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下】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1-32课完整版)

【3下】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1-32课完整版)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

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2 古诗两首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4* 珍珠泉我们村子前面的小山包,远远看去真像一个绿色的大绒团。

山包上,树很密,草很深,花很多。

一条石板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地穿过小山包的密林。

石板小路的尽头,有一眼清泉,叫“珍珠泉”。

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

周围镶嵌着不大整齐的石头,石头上长着一层黑里透绿的青苔。

你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倒。

那绿得没有一点儿杂色的蕨草,那悄悄地开放着的花朵,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

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

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

可惜没有鱼,是水太清太凉的缘故吧?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

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

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

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不用说我是多么喜欢珍珠泉了。

我很想知道,它哪来这么多冒不完的水泡?在小河断流的时候,在村里的井水干涸的时候,它还是不停地冒着水泡。

难道是有许乡快乐的孩子,躲在什么地方吹泡泡玩儿吗?他们一定玩得很高兴吧?每次,挑着阿爸给我做的小桶,来到珍珠泉边,我都这么想。

挑着满满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5 翠鸟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孩子们,你人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

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6 燕子专列有一年春天,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

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

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事情是这样的: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

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

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

于是,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寻找燕子,把它们送到火车站。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听到广播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

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

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列车开动了。

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

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

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可是,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8* 路旁的橡树从北方到南方的两座大城市之间,人们打算修建一条公路。

这条公路将会宽阔、平坦又漂亮。

开始筑路了。

一天,工人们来到田野上,那里长着一片不大的灌木林。

工程师批示未来的路要铺在哪里,工人们就往土里埋进排水管。

突然,工人们停了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

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

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

工人们也沉默不语。

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

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

“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工程师说。

“橡树也不可以砍。

”工人们说。

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

“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

”他轻声地说。

几年过去了,一条宽阔的沥青公路从北方延伸到南方。

它笔直笔直的,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9 寓言两则亡羊补牢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吧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南辕北辙从前有一个人,坐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

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呀?”他回答说:“到楚国去。

”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呀?”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他说:“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方走。

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10 惊弓之鸟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打猎。

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更羸说:“请让我试一下。

”更羸并不取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更羸笑笑说:“不是我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

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下来了。

”11 画杨桃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开始教我画画。

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有一次学校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要同学们画。

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

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

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当我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有几个同学看见了,却哈哈大笑起来。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问大家:“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它像什么?”“像五角星!”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

半晌,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么?”“好——笑!”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

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

”“好,下一个。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

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

因此,当我们看见别的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