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实验(下册)
3.从瓶底向上贴一条胶带,用尺子量好距离,每10mm画一条刻度线。
4.将水倒入瓶中,使水位达到标尺的“0”刻度线。
注意事项
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其他用品
大可乐瓶、笔、纸条。
类型
分组
实验名称
测量石块的体积
所在章节
6
年级
四年级
教程版本
冀教版
教材名称
小学科学
是否必做
是
课程
科学下册
仪器名称
单组数量
仪器名称
单组数量
设计实验来探究常温下水蒸发快慢的因素。
实验步骤
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操作(也可参考如下方法)
1.在两只同样的碗里倒入同样多的水,分别放在向阳处和背阴处,观察水蒸发的快慢。
2.在两块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水,在其中一块玻璃上方用扇子扇,发现水蒸发的快。
3.在盆和碗里放同样多的水,同时放在同一地点,发现盆里水蒸发得快。
沙
铁粉
食盐
锯末
白糖
注意事项
玻璃棒的正确使用,几个烧杯中水的量都是相同的
其他用品
沙、铁粉、食盐、锯末、白糖
类型
分组
实验名称
分离实验
所在章节
18
年级
四年级
教程版本
冀教版
教材名称
小学科学
是否必做
必做
课程
科学下册
仪器名称
单组数量
仪器名称
单组数量
仪器名称
单组数量
烧杯
1
玻璃棒
1
漏斗
1
铁架台
1
实验目的
掌握过滤分离的方法
类型
分组
实验名称
制作简易雨量器
所在章节
3
年级
四年级
教程版本
冀教版
教材名称
小学科学
是否必做
是
课程
科学下册
仪器名称
单组数量
仪器名称
单组数量
仪器名称
单组数量
剪刀
1
胶带
1
胶水
1
尺子
1
实验目的
学会制作简易雨量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步骤
1.用剪刀将大可乐瓶沿上沿剪下。
2.将剪下的瓶顶倒扣在瓶的底部,用胶带封好。
17
年级
四年级
教程版本
冀教版
教材名称
小学科学
是否必做
是
课程
科学下册
仪器名称
单组数量
仪器名称
单组数量
仪器名称
单组数量
平底烧瓶
1
带有细玻璃管的胶塞
大烧杯
1
小烧杯
1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步骤
6分析得出结论
7.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卫生。
受热时的现象
受冷时的现象
变化规律
橙汁
酒精
酱油
水
注意事项
其他用品
热水、火柴等。
类型
分组
实验名称
雨的形成模拟实验
所在章节
9
年级
四年级
教程版本
冀教版
教材名称
小学科学
是否必做
是
课程
科学下册
仪器名称
单组数量
仪器名称
单组数量
仪器名称
单组数量
酒精灯
1
烧杯
1
试管夹
1
三脚架
1
金属盘
1
石棉网
1
污物桶
1
实验目的
探究雨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1.为增加杯壁透明度,可用毛笔蘸取肥皂水,涂在烧杯内壁,以除去杯壁的雾滴。
4.整理物品。
注意事项
气球要套紧烧瓶口不能漏气
其他用品
气球、热水、冷水
类型
分组
实验名称
混合实验
所在章节
18
年级
四年级
教程版本
冀教版
教材名称
小学科学
是否必做
是
课程
科学下册
仪器名称
单组数量
仪器名称
单组数量
仪器名称
单组数量
烧杯
5
玻璃棒
1
实验目的
探究各种物质与水混合的现象
实验步骤
加入水中的物质
实验现象
水的变化
2.按照展翅板的角度,将蝶翅充分展开,并固定在展翅板上,待干燥后放标本盒中。
3.标本下方贴上标签,写明昆虫名称、采集时间、采集人姓名。
4.为防止虫蛀,在标本盒内加入一定量的樟脑片。
注意事项
注意制作过程中不要损坏蝴蝶翅膀
其他用品
大头针、透明胶条、硬纸板、泡沫塑料块
类型
分组
实验名称
液体受冷、受热的研究
所在章节
实验步骤
1.将三个烧杯依次编号为1、2、3。
2.向1号杯中加入10ml的醋,再加入一小勺小苏打。
3.向2号杯中加入适量食油和水,再加入10滴洗洁精,搅拌后静置5分钟。
4.向3号杯中加入水泥,再加入少量的水,搅拌后立即倒入自制的模具中。
5.观察各杯中发生的变化。并记录在表格中。
