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 编制依据 (3)2 工程概况 (3)2.1 工程概述 (3)2.2 工程建设相关单位 (3)2.3 施工范围及内容 (4)2.3.1 施工范围及内容 (4)2.4 工程造价 (4)2.5 合同工期 (4)2.6 主要技术标准 (4)2.7 自然条件 (5)2.7.1 工程地质条件 (5)2.7.2 水文地质条件 (6)2.7.3 气候条件 (6)2.8 施工条件 (6)3 管理目标 (6)3.1 质量管理目标 (6)3.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7)3.3 环境保护管理目标 (7)3.4 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7)4沟槽开挖、支护 (7)4.1井点降水 (10)4.2管道基础 (10)4.3 HDPE管安装 (10)4.4管沟回填 (11)4.5开槽埋管段检查井 (11)4.6闭水试验 (12)4.7 道路路面及绿化恢复 (12)5 交通组织施工 (13)5.1 交通标志及标线 (13)5.2 交通维护组织机构 (13)6 监控量测 (14)6.1 监测项目 (14)6.2 监测点布设 (14)6.3 监测仪器 (15)6.4 监测方法 (15)6.5 监测程序 (15)6.6 监测频率 (15)7 安全及职业健康保证措施 (16)7.1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16)7.3 施工机械的安全控制措施 (17)7.4 职业健康保证措施 (18)7.5 环境保护措施 (18)8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9)1 编制依据(1)《昆明市度假区湖滨西路排水管网工程施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2)《昆明市度假区湖滨西路排水管网工程施工图设计》;(3)《昆明市度假区湖滨西路排水管网工程施工岩石工程勘察报告》;(4)现场踏勘获取的资料;(5)我公司根据国际标准管理体系制定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6)我公司类似工程施工经验;(7)适用于本工程的现行国家、部颁、昆明市和行业的有关规范、规程、标准。
2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述湖滨西路排水工程为滇池北岸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子项目。
湖滨西路位于昆明度假区的南部,此路段为现状道路,西起于观景路,东止于兴体路,该路段长度约2.5公里,现状路宽为6~15米,规划路宽为15米。
现状道路上已有400*600mm~800*1000mm雨水沟,分别就近排入水体,本子项排水工程主要是结合度假区污水处理站现状情况,新建污水管道,完善市政雨污水管网的排水建设工程。
本段污水管主要收集湖滨西路沿线草海渔场、西山索道站、海埂公园、滇池高尔等排放污水,下游接入湖滨西路设计d1200污水管,后接入环湖东路污水主干管,输入第七、八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本子项新建污水管道约2.5km。
2.2 工程建设相关单位建设单位: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住建局设计单位: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昆明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勘测单位: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2.3 施工范围及内容2.3.1 施工范围及内容管道起点为观景路,终点为形体路。
始点至采莲河路段采用开槽法施工,管线沿湖滨西路南北两侧,设计DN500HDPE管852m;湖滨西路过采莲河至湖滨东路,采用顶管法施工,设计DN1200钢筋混凝土管1601m、DN1220*12钢顶管80米,设ø7.5m顶管工作井3座、ø5m顶管接收井9座、7m×4m顶管工作井7座。
2.4 工程造价本工程合同金额(大写):壹仟柒佰叁拾壹万伍仟捌佰零柒圆贰角柒分,¥:17315807.27元。
2.5 合同工期合同工期自2012年12月16日至2013年4月15日(具体开工日期以监理签发的开工令为准)。
2.6 主要技术标准应用于本工程的主要技术标准见表2.6。
表2.6主要现行有效技术规范、规程2.7 自然条件2.7.1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昆明市度假区湖滨西路排水管网工程施工岩石工程勘察报告》,场地主要出露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冲湖积层(Q al+1)。
现根据岩土层的成因类型及岩性、状态由上而下可划分为:1、第四系全新统填土层( Q al)①素填土:揭露于整个场区。
褐红、褐灰色为主,局部杂色,结构松散,主要由粘性土及少量碎砾石组成,部分地段底部沟塘淤积软土。
此层均出露于地表,层厚1.50~3.30m,平均2.37m。
2、第四系冲湖积层( Q al+l)②1粉土:揭露于整个场区,呈层状连续分布。
灰、深灰色,饱和,稍密~中密,砂感强,局部夹粉砂薄层及少量腐植物。
层顶埋深 1.50~4.30m,层厚1.80~6.l0m,平均4.59m。
统计实测标准贯入试验18次,N=8.00~15.0击,平均11.5击。
②2泥炭质粘土:揭露于整个场区,呈层状连续分布。
褐灰色、深灰色,流塑,饱和,有机质含量一般为19.90~52.40%,平均32.70%。
层顶埋深2.00~14.60m,层厚0.50~9.l0m,平均4.00m。
统计实测标准贯入试验14次,N=1.00~3.0击,平均1.8击。
②3粉土:揭露于钻孔zk33~zk49,呈层状连续分布。
褐灰色、灰色,饱和,稍密,砂感强,局部含少量粉细砂殁腐植物。
层顶埋深10.00~13.40m,层厚0.40~2.60m,平均1.27m。
统计实测标准贯入试验8次,N-6.0~8.0击,平均7.2击。
2.7.2 水文地质条件根据《昆明市度假区湖滨西路排水管网工程施工岩石工程勘察报告》报告显示,钻孔静止水位埋深1~2m,水位标高1887.03~1886.03m之间,最大水位差1m。
