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队长助理选拔理论题库一、单选题1、新修订的共同条令生效时间是(C )。
A、2010年5月4日;B、2010年6月3日;C、2010年6月15日;D、2010年6月30日。
2、穿军官常服大衣时,可以围制式围巾。
围巾置于大衣领内,竖向对折,折口朝下围于脖领处,围巾上沿高于大衣领不得超过(C )。
A、1厘米;B、2厘米;C、3厘米;D、4厘米。
3、军人在(B)时,应当着作训服。
A、作战、训练;B、体力劳动;C、战备执勤;D、处置突发事件。
4、连(B )至少进行1次军容风纪检查,及时纠正问题并讲评。
A、每天;B、每周;C、每半月;D、每月。
5、军人因工作需要印制名片,必须经(D )以上机关审查批准,登记备案。
A、连;B、营;C、团;D、师、旅。
6、除休息日和节假日外,连队通常每日出早操,每次时间通常为(C ),主要进行队列训练和体能训练。
A、10分钟;B、20分钟;C、30分钟;D、40分钟。
7、连首长(B )组织1次全连内务卫生检查。
A、每天;B、每周;C、每半月;D、每月。
8、连务会,(D )至少召开1次,由连首长主持,班长以上人员参加。
A、每天;B、每周;C、每半月;D、每月。
9、士兵在休息日和节假日外出时,通常(A)以上同行,并指定负责人。
A、2人;B、3人;C、4人;D、5人。
10、士官和军官配偶来队如因特殊情况需延长留住时间,应当经团以上单位首长批准,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C)日。
A、5日;B、10日;C、15日;D、20日。
11、经济民主组通常(B )活动1次,主要负责了解和反映官兵对伙食的意见,研究改善办法,审查食谱;监督经费开支,定期检查账目,防止贪污、挪用、铺张浪费和侵占官兵利益。
A、每天;B、每周;C、每半月;D、每月。
12、我国消防工作贯彻( B )的方针。
A、以防为主,防消结合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C、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D、以防为主,以消为辅13、消防工作应当坚持( C )的原则。
A、防火安全责任制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C、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D、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14、消防员到达灭火现场后,在利用消防广播系统和警报系统组织人员疏散时,应按照(A )的顺序发出警报。
A、“着火层、着火层上层、着火层下层”B、“着火层、着火层下层、着火层上层”C、“着火层上层、着火层、着火层下层”D、“着火层下层、着火层、着火层上层”15、消防电梯的全程行驶时间不得超过()秒,载重量不得小于()千克,消防电梯应设有前室,前室内设有室内消火栓,消防电梯可以在每层停靠,消防电梯至少配置()路电源供电,电梯的轿厢内有与消防控制中心联系的对讲电话等。
(D )A、60 800 3B、70 1000 3C、70 800 2D、60 800 216、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建筑物,每个防火分区至少都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设置一个(A )。
用于发现火灾后直接向消防控制中心进行报警、启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器件。
A、手动火灾报警按钮B、消防专用电话C、自动灭火系统D、自动监控系统17、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工作,必须遵循( B ) 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密组织,科学实施,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C、预防为主、灭火为辅18、在作战和训练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的单位和个人,依据( B )的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B、《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C、《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全条例》D、《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19、车辆倒车时必须有人员在( C )进行疏导警戒。
A、正前方B、正后方C、侧后方D、侧前方20、扑救高危场所火灾时,车辆应当停在( C )的安全位置,车头应朝撤离方向。
A、空中无障碍物B、地面平坦坚实C、便于展开、便于转移D、距离火场较近地段21、高空作业时,必须采取防滑和用安全绳进行固定保护,且固定点不得少于( B ) 处。
A、3B、2C、1D、422、消防员进入有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区域时,必须着( C ) ,撤出后应进行必要的洗消,未经洗消不得重复使用。
A、灭火防护服B、隔热服C、防化服D、防蜂服23、火情侦察应贯穿于火灾扑救的全过程,深入内部侦察时,侦察小组一般不少于( A ) 人,并由指挥员带领,严禁单独行动,情况复杂现场必须有单位知情人引导,要仔细地进行现场侦察和检测,全面、准确掌握现场情况,正确判断可能发生及潜在的险情。
A、3B、2C、1D、424、救援人员编组不得少于( B )人,并指定一名负责人。
A、4B、3C、2D、125、有毒烟气必须向( D ) 排放,同时疏散可能受到排出烟雾威胁的人员。
A、顺风方向B、逆风方向C、侧风方向D、下、侧风方向26、应急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应迅速( C ) 为科学、安全完成应急救援作战行动提供依据。
A、设立警戒线B、疏散围观群众C、展开侦察检测作业27、应急救援力量根据灾害类别、特点,合理使用( A ) ,掌握灾害事故的特性、规模、危险程度,查明遇难、遇险和被困人员的位置、数量、施救疏散路线,了解灾害事故(事件)现场及其周边的道路、水源、建(构)筑物结构以及电力、通信、气象等情况。
A、侦检器材B、破拆器材C、救生器材D、警戒器材28、进入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时,重危区作业人员必须着( C ) 防化服,轻危区作业人员应当着防化服。
