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战术及其教学训练
意识;跑位意识;射门意识。
• 2、个人防守战术意识:盯人意识;抢球意识;保护意识; 补位意识。
• (五)集体攻防战术意识
• 1、集体进攻战术意识:进攻的纵深意识;进攻的宽度意 识;保持合理的局部与整体进攻队形的意识;有效控制整 体进攻节奏的意识。
• 集体防守战术意识:由攻转守的快速防守意识;局部与整 体的协防意识;保持合理的局部与整体防守队形的意识; 有效控制整体防守节奏的意识。
• (10)在可运球、可控球、可传球的情况下,应坚决选择 传球。
• (5)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有同伴比自己位置更好、 更能获得向前或射门机会时,要及时、坚决地传球。
• (6)合理运用运控球。在无人接应或同伴位置不佳的情 况下,控球队员应通过控球来等待有利传球的时机,或有 意识地采用运控球来牵扯对手,以制造传球突破的空当。 控球时,应使自己处于对手与球之间来掩护好球。
• (7)接控球时,应力争在空中或球的第一落点处理或接 控好球。尤其在本方禁区内更应如此,以免来球被对手乘 机截获而射门得分。
• (8)在本方罚球区地带尽量避免回传或横传球。
• (9)在对方罚球区附近的持球队员,在无本方同伴接应 或接应不力的情况下,应果敢地运球过人突破,或保持球 权等待有利进攻时机。
• 足球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进行比赛时的自觉心理活 动,是对比赛客观现实的有目的、自觉的反映,是 运动员根据比赛场上的攻守态势,自觉选择与运用 技术战术行动的瞬间决断能力的体现。战术思维是 战术意识的主要成分,是指运动员解决战术任务时 的思维。它具有直观性、实效性和敏捷性的特点。
• 足球战术意识包括感性和理性阶段。感性阶段是指 运动员对赛场上各种情况的感知,如攻守态势、比 分、裁判、观众等的感知。这种感知主要取决于观 察这一特殊的知觉形式。比赛场上正确的行动来源
于正确的思维,正确的思维判断依赖于精细的观察,所以,运 动员的观察敏锐度是决定运动员战术意识水平的重要因素。 战术意识的理性阶段是指在意识指引下的思维活动。思维活 动是意识的主要成分,运动员在比赛中将感知到的比赛情况 及有关比赛的各种信息通过思维活动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 比较、抽象和概括,从而作出决断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思维 活动能力的过程是在瞬间完成的,成为一种自觉的活动,是 借助于已有经验完成的。
• 2、作用:良好的队形使攻防各线纵深层次分明, 左右横向联系紧密,全队整体衔接紧凑而有序。
• (三)比赛阵型的演变与发展
• 1、第一阶段(1863—1930年)
• (1)“九锋一卫”、“三卫七锋”、“四卫六锋”; • (2)1884年“塔式”阵型,流行四十余年。
• 2、第二阶段(1930—1970年)
• 3、教练员选用比赛阵型时应注意:
• (1)依据本队和对手的特点选用适当的阵型; • (2)允许球员超脱阵型位置的束缚; • (3)比赛队形重于比赛阵型; • (4)某一种阵型在同一场比赛中不是一成不变的; • (5)阵型不是比赛打法的本质反应。
• (二)比赛队形的概念与作用
• 1、概念:队形是阵型在不同比赛场区(前、中、 后场)更具体、严谨、更灵活的运用,它是根据 赛势随机变化和协调而有序的人员组合。
给处于有利进攻位置的同伴,但应确保不轻易失去控球权。
• (2)传球后积极跑动。控球队员传球后要立即跟上接应 和支援同伴,力求在局部地区以多攻少。
• (3)在对方罚球区附近的有效射门区域内,持球队员应 首先选择射门。射门后要及时跟进,以便补射。
• (4)主动迎上接球,不要等球。主动迎上接球可以防止 对手的抢断,赢得接球转身摆脱对手的时间与空间,便于 处理球。
(二)战术意识的基本特征
1、战术意识的自觉目的性;
2、战术意识的能动性与竞技能力的放大功能特性;
3、战术意识的对抗性;
4、战术意识的择优性;
5、战术意识的评价性;
6、战术意识的有序性;7Fra bibliotek战术意识的方向性。
• (三)战术意识的外在表现 • 1、行动的目的性; • 2、行动的实效性; • 3、行动的预见性; • 4、行动的应变性; • 5、行动的创造性; • 6、行动的隐蔽性; • 7、配合的协调性。 • (四)足球战术意识 • 1、个人进攻战术意识:传球意识;运球及运球过人战术
• (六)现代足球比赛的时间和空间特征
• 1、争夺攻防时空主动权;
• 2、变换比赛节奏,赢得攻防时空优势;
• 3、创造和利用比赛的时间和空间:重视并加强中场力量; 保持严密的整体攻防队形;高度机动地调配攻守力量;体 能是占据比赛时间与空间优势的物质基础;心理素质是争 夺攻防时间与空间的保证。
• (七)足球攻守战术原则 • 1、进攻战术原则:纵深、宽度、渗透、应变。 • 2、防守战术原则:延缓、平衡、收缩、控制。 • (八)个人攻防战术行动准则 • 1、个人进攻战术行动准则: • (1)本方得球后立即进攻。守门员得球后应及时把球传
• (1)WM阵型:使攻守人数从不平衡到平衡。 • (2)“四前锋”、“四二四”阵型、“四三三”阵型和
“四四二”阵型。
• 3、第三阶段(1970年至今)
• (1)“一三三三”阵型; • (2)“三五二”和“五三二”阵型。
二、足球战术理论与原则
• (一)战术意识的概念
• 人的意识的实质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是行 为的先导。
足球主要战术及其教学训练
一、足球比赛的阵型与队形 二、足球战术理论与原则
三、足球进攻战术 四、足球防守战术
一、足球比赛的阵型与队形
• (一)阵型的概念与作用:
• 1、比赛阵型是指比赛场上队员的位置排列、攻守 力量搭配的职责分工的形式。阵型序列一般是从 后卫排向前锋。
• 2、比赛阵型的具体内容:
• (1)划分各个位置运动员活动的一般区域; • (2)规定每个运动员的具体职责; • (3)确定每个运动员与各条线之间的关系。 • (4)明确全局与局部,整体与个人之间有目的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