属法论》2——从行使方式上分形成权;支配权(主要是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请求权。
3——从身份权的(内外)效力来分双重关系:类似与共有关系,共有关系效力的分析则涉及对内与对外效力。
对外是绝对的;对内(两人之间)是相对的(不能对抗他人)。
(对内可能涉及内部侵权,规则不同于对外)第二章亲属法的价值婚姻法第一条:本法是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
一、如何理解婚姻家庭(一)婚姻:由社会认可的男女异性的结合。
古时习俗:娶妇以昏时,故曰婚(抢婚);女方家还应点灯“三日不熄烛”(古说法:给被抢婚女一条回家的路)。
前提:1——异性结合;2——社会认可。
挑战:1——同居(非婚同居);2——同性(有荷兰、丹麦、比利时的法律已认可)。
注意问题:婚姻家庭生活具有先在性,法律只能起引导作用。
《荷兰民法典》:婚姻是两个人(可解决如:同性、阴阳人等问题)之间的结合。
(二)家庭:一定范围的亲属构成的生活单位。
前提:1——一定范围;2——生活单位。
职能:1——生育(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倡导消灭家庭,就是要消灭家庭带来的私有制);2——经济(家庭带来生产与消费);3——教育(家庭是人社会化第一个场所);4——抚养;5——精神安慰(交流):新型纠纷(精神赡养纠纷),法院处理适用问题注意问题:精神赡养纠纷问题的司法困境。
二、如何理解婚姻家庭的特征和本质(一)特征——自然性婚姻家庭关系不同于其他关系,要遵循自然规律。
(二)本质——社会性婚姻家庭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
(本质上是人际关系)(三)二者之间的关系都不可过分夸大,互相不可取代。
过分夸大社会性会导致荒唐(如文革时期一切以政治为纲),拆散众多感情;过分夸大自然性会导致混乱(如认可人喜新厌旧的本能本性),使社会生活不稳定。
三、婚姻家庭的历史史前:杂乱的两性关系。
(一)群婚制——石器时代是现实的要求,即只有群居才能对抗自然、对抗猛兽,是婚姻习惯法的起源。
后期发展后出现两方面禁忌:1——血缘群婚(排除父母子女通婚);2——亚血群婚(排除兄弟姐妹通婚)——开始向族外婚姻发展。
(二)对偶婚制——母系社会是成对的男女在一定的时期过着相对稳定的生活。
缺陷:以女方为中心,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活化石印证:中国云南纳西族摩梭人的“走婚制”。
(三)一夫一妻制——现代社会在原始社会末期(铁器、青铜器时代)开始,男性对生产生活贡献度提高,母系社会逐步瓦解,伴随出现一夫一妻制,其并非男女爱情所催生,而是社会生产需要(私有制)所催生,作为私有制的工具运行以稳定社会,究其所产生的源即伴随着男尊女卑的思想。
第三章亲属法的原则婚姻法第二~四条:婚姻法的原则。
第二条规定我国亲属法原则有:婚姻自由原则、一夫一妻制、男女平等原则、计划生育原则即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原则。
第四条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相互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一、含义1——一般含义:是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绳;2——指法律规则的基础或来源,确定行为规则的前提;3——是法律推理的正当理由。
注意问题:法律推理须具有合法理由与正当理由,法律规则提供合法理由,而法律原则一般提供正当理由。
二、作用1——除计划生育是政策性原则外,其他是公理性原则(如一夫一妻等,不需要论证);2——是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和核心;3——是衡平性的规定。
第一节婚姻自由原则一、概念指个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的婚姻,不受他人强制与干涉。
核心:自主二、内容(一)结婚自由1——权利:自主行使,排除他人干涉,保证充分行使;2——义务:依法行使。
(二)离婚自由1——权利:有效解除婚姻;2——义务:理性行使(规则:感情破裂)。
三、两个禁止(一)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注意问题:其他禁止——禁止干涉婚事、禁止干涉再婚、禁止干涉落户、禁止干涉离婚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