预计的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
1号杯
小学科学
是否必做
是
课程
科学下册
仪器名称
单组数量
仪器名称
单组数量
仪器名称
单组数量
烧杯
3
胶头滴管
1
玻璃棒
1
碘酒
若干
实验目的
通过游戏感受物体变色
实验步骤
游戏内容
现象
淀粉变色游戏
淀粉糊遇碘酒变成蓝色
漂白游戏
有色织物变白、有色塑料橡胶不变色
密写字游戏
看见纸上的字
注意事项
玻璃棒搅拌时不要撞击烧杯,胶头滴管马上清洗。
2.先让铜球常温时多次通过圆环。
3.把金属球在酒精灯上加热,然后放在金属环中,金属球不能通过金属环。
4.把金属球放在冷水中,使它冷却,再放在金属环中,金属又能通过金属环。
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事项
注意用外焰加热铜球,注意不要烫伤,冷却时间可长些
其他用品
火柴、抹布、冷水
类型
演示
实验名称
气体受冷、受热的研究
所在章节
17
年级
四年级
教程版本
冀教版
教材名称
小学科学
是否必做
是
课程
科学下册
仪器名称
单组数量
仪器名称
单组数量
仪器名称
单组数量
烧瓶
1
大烧杯
2
实验目的
研究气体受冷受热的现象
实验步骤
1.将气球套在烧瓶口。
2.将烧瓶放在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观察气球的体积变化。
3.再把烧瓶放在盛有冷水的大烧杯中,观察气球的体积变化。
2.在两个烧杯内,倒入同样多同样热的水。
3.点燃酒精灯,用试管夹夹住一块方形玻璃,在酒精灯火焰上均匀加热(一边晃动着一边加热)。
4.将冷、热玻璃片同时分别盖在一个烧杯口上。(冷玻璃片可请一个学生帮助盖。)
5.过一会儿,观察出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问题。
6.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事项
加热方玻璃时,一定要转动加热,转动速度要快,一般转10圈左右即可(时间过长会将玻璃烧炸)。
是
课程
科学下册
仪器名称
单组数量
仪器名称
单组数量
仪器名称
单组数量
酒精灯
1
烧杯
1
铁架台
1
温度计
1
石棉网
1
实验目的
培养做好实验记录的能力,学会从实验数据中探究水的状态变化。
实验步骤
将质量相同的冰分别放在甲乙两个烧杯内,测出冰块的温度和质量并记录下来。
实验一:
1.将甲杯在室温下静置,每两分钟观测一次,记录在冰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实验步骤
一、检查实验材料是否齐全完好。
二、组装过滤装置
1.将过滤纸对折两次,打开呈漏斗状。把滤纸润湿,紧贴漏斗内壁,不残留气泡,防止气泡减慢过滤速度。
2.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
3.把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壁。
三、过滤分离操作
1.左手把着玻璃棒45度斜靠在三层滤纸处。
2.右手拿着盛有混合液的烧杯,将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把混合液缓缓倒入漏斗,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1
小刀
1
量筒
1
实验目的
能够利用感官识别固体的状态,掌握它们的主要性质,归纳固体的主要特点;能正确使用天平。
实验步骤
1.仔细观察比较几种固体的形状、大小、透明度等并填入下表。
2.用天平测量出固体的质量。
3.用量筒和水测出固体的体积。
4.用小刀划一划,看看固体的软硬。
5.把研究的结果记录在表中。
物体名称
2.实验上方金属盘内,应倒入冰水混合物。
用别的物体(如碗)代替金属盘也可以
其他用品
冰、水、火柴
类型
分组
实验名称
制作蝶的标本
所在章节
15
年级
四年级
教程版本
冀教版
教材名称
小学科学
是否必做
否
课程
科学下册
仪器名称
单组数量
仪器名称
单组数量
仪器名称
单组数量
实验目的
掌握制作标本的一些简单方法
实验步骤
1.用透明胶条粘隹一些卵,固定在纸板上,或将带卵的树叶固定在泡沫塑料块上。
3.观察现象
4.整理实验器材
注意事项
注意组装过滤装置,过滤操作做到一贴二低三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