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新老工程项目区分必知!
2016-03-30 10:01:46
建筑业营改增5月1日全面实施,大概是建筑企业2016年的头等大事。
营改增过渡期内,新老项目如何衔接?怎么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小编整理了知名税务专家肖太寿博士的有关解读,供企业参考。
[转载]营改增,新老工程项目区分必知!
第一,营改增过渡期执行的原则是什么?
原则是:新项目新政策,老项目老政策。
新项目按增值税率处理,老项目继续按照营业税处理。
第二,什么叫新项目?什么叫老项目?
新老项目划分为四种情况:
o 第一个标准是以工程施工许可证为标准的。
营改增之前签订的建筑施工合同,但没有办理施工许可证,工程未动工,5月1日后才办理施工许可证,工程正式动工的项目,叫做新项目。
o 第二个标准是以合同为准。
5月1日后签订施工合同的项目叫做新项目。
o 5月1日前未完工、营改增之后继续施工的项目,叫做老项目。
o “先上车后买票”的行为,5月1日之前没有签合同,包括工程施工许可证等法律手续,但已正式动工了,5月1日后补办手续的工程,还叫做老项目。
第三,必须明白的六种情况:
o 5月1日前采购的建筑材料已经用于工程项目但拖欠材料款,5月1日后才支付材料款而获得了供应商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可以抵扣增值税的进项税。
o 5月1日前购买的办公用品、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及其他存量资产,但未获得发票,5月1日后才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样不可以抵扣增值税的进项税。
o 5月1日前已完工但未结算,5月1日后结算并收到工程款,继续按3%交营业税,继续开建安营业税发票。
o 5月1日前完工而且进行了结算,但业主一直拖欠工程款,5月1日后业主才支付工程款,施工企业继续按3%交建安税,开建安发票。
o 5月1日前已经完工以及营改增之前未完工的施工项目,营改增之后继续施工的项目,可能有两种方法处理,第一,继续按照老政策执行,就是按3%上建安税,第二,执行3%的税率简易增值税。
这两种到底是哪一种?以相关文件出来为准。
o 5月1日后,新老项目交替出现,共同经营、共同生产的情况下,必须要分开采购,分开核算,分开决算。
5月1日后老项目产生的增值税的进项税,不可以在新项目进行抵
营改增,新老工程项目区分必知!
建筑业改增5月1日全面实施,大概是建筑企业2016年的头等大事。
营改增过渡期内,新老项目如何衔接?怎么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以下是知名税务专家肖太寿博士的有关解读,供企业参考。
第一,营改增过渡期执行的原则是什么?
原则是:新项目新政策,老项目老政策。
新项目按增值税率处理,老项目继续按照营业税处理。
第二,什么叫新项目?什么叫老项目?
新老项目划分为四种情况:
1、第一个标准是以工程施工许可证为标准的。
营改增之前签订的建筑施工合同,但没有办理施工许可证,工程未动工,5月1日后才办理施工许可证,工程正式动工的项目,叫做新项目。
2、第二个标准是以合同为准。
5月1日后签订施工合同的项目叫做新项目。
3、5月1日前未完工、营改增之后继续施工的项目,叫做老项目。
4、“先上车后买票”的行为,5月1日之前没有签合同,包括工程施工许可证等法律手续,但已正式动工了,5月1日后补办手续的工程,还叫做老项目。
第三,必须明白的六种情况
1、5月1日前采购的建筑材料已经用于工程项目但拖欠材料款,5月1日后才支付材料款而获得了供应商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可以抵扣增值税的进项税。
2、5月1日前购买的办公用品、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及其他存量资产,但未获得发票,5月1日后才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样不可以抵扣增值税的进项税。
3、5月1日前已完工但未结算,5月1日后结算并收到工程款,继续按3%交营业税,继续开建安营业税发票。
4、5月1日前完工而且进行了结算,但业主一直拖欠工程款,5月1日后业主才支付工程款,施工企业继续按3%交建安税,开建安发票。
5、5月1日前已经完工以及营改增之前未完工的施工项目,营改增之后继续施工的项目,可能有两种方法处理,第一,继续按照老政策执行,就是按3%上建安税,第二,执行3%的税率简易增值税。
这两种到底是哪一种?以相关文件出来为准。
6、5月1日后,新老项目交替出现,共同经营、共同生产的情况下,必须要分开采购,分开核算,分开决算。
5月1日后老项目产生的增值税的进项税,不可以在新项目进行抵扣。
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怎么在合同中约定发票条款?
