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全套精编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全套精编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目录课题:科学之旅序号:01 (1)课题: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序号:02 (3)课题:运动的描述序号:03 (5)课题:运动的快慢序号:04 (7)课题:测量平均速度序号:05 (9)课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序号:06 (12)课题:声音的特性序号:07 (14)课题:声的利用序号:08 (16)课题: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序号09 (18)课题:温度计(一) 序号:11 (20)课题:温度计(二)序号:12 (22)课题:熔化和凝固(一) 序号:13 (24)课题:熔化和凝固(二) 序号:14 (26)课题:汽化和液化(一) 序号:15 (28)课题:汽化和液化(二)序号:16 (30)课题:升华和凝华序号:17 (32)课题:光的传播序号:18 (34)课题:光的反射(一)序号:19 (36)课题:光的反射(二)序号:20 (38)课题:平面镜成像(一) 序号:21 (40)课题:平面镜成像(二) 序号:22 (42)课题:光的折射序号:23 (44)课题:光的色散序号:24 (46)课题:看不见的光序号:25 (48)课题:透镜序号:26 (50)课题:生活中的透镜序号:27 (52)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序号:28 (54)课题:眼睛和眼镜序号:29 (56)课题:显微镜和望远镜序号:30 (58)课题:透镜及其应用复习(一)序号:31 (60)课题:透镜及其应用复习(二)序号:32 (62)课题:质量(一) 序号:33 (64)课题:质量(二) 序号:34 (66)课题密度序号:35 (68)课题:测量物质的密度序号:36 (70)课题:密度与社会生活序号:37 (74)课题:科学之旅序号:01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2、认识到物理学是有趣和有用的一门自然学科;3、知道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

导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联想讨论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一、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以下内容。

1、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研究等物理现象。

2、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3、学习物理的方法有:课堂导学1、演示1-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以上现象属于现象;2、演示1-2,小人跳舞的原因是,以上现象属于现象;3、演示1-3,用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4、演示1-4,乒乓球会下落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5、用塑料笔在头发上或是衣服上摩擦,观察塑料笔能否吸引小纸屑?,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6、物理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观察,必须是有目的的,让我们带着“目的”进行以下观察:(1)图1-7中,要想省力,后轴齿轮应换用较大的还是较小的?(2)图1-8中,冰棍“冒”出的“白气”向下飘还是向上飘?,这与吹肥皂泡发生的现象类似吗?(3)图1-9中,观察杯中鸡蛋会发生什么现象?(4)图1-10中,气球能把杯子吸住的原因是什么?,你见到过与此类似的现象吗?试举一例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外作业1、试用质量不同的小物体(如小石子)、长度不同的细线、秒表、模仿伽利略的实验方法验证单摆的等时性原理。

2、预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后反思课题: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序号:02姓名 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导学方法:讨论、实践法。

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长度的单位、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以及刻度尺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导学1、长度的测量(1)长度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刻度尺的使用:①使用前观察⎩⎨⎧②使用时注意⎩⎨⎧(4)测量长度的方法①一般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特殊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时间的测量(1)时间单位:________________(2)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秒表的使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误差:(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学生练习1、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A 、171.2mmB 、1.712dmC 、0.172kmD 、1712m2、以下测量数据中基本符合事实的是( )A 、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0.6mmB 、课桌的高度约为0.8cmC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D 、文具盒的宽度约为35cm3、如图所示,物体A 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

4、如图所示是“秒表”的示意图,请观察后回答:(1)“秒表”的量程是__________;(2)“秒表”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3)图中“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

6、如果我们用被拉长的皮卷尺去测量某一物体,测量结果会( )A 、偏大B 、偏小C 、无影响D 、都可能8、第46届世乒赛已于5月6日在日本大阪闭幕,这是改用“大球”后世界乒坛上首次高水平较量,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 )A 、2nmB 、2mmC 、2cmD 、2dm9、一位同学想要测物理书一面纸的厚度,采取以下的步骤:A 、量出100页的厚度LB 、选用三角板,检查零刻度线是否完整C 、计算每张纸的厚度D=L/100D 、取物理书读出100页压紧请将上述操作按合理的步骤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圆圈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__。

(3)请根据图表中所给信息回答:________cm =AB S ,_________s =∆BC t ,/s _________m =AC v 。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AC v 偏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物理实验时,发现小球每摆一个来回的时间似乎都相等,于是小明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称周期T )跟哪些因素有关呢?猜想1:可能跟小球摆动的幅度有关;猜想2:可能跟小球的质量有关;猜想3:可能跟绳子的长度有关。

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用秒表测出了不同条件下,小球来回摆动多次所用的时间,算出平均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请回答:(1)小明采用测量小球来回摆动多次的时间取平均值的方法,而不是测量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来确定周期T ,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小明同学已准备了:秒表、刻度尺,还缺少一种实验室常用的测量仪器,它的名称是__________。

(3)大量的实验表明,同一个地点小球摆动一次的周期T 只跟绳子的长度有关,且绳子越长,周期T 越大。

摆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有一次小明发现家里的摆钟变慢了,要把它调准,小明应将摆钟的摆长__________(填“调长”或“调短”)。

课后反思:课题:运动的描述序号:03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导学方法:观察讨论法。

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什么是机械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什么是参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选取参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导学1、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飞机、船只、太阳、房屋、树木:运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止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观察教材图12.1-1,讨论它们有什么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生举出一些运动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1)机械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是宇宙中的__________现象。

4、讨论:既然运动具有普遍性,为什么说房屋、桥梁是静止的,河水、船只是运动的?归纳:(2)参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具有__________,处于相对静止的物体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都一致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物体__________。

由上面的内容归纳:(3)如何选择参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练习:1、请你根据下面的描述,判断下面标点的物体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并把它写在后面的横线上:(1)夜晚,小明抬头仰望天空,发现月亮在云中穿行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玲乘飞行旅行,在飞机降落时,看到地面正向她扑来__________________。

(3)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天门山》的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呢?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华看着窗外路边的白杨树,它们正急速地向后退去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