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DT-mwd规程(new)

QDT-mwd规程(new)

Q/SY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企业标准Q/SY TH××××-2001 QDT无线随钻测量仪操作规程2001—XX—XX发布2001—XX—XX实施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发布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企业标准Q/S Y T H××××-2001QDT无线随钻测量仪操作规程1 主题内容及使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QDT无线随钻测量仪的准备与检查、组装、测量使用、回收、维护保养等。

本标准适用于QDT无线随钻测量仪。

同种类型仪器亦可参照使用。

2 准备与检查2.1 上井前准备与检查仪器、工具。

其配备见附录A上井仪器、工具清单。

2.2 记录现场有关基本数据。

2.2.1 施工井地理位置、地磁倾角、磁场强度、磁偏角、地温梯度。

2.2.2 钻具组合尺寸、钻具水眼内径、钻井液性能、钻井液类型及排量。

2.3 测试与检查。

2.3.1 探管2.3.1.1连接计算机、电源箱、司钻阅读器(RT),用程序线向探管设置参数。

(参数设置参考附录D)2.3.1.2 用流体模拟器模拟井下工作状态。

设置(INVF)流体传感器开关“开”,设置LoPL 波下限40psi , HiPL 波上限400psi,波形标尺640psi,司钻阅读器(RT)及计算机上有泵压4000±200psi、信号压力320±10psi、波形、井斜、方位、电池电压30±1伏、温度等参数输出。

2.3.2脉冲发生器总成2.3.2.1用园头内六方扳手等工具,探测脉冲发生器大胶囊充油是否正常。

2.3.2.2对主蘑菇头、弹簧、活塞进行清洁,蘑菇头上推自如、回弹有力。

2.3.2.3对伺服蘑菇头、伺服孔板进行清洁,检查是否有损伤。

2.3.2.4连接螺纹上紧,充油孔丝堵密封良好。

2.3.3伽玛探管连接螺纹上紧,密封圈良好。

2.3.4 电池筒的检查与安装2.3.4.1卸开电池筒两端护帽,松开泄气孔螺栓。

2.3.4.2取新电池,去掉保护,将下端槽口对接好,用螺栓固定好,用电工胶布包好。

2.3.4.3 小心地推入电池筒中,接好上部机构,防止短路,严防爆炸。

2.3.4.4上紧电池泄气孔螺栓,测上部1、2针电压,应为30±1伏。

2.3.4.5测试盒右下角内部装有一个电阻,用于激活电池和测试。

将测试盒连接电池顶部(六针朝上),所有的开关置“关”位置。

万用表置DC电压档,用测试盒1、2测上端电压,电压在30±1伏。

将负载开关“开”,加负载电阻,电压显示25±1伏,电压慢慢升起。

2.3.4.6 如果负载电压低于23±1伏,电池不能使用。

2.3.5 司钻阅读器(RT)自检正确,数字、波形、图形显示清楚。

2.3.5.1RT)子菜单,选择所用参数。

2.3.5.2司钻阅读器(RT)显示异常时,依次按绿色2.3.6立管压力传感器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2001-XX-XX公布2001-XX-XX实施外观清洁、与立管焊接座口型相符。

2.3.7电源箱所用电源为90~240伏,外观无损伤,连线齐全,自检正常。

2.3.8计算机自检正常,接口通讯正常,连线齐全。

内存32M以上,装有QSI运行软件。

2.3.8.1启动计算机,进入“开始”,选择“qMWDW32”其中有八个子程序。

2.3.8.2 “qMWDcnfg”参数设置程序。

选择该程序,键入“99”密码,进行参数设置。

2.3.8.3 “ qMWDPC”实时应用程序,既仪器实时测量工作程序。

2.3.8.4 “TFO procedure”校高边程序。

2.3.9 打印机:设置正确自检正常。

2.3.10 检查井深传感器、钩载传感器和接口箱(Junction Box Assembly)。

2.3.11 检查TRU VU DATA BOX接口箱, 启动另一台计算机,运行“TRU VU”实时有应用程序,进行参数设置,程序实时测量(当该井用伽玛探管时进行此步操作)。

