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价值评价纺织服装、鞋、帽制
造业》国家标准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品牌价值评价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国家标准起草组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2013年11月
《品牌价值评价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国家标准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2013年关于品牌价值评价有关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工作安排,以及全国品牌价值及价值测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关于成立品牌价值评价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的通知》(品标委文[2013]03号)要求,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负责牵头组织起草国家标准《品牌价值评价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计划编号为:20132763-T-424,计划于2014年完成报批。
本标准由全国品牌价值及价值测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2)提出并归口。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服装品牌战略推进委员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服装协会、国家纺织及皮革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浙江洁丽雅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例外服饰有限公司、东莞市虎门服装技术创新中心、中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一、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以构建品牌培育管理体系为基础,从企业组织行为、市场、服务和法律权益等维度,通过评价归因于品牌价值的因素,确定企业通过市场财务指标反映的品牌价值,有助于企业改进品牌管理,提升品牌溢价,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背景和意义: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的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
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品牌文化的不断发掘,作为具有都市型产业特征的纺织行业,也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时尚产业的重要推动力量。
我国已拥有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是纺织品服装第一大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
2012年,我国纤维加工总量占全球50%以上,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1/3以上。
但我国纺织服装、鞋帽领域国际知名品牌很少。
从2010年到2012年,世界品牌评价前百名,始终没有中国的品牌,前500名中,也没有中国纺织服装企业。
品牌不仅是一个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综合反映,还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品牌已成为全球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为引导和规范企业品牌价值评价和发布工作,提升纺织服装、鞋帽领域品牌价值评价公信力,扩大行业品牌价值国际话语权,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同有关专业协会和相关单位按照中国标准化委员会要求成立标准起草组,制定本标准。
二、制定本标准的基本思路
制定本标准的基本思路:从企业近些年客观财务数据和今后一定阶段的预测数据出发,通过国际认可的一定的数据模型和计算方法,
计算出当前归因于企业品牌的价值,再从产品、创新、市场、服务、社会责任等关键要素指标考虑,设定具有纺织服装、鞋帽领域特点的品牌价值调整系数,形成具有客观意义的品牌价值评价结果。
本标准内容应包括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品牌价值评价方法涉及的测算模型、测算指标、计算方法、测算过程以及发布评价结果等内容的相关要求。
三、名称和范围
标准名称:《品牌价值评价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本标准适用于测算纺织服装、鞋、帽企业或企业集团(以下统称企业)综合品牌价值及其某一个或多个产品的品牌价值,也可用于行业组织和第三方对企业或企业集团进行品牌价值评价的依据。
四、编制依据
贯彻国家有关文件的精神。
本标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形成“质量、品牌、技术、服务”竞争新优势精神,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和效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提出的“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加强自主品牌培育”,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3年行动计划》对探索建立“中国精品”培育机制的具体
要求。
本标准的制定综合运用了品牌培育、品牌价值评价要素、多周期超额收益等方法理论,结合了FZ/T01119-2013《纺织行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通用要求》行业标准要求和我国纺织服装、鞋、帽企业品牌管理水平现状,同时参考和借鉴了《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等文件。
五、编写过程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按照今年7月25日全国品牌价值及价值测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召开的10个国家标准起草组长会议要求和《关于成立品牌价值评价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的通知》(品标委文【2013】03号)精神,及时组织有关专家,积极开展了服装、鞋帽领域品牌价值评价标准的研究和起草工作。
有关情况如下:
(一)做好组织协调。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高度重视品牌价值评价工作,针对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品牌价值评价标准起草任务,联合会领导明确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牌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工作,并吸纳中国纺织监测中心、中国服装协会、中国皮革协会、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帽业委员会以及东华大学、证券公司、虎门经信局和部分企业充实到标准编写工作,形成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山东标院、中和评估公司、国家纺织皮革质检中心等16个单位组成的标准编写工作组,并从中确定了9位专家作为主要起草人,同时,在东长安街12
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大楼里,专门设置了集中办公的场所。
(二)总结品牌建设经验数据。
接到质检总局标准起草任务之后,通过分析,本标准设计的要素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参与工信部的“重点跟踪培育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评价要素具有较强关联性,通过对比2012年工信部和中纺联共同确定的111家重点跟踪培育的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在基础能力、品牌管理能力、品牌创新能力、品牌市场能力相关数据,有力支撑了品牌价值评价国家标准的指标和要素,并做到了国家标准和纺织行业品牌建设的有机结合。
(三)收集国际评价信息。
积极收集有关品牌价值评估公司发布的评价信息,其中收集了Interbrand、世界实验室等机构发布的信息,并对服装、鞋帽企业的评价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和借鉴。
(四)开展前期培训和研讨。
一是9月6号,请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康键等专家一起对已经发布的品牌价值评价四个标准进行了学习,并对《品牌价值评价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国标起草工作进行了技术沟通,研究了起草工作初步方案。
二是组织证券公司专家开展对《多周期超额收益法》等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在行业内品牌占无形资产比例、品牌现金流年度比例依据以及品牌强度系数测算初步模型,探讨了测算结果出现负值等一些特殊情况处理的方法。
(五)开展国标起草工作。
一是召开启动会。
9月10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牌工作办公室组织起草组成员单位和部分专家在京召开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品牌价值评价国家标准启动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副会长张莉参加了会议。
会上,标准化研
究院专家吴芳介绍了标准出台的情况和国标的任务,大家讨论了关于标准起草工作方案,形成了标准起草工作小组。
二是开展标准起草工作。
9月16-18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牌工作办公室组织7个单位9名专家利用3天时间集中办公,开展了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品牌价值评价国家标准起草工作,重点讨论并提出了影响行业品牌价值强度系数的因素,确定了重要因素权重比例,完成了指标量化设定,初步形成了标准草案。
目前,标准草案在修改和完善基础上,再一次征求起草工作组16个单位意见,并扩大征求一些品牌企业意见。
此次征求意见稿也借参考了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促进会关于《2013年品牌价值评价指标评分细则》内容。
六、有关说明
1. 本标准充分考虑纺织服装行业特色,特别是在市场渠道变化、流行趋势、快速反应等方面的因素,对一些指标体系做了修订。
2. 无形资产收益中归因于品牌部分的比例系数通过行业组织根
据上市公司有关数据按照资产评估常用方法,从管理、技术、资本、商标等要素角度,对超额收益归因于品牌部分进行测算,得出数值,可参考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的有关年度品牌报告。
3.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做好了配合质检总局总体部署,开展行业品牌价值评价的准备工作。
4. 本标准在起草过程中还征求了纺织企业、家纺企业意见,在纺织行业其他领域品牌价值评价标准还没有颁布前,相关行业企业可
参考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