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普通高中2017级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解读
《普通高中2017级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解读
流的大气水平运动。
1.目标定位:合格+等级; 2.教学建议: ①个别版本,需要补充教材内容。 ②尽管是合格+等级,也要按等级考试要求实施教学:强化原理、 模拟实验、图解教学,注重地理现象的阐析。 ③可将选修1-1大气的水平运动内容提前,因为必修一要用到这一 部分内容。
选修Ⅰ课程
选修Ⅰ-1 自然地理基础 选修Ⅰ-2 区域发展 选修Ⅰ-3
环境保护/旅游地理
选修Ⅱ课程
侧重自然领域 ● 宇宙与地球 ● 海洋地理 ● 自然灾害与防治 侧重人文领域 ● 环境保护/旅游地理 ● 城乡规划 侧重技术与实践领域 ●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过渡课程变化及说明 1. 课程结构
必修课程:
地理1、地理2 选修Ⅰ-2 区域发展
理2也占一定比例,还涉及初中地理。
时间: ①合格考安排在高一结束。 ②等级考安排在高三结束,均由山东省自主命题。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必修课程
(一)必修课程及变化
模块 地理1
地理2
开设年级 高一上学期
高一下学期
课时 36*
36
内容标准要点 7
7*
必修课程及变化特别说明
1.减量: 地理1,内容标准要点由18缩减为7; 地理2,内容标准要点由17整合为7。 2.减时: 地理1,可在20课时内完成。 3.新增: ①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②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 的措施。
内容标准
教学内容建议
运用图表资料,说明 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老师建议:大气的水平运动—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与生产生活的 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联系。 风也应该讲,以便理解热力环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 运用示意图、视频、模拟实验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 绘制并运用热力环流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原理; 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象。
全》属全新内容,由二者暂时替代。
● 山东、海南为《环境保护》,北京、天
津为《旅游地理》。
● 选择环境保护便于新老课程的平稳过渡,
也符合山东的教学实际。
3.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说明
类型: ①合格考试; ②等级考试
层级: ①合格考为毕业考试,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参加;
②等级考为选拔性考试,选择地理的学生必须 参加,并纳入高考成绩。 内容: ①合格考仅限于必修地理1、地理2。 ②等级考以选修Ⅰ系列为主要内容,地理1和地
必学必考 全体高中学生 合格考(高一 结束)
选修Ⅰ课程
选修Ⅰ-1 自然地理基础 选修Ⅰ-2 区域发展
环境保护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选修Ⅰ-3
选学选考 修习地理科目的学生必考 等级性考试主要内容(高三结束)
特别说明——山东为什么选《环境保护》
●新课标选修Ⅰ- 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
教学内容建议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 老师建议:按人教版讲授外力 识别 3~4种常见地貌; 作用、内力作用及山地、河流 描述所识别的地貌,说明这些地貌景观的 地貌,否则无法正确认识、分 主要特点。 析地貌。
1.目标定位:合格+等级。 2.教学内容建议—有课标无教材,教学中要明确课标要求: ①3~4 种是个大类的概念,可理解为是典型的,又是山东本土 的,如流水地貌、风成地貌、海岸地貌、山岳地貌等。 ②描述所识别的地貌:对某种具体地貌,应达成三个层次的要 求 ⑴名称;⑵理由(特点);⑶可以拓展到成因,但不是重点。 ③说明这些地貌主要特点:对某一类地貌,应达成的能力要求 是,能够说明这一类地貌的共性特征。
选修Ⅰ-1 自然地理基础 选修Ⅰ-2 区域发展 选修Ⅰ-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选修Ⅱ课程
侧重自然领域 ● 天文学基础 ● 海洋地理 ● 自然灾害与防治 侧重人文领域 ● 旅游地理 ● 城乡规划 ● 环境保护 ● 政治地理 侧重技术与实践领域 ●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 地理野外实习
过渡课程
必修课程
地理1 地理2
《普通高中2017级 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解读
《普通高中2017级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说明
2017年秋季,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省市高一 新生进入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为此,山东省教育厅制定
了《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
导意见》),作为2017级地理学科教学和备考的依据。 《指导意见》作为过渡方案,是按照新高考方案、 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与现行教材(也称“三新一 旧”)对接的要求制定的,仅针对2017级新生使用。
(二)地理1内容标准和教学内容建议说明
内容标准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 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 教学内容建议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运用资料,从太阳辐射、太阳活动两个方 面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目标定位:合格考试
2.教学建议:
①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不能缺失。 ②可补充地球的自转,地转偏向力在地貌中有用;区时在初中学 过,高中可深化理解。
选修Ⅰ课程:选修Ⅰ-1 自然地理基础
选修Ⅰ-3 环境保护/旅游地理
选修Ⅱ课程: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
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旅游地理、城乡规划、地
理信息技术应用
2. 课程功能 必修课程: 国家课程,必学必考
选修Ⅰ课程:国家课程,选学选考 选修Ⅱ课程:国家规定的校本课程, 选学不考
必修课程
地理1 地理2
一、高中地理课程变化及说明
现 行 课 程 新 课 标 课 程
过渡课程
现行课程
必修模块
选修模块
选修1 宇宙与地球 选修2 海洋地理 选修3 旅游地理
地理1 地理2
地理3
选修4 城乡规划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选修6 环境保护
选修7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新(核心素养) 课标课程
必修课程
地理1 地理2
选修Ⅰ课程
内容标准
教学内容建议
运 用 示 意 图 , 说 明 运用示意图,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圈层的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目标定位:合格考试。
2.教学建议:
教学(教材)忽略外部圈层的读图及圈层特点,所以应 强化读图识图技能训练,及圈层主要特点的概括能力。
内容标准 野外观察或运用视 频、图像,识别3~4 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 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