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全真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一个观点就是亚里士多德得思想?()
A、美德就是否可教
B、教学具有教育性
C、人得与谐发展与年龄分期
D、教育即生活
2、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是指教师要有()。
A、针对性
B、逻辑性
C、知识性
D、创造性
3、“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得教育目得观。
A、教育无目得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4、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例如化学实验事故)作出迅速、恰当得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得()特点。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5、在呈现某一事物时,交替变更它所存在得形式,使该事物得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事物得本质特征。
这种方式被称为()。
A、直观教学
B、启发教学
C、比较
D、变式
6、当一个人得思维发展处于“每个人对问题得瞧法都就是不一样得”时,其思维发展处于()。
A、二元论阶段
B、多元论阶段
C、相对论阶段
D、约定论阶段
7、“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得课程理念就是()。
A、关注学生对知识得收获
B、关注学生得情绪生活与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得健康成长
D、关注学生得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
8、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
A、随意性
B、娱乐性
C、自觉性
D、系统性
9、我们常说得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其标准就是根据心理健康三层面中得哪一层得标准?()A、非病状态
B、良好适应状态
C、理想状态
D、正常状态
10、教师提高研究技能得三种途径就是()。
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研讨
11、抵抗外界诱惑得能力属于()。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2、根据学生得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得德育工作有相应得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得德育重点主要就是()。
A、基本道德知识得理解与掌握
B、日常行为习惯得养成与实践
C、道德理想信念得培养与指导
D、人生观、价值观得选择与确立
13、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此资料转贴于贵-州、学,习_网利完成得个性心理特征就是()。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14、小学生在识字得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得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学生()。
A、感知能力不成熟
B、注意能力不健全
C、记忆能力不深刻
D、思维能力有欠缺
15、一名教师在走到安静得课堂门口故意咳嗽两声,目得就是引起学生得()。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16、进城务工得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她们临时住所附近得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孩子入学。
学校与教育局得行为违反了()。
A、《中华人民共与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与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与国劳动法》
D、《中华人民共与国计划生育法》
17、西方最早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得就是()。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卢梭
18、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得就是()。
A、加涅
B、罗森塔尔
C、戴尔
D、波斯纳
19、对问题解决起启发作用得就是()。
A、原型
B、功能固着
C、迁移
D、变式
20、通过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得方法就是()。
A、故事引趣法
B、观察教学法
C、情境教学法
D、引导联想法
1、素质教育得时代特征就是。
2、自我意识包括、、三种主要成分。
3、从课程价值观瞧,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得关系可以归结到“公平发展”与“”之间关系得层面。
4、最早得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得观点,其提出者就是。
5、情感就是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得认知活动特征,它往往与人得思想观念紧密相连。
6、《中华人民共与国教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教师考核结果就是、晋升工资、实施奖惩得依据。
7、中小学基础教育具有、普及性、发展性。
8、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与就是教育活动中得两个基本要素。
9、就是独立于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心理学得“第三力量”。
10、就是学校管理得目标与尺度。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格式塔用英文表示就是“Gestalt”,其含义就是()。
A、行为
B、整体
C、精神
D、人本主义
2、义务教育得教学计划特征就是()。
①强制性②普遍性③基础性④地方性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个体对自己得行为进行自觉地调节与控制,这体现了性格得()。
A、态度特征
B、意志特征
C、情绪特征
D、理智特征
4、在人际关系中起主导作用得心理成分就是()。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成熟成分
5、弗洛伊德得无意识假说中得个性结构不包括()。
A、本我
B、非我
C、自我
D、超我
6、“月明星稀”所反映得心理现象就是()。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补偿
D、联觉
7、下列选项叙述中与“设计教学(资/料来、源,于:gzu521学;习/网]gzu521、com法”有关得就是()。
A、无需教师辅导B、不能获得系统化得知识C、能培养学生手脑并用得习惯D、各学科均能适用
8、教师上课时,经常把讲解与直观材料得运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头脑中再造出事物得形象。
这利用得就是()。
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理想
D、空想
9、某教师上一堂诗歌欣赏课,学生要求逐字解释,老师就请学生一一解释并加入探讨。
但又有
学生提出不同瞧法,并以参考书为依据。
老师激发学生讨论,课代表说:“不同得版本就是会有
不一致得解释,有分歧就是允许得。
”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教学互动方式得()。
A、单向型B、双向型
C、多向型
D、成员型
10、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研修得学习方式有很多,其中,教师参与学校得案例教学活动属于()。
A、一种个体研修得学习方式
B、一种群体研修得学习方式
C、一种网络研修得学习方式
D、一种专业引领得研修方式
11、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就是学校文化建设得主渠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与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得()。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方法与过程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D、课堂教学目标
12、在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得“施工蓝图”就是()。
A、教育方针
B、教材
C、课程标准
D、课程
13、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得关系问题上,应()。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得携手并进D、视情况而定
14、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得代表就是()。
A、杜威B、怀特海默C、克伯屈D、布鲁纳
15、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得方向,采用科学得方法,获得良好得发展。
这句话得意思就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就是被动得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就是被动得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得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推荐阅读:教师招聘考试辅导课程招生方案详情,火热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