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招远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29分)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
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分.外(fèn) 蓑.衣(suō) 田圃. (pǔ) 禁锢.(gù)B.停滞.(zì) 谦逊.(xùn) 点数.(shǔ) 襁.褓(qiáng)C.妖娆.(ráo) 署.光(shǔ) 栖.息(qī) 喑.(yīn)哑D.风骚.(sāo)喧嚷.(yăng)斗笠.(1ì) 繁演.(yǎn)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⑴他难以自己内心的喜悦,忽地站起来大呼:“成功了!”⑵物候观测的数据气温、湿度等条件的综合和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⑶花美在精神,精神是要用心去的。
⑷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世界和平与稳定,主张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A.①抑制②反映③接受④维持 B.①克制②反应③感受④维持C.①抑制②反映③感受④维护 D.①克制②反应③接受④维护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
B.全国人民支援玉树灾区的事实充分表明:人间有情,大爱无疆。
C.在节能环保型社会里,人们的低碳意识正在进一步增强。
D.据刚刚最新收到的消息,我国男子乒乓球队再次获得世乒赛团体冠军。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B.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C.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
D.但愿父辈的每一句话如同一颗小小的种子,从中萌发出你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幼芽。
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以冯唐自比,企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戍边杀敌,报效朝廷。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毛泽东《沁园春·雪》)这三句运用了对偶、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和化静为动的写法,充分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奋发奔放的气势和竞争的活力。
C.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这两句化虚为实,以夸张性的比喻,将抽象的情感“愁”写成具有重量可称的实体,真是语意新奇,巧妙地渲染了词人愁之深重。
D.第一件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君不见,柳条儿见我笑弯了腰啊……(郑愁予《雨说》)诗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写“雨”鼓励孩子们要勇敢乐观地生活。
句中的“笑”代表一种快乐幸福、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阅读《敬业与乐业》一文中的节选文字,完成6—8题。
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
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
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③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唯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④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
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⑤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
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
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
6、对选段所讲的主要话题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A.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B.有业之必要。
C.我们要讨伐没有职业的懒人。
D.无业游民是无药可救的。
7、结合上下文内容,对百丈禅师的格言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告诫弟子,不干活就不给饭吃。
B.告诫弟子,人生不是为了吃饭,吃饭是为了做事。
C.惩戒无所事事的弟子。
D.以身作则,阐明生命的意义,与弟子共勉。
8、对选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一篇演讲稿,作者梁启超在演讲一开始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
B.第③段中引用孔子的话和第④段中讲到的百丈禅师的故事,都是道理论证。
C.节选部分的结论是“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D.“业”并不是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它可以被理解为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阅读《陈涉世家》一文中的节选文字,完成9—11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于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予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9.对下面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上使外将兵:皇帝派他在外面带兵。
B.法皆斩:按军法都要斩头。
C.苦秦久矣:苦于秦(的统治)已经很久了。
D.为天下唱:为天下的人鸣不平。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卜者知其.指意稍稍宾客其.父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太丘舍去,去后乃.至D.吴广以为然.土地平旷,屋舍俨然.11.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陈胜提出“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策略的原因,是当时人们都认为扶苏和项燕没有死。
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完全丧失信心,忍无可忍。
C.“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是陈胜、吴广精心为起义做的舆论准备。
D.这段文字写到了陈胜在起义前夕对形势的分析,充分表现了他对时局的洞察能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1分)二、(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2.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5分)(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望江南》)(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射虎,看孙郎。
(苏轼《江城子》)(3)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5)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13.“饮酒”常见于古代诗词,无论是苏轼的“。
鬓微霜,又何妨”,还是范仲淹的“,燕然未勒归无计”,抑或是辛弃疾的“,梦回吹角连营”,诗人都借助“酒”抒发了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
(3分)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14~16题。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
尝学于曾子。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
魏置相①,相田文②。
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
”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
”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
”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③,韩赵宾从④,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
”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⑤,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⑤之于子乎?属⑥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注释】①魏置相:魏国设置相位。
②田文:战国时人,曾任魏相,能礼贤下士。
③不敢东乡:乡,同“向”。
不敢向东侵犯。
④宾从:服从、归顺。
⑤主少国疑:国君年轻,国人疑虑。
⑥属:同“嘱”,委托,托付。
14.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将.三军,使士卒乐死(2)敌国.不敢谋(3)百姓不信.(4)方.是之时15.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2分)16.你认为吴起是怎样的人?请结合上面的文言文简要阐述。
(至少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3分)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阅读《漓江情韵》一文,回答17~20题。
漓江情韵雨霏霏,雾茫茫。
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
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
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
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
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我顿时愣在那儿了。
还没等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
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
鹦鹉见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
”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
终于,a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
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