2016-03-30
合同是税务规划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环,对于营改增后,发票的获取程度直接影响到增值税的负担情况。
因此,在合同中对相关发票条款进行约定显得尤为重要。
(一)明确按规定提供发票的义务
《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特殊情况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
企业向供应商(承包商)采购货物或提供劳务,应当在合同中明确供应商(承包商)按规定提供发票的义务。
(二)明确提供发票的时间要求
购买、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有不同的结算方式,企业在采购接受时,必须结合自身的情况,在合同中明确结算方式,并明确供应商(承包商)提供发票的时间。
可以更大程度保证企业自身利益,避免纠纷(如先款还是先票的问题)。
在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下,由于存在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的问题,因此,一般建议企业掌握好取票进度。
企业可在合同中明确提供发票的时间如按进度等,但供应商(承包商)在开具发票时必须先通知企业,并在验证发票符合规定后方付款。
(三)明确提供发票类型、税率的要求
同一税种可能存在多种税目,各税目的税率差别也较大。
供应商(承包商)在开具发票时,为了减轻自己的税负,可能会开具低税率的发票,甚至提供与实际业务不符的发票。
在营改增后,主要的矛盾是承包方可能存在采取一般计税方法、简易计税方法、小规模纳税人征税率等方式的不同。
如果仅是在合同中约定“合规发票”则有可能不能最大程度地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相关的进项税额不能有效抵扣。
因此,有必要在合同中明确供应商(承包商)提供发票的类型和适用税率。
比如在建筑承包合同中可以约定对方需要提供“税率为11%的建筑服务增值税专用发票”。
当然,也可以采取按不含税价签订合同,这需要企业对营改增后的计价方式有比较充分的熟悉、了解。
(四)明确发票不符合规定所导致的赔偿责任
企业采购时不能取得发票,或者取得的发票不符合规定都会导致企业的损失。
为防止发票问题所导致的损失,企业在采购合同中应当明确供应商(承包商)对发票问题的赔偿责任,明确以下内容:
1、明确因供应商(承包商)不及时提供、交付发票或提供的发票不符合规定而造成本企业损失的,供应商(承包商)负有民事赔偿责任的规定。
2、明确企业因供应商(承包商)提供的发票而被税务机关调查,供应商(承包商)有协助配合企业做好调查、解释、说明工作的义务。
3、明确若存在退货退款、返利、折让等事项,供应商(承包商)应提供证明和开具红字专用发票的义务。
强化“营改增”后项目管理
2016-07-06 09:07
本报讯(董善余)全面实施“营改增”后,项目登记、工程开票等事项由国税部门负责,地税部门如何加强项目管理,大丰地税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口前移,强化源泉管控。
以政府综合治税平台为依托,建立区、镇(经济主体)两级综合治税体系,及时采集项目立项、工业技改、招投标、施工许可证、产权办证、新办工矿企业开工登记等信息;筛选当年政府100项重点工程、上年续建150项重点工程、沿海开发50项重点工程、旅游开发30项重点工程为抓手,实现源泉管控。
分类管理,强化督促指导。
根据工程规模区分为重点工程和一般工程,对重点工程税源实行零距离对接管理。
根据工程项目特点分为政府工程、房地产工程、厂矿企业及零星工程三类。
对政府工程,以交通、城建、水利等部门的工程付款信息为抓手,注重对市政道路、绿化、水利、城建等基础设施工程信息比对,督促提醒施工单位申报纳税;对房地产工程,以建设单位为抓手,督促其按规定见票付款,定期报送工程涉税信息;对厂矿企业及零星工程,联系相关镇区财税部门,开展联合巡查,密切关注工程进度及付款情况,及时督促申报纳税。
整合信息,强化流程控制。
针对外来施工单位流动性大,人难找等问题,进一步明确资料收集、传递、核查、关联项目及税收风险管理等环节的流程要求,根据系统中登记的项目竣工时间,结合规建部门的建筑业工程竣工验收备案信息、房产部门的房产登记信息以及竣工验收报告、项目审计报告等,提前介入,及时核查,督促相关单位按实足额申报,确保税款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