进入易燃、易爆区域还应当着防静电内外衣、裤子、袜子和手套。
A、一级、一级B、二级、一级C、一级、二级D、二级、二级29、进入( C ) 警戒区域,禁止使用非防爆通信、侦检、破拆、堵漏等器材。
A、建筑倒塌事故B、交通事故C、易燃、易爆事故D、核放射事故30、进入易燃易爆气体或者液体泄漏的场所的车辆必须停靠在( D ) 位置。
严禁停靠在地沟、阴井、管道上方及其附近。
A、下风B、侧下风C、上风D、上风或侧上风31、救援人员编组不得少于( A ) 人,并指定一名负责人。
A、3B、2C、4D、132、高空救助时,必须使用安全绳对救援人员和被救人员进行保护;承载的绳索在接触建(构)筑物的转角处必须使用墙角保护器材或其他形式的护垫、护具,且安全绳必须设置不少于( B )处固定点。
A、3B、2C、1D、433、深井救人时,必须利用( A ) 对井下环境进行检测,对井下进行补氧通风,使用安全绳保护,并对井口、井壁实施加固。
利用大型机械挖掘开方时,应采取由外侧向井口的斜面挖掘方式,禁止使用与井壁平行的垂直挖掘方式进行救援,防止井壁坍塌。
A、有毒、可燃气体探测仪B、电子酸碱测试仪C、军事毒剂侦检仪D、移动生物侦检仪E、电子气象仪34、严禁重叠使用不带重叠连接装置的起重气垫;起重时,气垫塞入物体下部时必须占气垫面积( C )以上;起重车辆时,要做好车辆固定防滑措施。
A、50%B、25%C、75%D、45%35、关阀堵漏编组一般为( D ) 人,必须与技术人员配合进行。
A、1至2B、3至4C、4至5D、2至336、使用洗消帐篷进行洗消时,必须( B ) ;使用水枪进行洗消时,应当避免水流冲击伤人。
A、调节好水流B、调节好水温C、调节好水压37、放空点燃必须从( D ) 方向接近,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A、下风或侧下风B、上风C、下风D、上风或侧上风38、体能和业务训练前,必须进行跑步、活动操等热身运动,运动时间应以身体微微出汗为标准,一般不少于( C ) 小时。
A、一小时B、十五分钟C、半小时D、四十五分钟39、攀登训练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检查保护设施,保护人员不得少于( A ) 人,且必须精力集中,做好安全保护。
A、2B、1C、4D、340、训练结束后,应当及时清点人员,并认真做好整理活动,其活动时间一般不得少于( D ) 分钟。
A、30B、10C、20D、1541、( A )是指公安消防部队依法参加火灾以外的其他灾害事故抢险救援的各项勤务活动。
A、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勤务B、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勤务C、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勤务D、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救援勤务42、发生重特大灾害事故时,公安消防部队现场指挥员及相关人员应当参加由( A )的抢险救援总指挥部,了解灾情信息,掌握处置情况,落实领导指示,并按照总指挥部的决策部署,组织指挥部队开展抢险救援行动。
A、政府统一领导B、公安机关领导C、公安消防总队领导D、公安消防支队领导43、抢险救援力量编成一般以( B )为基本作战单位,以作业组为基本作战单元,每个作业组人员不得少于3人,并应确定1名组长负责。
A、班B、中队C、大队D、支队44、各级公安消防部队应当制定( B ),并积极争取地方人民政府、社会相关单位的支持,全力做好参战人员就餐、饮水、保暖等各项生活保障。
A、应急救援方案B、现场生活保障方案C、后勤保障措施D、社会联动方案45、液化石油气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体积扩大( B )倍左右。
A、150-200B、250-350C、200-300D、150-25046、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扩散较慢,易向低洼地区流动和积聚,爆炸极限为( A )。
A、5%-33%B、10%-23%C、15%-13%D、25%-43%47、液化石油气燃烧火焰温度可达18000C以上,爆炸速度可达( C )。
A、2500-3000m/sB、1000-2000m/sC、2000-3000m/sD、3000-4000m/s48、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现场,通过询问、侦察、检测、监测等方法,以及测定风力和风向,掌握泄漏区域气体( B )和扩散方向。
A、温度B、浓度C、毒性D、速度49、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现场,根据侦察检测情况确定警戒范围,并划分( B ),设置警戒标志和出入口。
A、重危区、危险区、安全区B、重危区、轻危区、安全区C、重危区、中危区、轻危区、安全区D、重危区、危险区、轻危区、安全区50、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现场,严格控制进入警戒区特别是( B )的人员、车辆和物资,进行安全检查,做好记录。
A、危险区B、重危区C、中危区D、轻危区二、多选题1、为加强和规范公安消防部队作战和训练安全工作,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保护消防员安全和健康,依据(ABD)特制定本要则。
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B、《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C、《公安消防部队安全管理规定》D、《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全条例》E、《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2、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所称作战训练安全工作,是指(ABCE)安全工作。
A、实施火灾扑救B、开展业务训练C、应急救援D、抢险救援E、重大活动现场消防勤务3、出警途中,驾驶员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快赶赴现场,可不受(ABCE)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