根据地基中各土层主要构成物及结构,地基中①层素填土、②1层粉土、②2泥炭质黏土。
2.7.3 气候条件据昆明气象站资料,昆明市多年平均气温14.4℃,极端最高气温31.2℃(1969年5月18日),极端最低气温-7.8℃(1983年12月29日)。
空气湿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6%,日照时间长,约2400小时,霜冻极少,具有良好的生活及工作环境。
年平均气温15.1℃,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19.7℃,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7.5℃,年温差12~13℃。
年日照时间平均为2448.7小时,无霜期约227天。
每年五至十月为雨季,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18.2mm,历年最大降雨量为1302.8mm(1966年),最小降雨量为719.9mm(1960年),降雨量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9.2%。
多年平均蒸发量1836.50mm。
冬季主导风为西南风,风向频率为32%,夏季则以西南风及南风为主导风,风向频率各为30%,平均风速2.2m/s。
2.8 施工条件本工程开挖段主要位于兴体路南侧和湖滨西路北侧,管中心距人行道约1.5m。
顶管段位于湖滨西路过采莲河至形体路南北两侧,由于昆明市有相关要求,白天渣土运输车不能拉土,因此,施工时,土方只能临时堆置于施工场地内,夜间进行外运。
3 管理目标3.1 质量管理目标(1)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及相关规范进行施工,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要求的验收标准,满足设计要求;(2)实现主体质量零缺陷,杜绝质量隐患及重大质量事故;(3)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良好,各检验批验收合格率100%;(4)主要技术资料齐全、准确、清晰。
3.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1)无因工死亡事故,无重伤事故,轻伤率控制在千分之二以内;(2)无设备安装工程重伤以上(含重伤)事故;(3)无触电、物体打击、高空坠落等事故;(4)无重大机电设备事故、重大交通事故及火灾事故;(5)无因施工造成地表沉陷及由此导致交通中断、通讯中断、漏水、漏气等重大事故;(6)无有毒有害气体伤害事故;(7)杜绝职业病的发生。
3.3 环境保护管理目标(1)资源、能源消耗量实现定额要求;(2)污水、固废、废气排放量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昆明市有关规定;(3)有噪音的机械尽量避开在夜间施工,噪音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3.4 文明施工管理目标(1)争创昆明市安全文明标准工地;(2)每个工作面严格按照《交通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围档,达到坚固、稳定、整洁、美观,围档高度2.1m;(3)施工场地合理设置排水设施、存放泥浆设施,防止泥水、泥浆、废水外流或堵塞下水道;(4)材料分类堆放整齐,并挂标识牌,每个工序完工后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4沟槽开挖、支护开槽埋管段管道沟槽深度均小于4.5m,对于开挖深度小于3m的沟槽,采用放坡开挖。
开挖深度3m< H≤4.5m的沟槽,按设计采用密扣拉森钢板桩加内支撑支护结构,采用静力压入,先支后挖。
拉森型钢板桩作为基坑围护体系,桩长6m,嵌入基坑底土体深度不小于3m。
开挖面下l000mm处设一道工36C型钢腰梁,沿腰梁每3m设一道25型工字钢钢支撑。
(1)钢板桩支护施工1)钢板桩支护施工流程钢板桩的打设虽然在基坑开挖前已完成,但整个板桩支护结构需要等地下结构施工和回填完成后,在许可的条件下将板桩拔除才算完全结束。
因此,对于钢板桩的施工应考虑打设、挖土、支撑、地下结构施工、回填、支撑拆除及板桩的拔除。
测量放线打钢板桩土有开挖至支撑标高支撑安装土方开挖至基坑底设计标高管道基础施工及管道铺设沟槽回填拆除内支撑拉森钢板桩拔除。
2)钢板桩吊运及堆放装卸钢板桩宜采用两点吊。
吊运时,每次起吊的钢板桩根数不宜过多,注意保护锁口免受损伤。
钢板桩应堆放在平坦而坚固的场地上,必要时对场地地基土进行压实处理。
在堆放时要注意:a.堆放的顺序、位置、方向和平面布置等应考虑到以后的施工方便;b.钢板桩要按型号、规格、长度、施工部位分别堆放,并在堆放处设置标牌说明;c.钢板桩应分别堆放,每层堆放数量一般不超过5根,各层间要垫枕木,垫木间距一般为3~4m,且上、下层垫木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堆放的总高度不宜超过2m。
3)钢板桩的打设钢板桩采用静压法压入。
单桩打入法以一块或两块钢板为一组,沿管道走向从一端开始逐块插打,直至工程结束,这种打入方法施工简便,可不停顿地打,桩机行走路线短,速度快。
(2)基坑土方开挖、支撑沟槽开挖采用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法。
沟槽最大开挖深度不到5m。
采用型钢围护、基坑单侧轻型井点降水。
支撑配合开挖进度随挖随撑。
基坑内侧支撑系统由型钢围檩和钢管支撑组成。
土方开挖应配合内支撑的安装分两次进行出土,选用1台斗容量1ll13的挖掘机于基坑顶作业,较深部位的掘土换用长臂挖掘机施工;出土沿沟槽一侧堆放,以用于回填。
第一次掘土,从自然地坪向下挖至内支撑安装位置;第二次掘土,从内支撑安装位置向下挖至坑底,并预留人工清理土层厚度约20cm。
土方开挖完成后,应立即排除积水,平整填实后及时施工管基。
1)采用挖掘机挖土,部分土方(回填部分)堆置槽边,堆土离沟槽边距离不得小于2m,堆土高度不得大于1.5m。
多余土方机械外运。
2)挖土应与支撑互相配合,挖掘机挖土后及时支撑,防止槽壁失稳而导致沟槽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