2.3.12定向接头根据井眼尺寸,选择、备齐定向接头总成配件。

3吊装与运输3.1固定仪器装运箱内所有活动物品,锂电池要求防火、防水、防碰撞、防挤压、确保安全。

3.2用铁丝将仪器装运箱与运输车辆固定,符合运输标准。

4井场4.1 将仪器车摆放在安全处,以主电缆(长82米)可以安全地从仪器车到司钻阅读器(RT)为准。

门口背向钻台,易于接线,不妨碍其他施工作业。

4.2 根据无磁钻铤数量,计算定向探管的最佳工作区。

纪录本趟钻泥浆排量、井深参数,按附录C(信号压力—流量表),选出孔板、蘑菇头组合,配好定向接头总成。

4.2.1将选好的孔板放于套子的孔板座中,用专用的水眼钳固定卡簧环。

4.2.2将套子总成放入定向接头中,用定位螺栓固定好。

4.3在钻台面以上,选择合适的位置,焊好立管焊接座,装好丝堵。

4.4布线4.4.1按电源箱端口和司钻阅读器(RT)端口标记,布仪器车内电源箱到钻台司钻阅读器(RT)的两根主电缆。

4.4.2布对讲机线。

安装对讲机喇叭,所用电源为110伏。

4.4.3卸压力传感器座丝堵,装压力传感器,布压力传感器到司钻阅读器(RT)电缆线。

4.4.4布仪器车内电源电缆线、接地线。

4.5组装、调试计算机、电源箱、司钻阅读器(RT)、打印机等,建立录井文件,将所有资料存入数据库中,进入工作状态。

5下井前准备工作5.1 根据本次钻的具体施工情况,参照附录B(仪器连接结构图)选择下井仪器结构。

现场检查仪器工作状况。

5.1.1 探管。

同2.3.15.1.2 脉冲发生器。

同2.3.25.1.3伽玛探管。

同2.3.35.1.4电池筒。

参照2.3.45.1.5 扶正器:用测试盒测试,无断路、短路,外观清洁,无损坏。

5.2 连接仪器。

5.2.1 自驱动头开始,换所选蘑菇头,紧扣。

将脉冲发生器内部,所有连接紧扣,所有密封圈均清洁、涂硅胶。

连接时分清上下端(上端:六针四孔,下端六孔四针),用记号笔标记清楚,便于连接。

用摩擦管钳及勾头扳手专用工具连接仪器,遇到打滑时,摩擦管钳内加垫砂布。

5.2.2自底部逐扣检查,确保紧扣。

纪录所用的孔板、蘑菇头尺寸、仪器组合结构及系列号、使用时间。

5.2.3 用蘑菇头保护套保护好蘑菇头。

5.3根据当前工作状况,设置仪器工作参数,打印,存档。

5.4校高边将仪器置高边位置,进入(TFO procedure)校高边程序,选择Zero the Gravity Angle 将高边校零,打印,存档。

此为仪器回收后,检验高边的依据。

5.5地面振击试验用螺丝刀敲击脉冲发生器大胶囊部位,观察伺服蘑菇头的动作,与探管已设置值相符。

6仪器下井6.1 座键接好定向接头,无磁钻铤上端座在井口,用气动马达、提升工具,慢慢将仪器提起,除去蘑菇头保护套,自定向接头上部第一根无磁上部,将仪器放入,座建三次,要求在同一位置,确保座键。

座键后,仪器的高边即为定向接头的定位螺栓,是动力钻具偏置角的参照物。

6.2浅层试验:下钻4~6柱,做浅层试验。

计算机进入“ qMWDPC”实时应用程序,注意调整波形窗口,观察到正常信号后,纪录存档,下钻。

下钻过程中,每15柱灌一次钻井液。

6.3测量将钻具静止在测量位置,循环3分钟,停泵1分半~2分钟,开泵,90秒以内同步,7分钟内测完全部数据。

如果90秒后仍不同步,须重测。

6.4仪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放钻杆滤清器。

每2小时或每个单根做纪录,认真填写QDT现场施工记录表,表样见附录E。

7仪器回收7.1电缆方式回收仪器需电缆回收仪器时,在电缆头接打捞茅,算准仪器打捞勃位置,打捞成功时,悬重增加80±5公斤,起升速度小于1米/秒,到井口要防拉脱,护好仪器。

7.2 起钻方式回收仪器起钻到仪器座键前钻具所处位置,用提升工具提牢仪器,小心的用气动马达提起。

7.2.1 仪器出井口时,用热清水冲洗,棉纱擦净仪器。

多次推动蘑菇头,排净脉冲发器总成中的钻井液。

7.2.2将蘑菇头用保护套保护好,防碰。

7.2.3 将仪器放到支架上,卸开,保护好螺纹,保养驱动头。

用记号笔在外筒上标注清楚型号、系列号、尺寸、使用时间参数。

电池工作时间为累计200小时,记准工作时间,及时更换旧电池。

取出旧电池时,防止有害气体入眼、入口。

在通风处卸开电池泄气孔螺栓,放有害气体。

卸开电池筒两端,同安装步骤相逆,取出的旧电池,立即放入包装中,交有关部门统一处理。

7.3关掉仪器车内总电源。

7.4 回收司钻阅读器(RT)、主电缆、对讲机喇叭、对讲机喇叭电缆、立管压力传感器,同时用丝堵堵好立管座孔。

7.5将所有仪器、设备、工具擦拭干净,保护固定好,以待返回运输。

8资料根据现场工作纪录,填好仪器使用跟踪卡、编写施工总结。

9维护、保养9.1需送修的部件、仪器,立即送维修车间。

9.2列消耗品清单,补充全,准备下次作业。

9.3校验周期,QDT无线随钻测量仪的校验周期为仪器连续工作200小时,必须进行校验。

附录A 上井仪器、工具清单附录B 仪器连接结构图1 2 3 2 4 2 51 2 6 2 3 2 4 2 51 2 3 2 4 2 3 2 51 2 6 2 4 2 3 2 3 2 5图B:仪器连接结构图附录C信号压力——流量图表无线随钻现场施工记录(样表)井号: 井队:工程监督:测量监督:井仪器设备使用卡(样表)油田:使用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工作目的:目次前言 1 1范围 1 2准备与检查 1 3吊装与运输 2 4井场 2 5下井前准备 2 6仪器下井 3 7仪器回收 3 8资料 3 9维护、保养 3 附录A(标准的附录)上井仪器、工具清单 5 附录B(标准的附录)仪器连接结构图 9 附录C(标准的附录)信号压力——流量图表 10 附录D(样表)QDT现场施工记录表11 附录E(样表)仪器设备使用卡片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