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 、y 、z 、q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后,测得物质如下;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 .y 是反应物B .z 、q 是生成物C .这个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 .x 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2.硅(Si )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2SiO +2CSi+2CO 高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氧元素多B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C .在此反应中硅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 .该反应体现了碳的可燃性3.在实验室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AB .BC .CD .D4.有氧化镁和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共 4g ,经测定其中含有氧元素 1.8g ,则另 一种金属氧化物是( ) A .Al 2O 3B .CuOC .CaOD .Fe 2O 35.某元素M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M 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M 在此氧化物中的化合价为 A .+6B .+4C .+2D .+16.已知某气体由H2、CO2、CO、CH4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点燃气体,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火焰,烧杯壁上有浑浊出现。

那么对该混合气体成分作出的以下推断中,合理的是()A.可能是H2和CH4B.可能是CO2和COC.一定含有CO2D.一定含有CO7.现有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G,其中C为常用的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B.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C.气体E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D.红色固体G可由金属Ag与CuSO4溶液直接反应得到8.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如图装置,利用传感器技术测得实验过程中温度、压强和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Y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B.X曲线中A到B点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是燃烧放热C.实验过程中大致在t3时刻打开活塞KD.Z曲线中C到D点变化的原因是装置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9.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市场上销售的矿泉水中的“镁、碘”指的是单质B.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变大C.组成H2O、H2O2的元素种类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作用10.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判断:①一定含C、H元素;②一定不含O元素;③可能含O元素:④一定含O元素;⑤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⑤B.①②⑥C.①③⑥D.①④⑤11.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A.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B.镁在空气中加热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用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12.符合下图装置设计意图的有(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②既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③说明CO得到氧后的产物是CO2④有效地防止了剧毒的CO对空气的污染A.①②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将水通电一段时间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制氧气D.一定质量的木炭在密闭容器中燃烧14.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M N P Q 反应前的质量/g1*******反应后的质量/g x y010A.参加反应的P与Q的质量比为3︰2B.x的取值范围:0≤x≤30C.当y≤24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x+y=6515.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

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可能是催化剂B.丁是反应物C.甲和乙是反应物D.乙是生成物16.化学家已经开发出多种酯类人工香料,如丁酸甲酯(C5H10O2)具有苹果香味.下列有关丁酸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丁酸甲酯属于氧化物B.丁酸甲酯由17个原子构成C.丁酸甲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8.82%D.丁酸甲酯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0:5:1617.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B.水的电解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D.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完全燃烧18.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B.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C.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D.加热碳和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19.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序号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氧气的浓度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催化剂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A.A B.B C.C D.D20.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bB=cC dDA.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B.物质A、C中所含的元素种类一定相同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21.一瓶固体经化验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固体是A.一种单质B.单质与化合物的混合物C.一种化合物D.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2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①足量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B.②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C.③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④等质量形状相同铁和锌加入到足量的同一种稀硫酸中23.与碳元素一样,氢元素也有三种不同的原子,依次称为氕[piē]、氘[dāo]、氚[chuān],分别用符号H、D、T表示,其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中子数依次为0、1、2。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氕、氘、氚三种原子核外均只有一个电子B.一个氘原子的质量约为一个氕原子质量的2倍C.氕、氘、氚三种原子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D.化学式为HD的物质属于化合物24.实验室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

图中各点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A.a点表示高锰酸钾的质量B.b点表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C.c点表示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D.d点表示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了25.分类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重要方法,根据研究目的,采用不同的分类表中进行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类分类标准A 类别一:硅、氧气、铁类别二:二氧化碳、氯化钠、硫酸铜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多少,把纯净物分成单质和化合物.B 类别一:离子、原子核、质子、电子类别二:中子、分子、原子根据粒子能否显电性来分类.C 类别一:铁、铜、镁类別二:水、二氧化碳、氢气类别三:氯化钠根据物质通常情况下存在的状态,可分成固体、气体、液体.D 类别一:试管,蒸发皿类别二:集气瓶、量筒根据仪器能否加热,将仪器分类A.A B.B C.C D.D二、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26.按如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

请回答下列问题:(1)燃烧的现象是;(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3)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27.如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探究分子的运动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三、九年级化学上册推断题28.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

其中A、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固体,且A为紫黑色,C为黑色粉末,B、E为常见气体;X与F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X具有消毒杀菌作用;Y是一种红色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是_______;绿色固体是________ ;(2)C物质在反应③中的作用__________;(3)写出反应②、③的化学方程式:② 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4)若将合成气中两气体按分子数之比为1:1进行化合(原子利用率为100%),可合成多种有机化工产品,写出其中一种可能产品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29.A~F是目前我们已学的几种常见的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化学反应的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未给出)。

已知B是黑色粉末,D能供动植物呼吸,氧化物F是空气的污染性气体之一(其中两元素的质量比为1:1),反应②的条件是通电。

请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有关物质名称:A_____,D_____ E_____(2)写出反应①﹣⑤的表示式(均用化学式表示)反应①:_____反应②:_____反应③:_____反应④:_____反应⑤:_____(3)反应④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4)B物质在反应①④中起_____作用。

30.图中A~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在通常情况下B是一种气体;C是一种暗紫色固体。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如果B和D反应时会产生大量白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①如果A是一种无色液体,写出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A是一种红色粉末,A→B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C解析:C【解析】【详解】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