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砌体专项施工方案(中建三局)

砌体专项施工方案(中建三局)

重庆市合川区北城沙坪路二期拆迁安置还房4#~13#楼项目砌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批准:审核:初审:编制:深圳中海建筑有限公司重庆市合川区北城沙坪路二期拆迁安置还房项目部2011年9月25日目录第一章编制总体思路1一、构造柱设置原则1二、圈梁设置原则1三、过梁设置原则1四、砌体材料的使用原则2第二章编制说明及依据2一、编制说明2二、编制依据2第三章资源需求计划3一、主要材料选用3二、主要施工机具计划3三、劳动力计划表3第四章施工部署及主要施工方法4一、砌体工程施工程序及操作流程4二、墙体砌筑4三、构造柱、圈梁、过梁施工5第五章质量控制措施7第六章安全、文明施工控制措施9第七章进度控制措施11一、施工总体计划11二、施工进度计划的管理11第八章施工注意事项11第一章编制总体思路一、构造柱设置原则1.构造柱断面:240厚墙为240×240,200及100厚墙为200×墙厚。

柱高不大于4米时纵向钢筋4B12,柱高大于4米时纵向钢筋4B14。

钢筋锚入梁或板内la,箍筋A6.5@200,楼层梁、板上、下600mm范围内箍筋加密至100mm。

2.内隔墙下列部位应设置构造柱:1)内隔墙墙端处;2)墙长大于2倍墙高或5m时,墙段内增设构造柱,间距≤2倍墙高;3)门窗洞≥2.1m的洞两侧,门窗洞<2.1m时洞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边框;4)入户门洞两侧。

3.围护外墙下列部位应设置构造柱:1)内外墙交接处、外墙转角处、端墙处;2)框架柱的间距大于1.5倍墙高时,墙段内增设构造柱,间距≤1.5倍墙高;3)当外墙不与框架柱相连时,构造柱间距≤1.5倍墙高;4)窗洞≥2.1m的洞口两侧,并窗墙顶面设现浇带;5)窗洞≥3m(包括通窗)的窗下墙设构造柱,间距≤2.0m,并窗墙顶面设现浇带。

4.女儿墙、阳台隔墙构造柱间距不大于2m,若有高度超过1.5m的女儿墙,应通知设计人员另行设计。

5.阳台栏板构造柱的设置原则及作法详《西南05G701(四)》第36页。

二、圈梁设置原则当墙高≥4米时,应在墙高中部设一道现浇圈梁。

圈梁为墙宽×120,4A10,箍筋A6.5@250。

水平纵筋锚入柱、墙内la。

三、过梁设置原则隔墙上有洞口时加设过梁,过梁按下表使用:注:过梁与现浇构件相碰时改为现浇。

四、砌体材料的使用原则1.非承重外围护结构墙体除注明外采用烧结页岩空心砖,其孔数不少于12孔,密度等级800级。

2.所有内墙除特殊说明外均采用烧结页岩空心砖砌筑,其孔数不少于12孔,密度等级大于或等于800级。

3.卫生间隔墙100厚时采用烧结多孔砖。

4.所有配砖均采用烧结页岩实心砖200mm×95mm×53mm。

5.楼梯间防火隔墙采用240 mm×115mm×53mm砌筑。

6.拉结筋与现浇相接部位全部采取植筋的方式,拉结筋全部采用A6.5钢筋。

7.地坪以下采用M5或M7.5水泥砂浆砌筑;地坪以上采用M5混合砂浆砌筑。

第二章编制说明及依据一、编制说明1.重庆市合川区北城沙坪路二期拆迁安置还房项目4~13#楼,本工程的砌体部位是本项目控制的重点。

2.本专项方案是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补充性文件,方案编制完成后须经公司主管部门负责人、总工程师及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签字后,方可作业。

3.指导本工程结构施工。

二、编制依据1.施工图纸2.主要的规范、规程第三章资源需求计划一、主要材料选用1.选用拉法基P.C 32.5R水泥。

2.砂选用渠河砂。

3.碎石选用盐井碎石5~20mm。

4.普通烧结页岩实心砖240×115×53mm、200×95×53mm。

5.多孔砖采用烧结多孔砖240×90×115mm。

6.空心砖采用烧结页岩空心砖200×190×115mm、190×240×100mm。

7.钢管选用规格48mm×3.5mm。

8.模板采用1830×915×18mm的九层胶合板。

二、主要施工机具计划三、劳动力计划表第四章施工部署及主要施工方法一、砌体工程施工程序及操作流程一). 材料要求1.从设计平面图可知,本工程房间的开间尺寸、进深、层高都基本一致。

所以脚手架将选用A48×3.5钢管搭设内墙脚手架。

2.非承重外围护结构墙体除注明外采用烧结页岩空心砖,其孔数不少于12孔,密度等级800级。

3.所有内墙除特殊说明外均采用烧结页岩空心砖砌筑,其孔数不少于12孔,密度等级大于或等于800级。

4.卫生间隔墙100厚时采用烧结多孔砖。

5.所有配砖均采用烧结页岩实心砖200mm×95mm×53mm。

6.拉结筋与现浇相接部位全部采取植筋的方式,拉结筋全部采用A6.5钢筋。

7.砌筑砂浆:地坪以下采用M5水泥砂浆;地坪以上采用M5混合砂浆。

8.进场时首先应向供应商索取合格证,同时现场应对批量入场取样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方可上墙。

二). 墙体砌筑工艺流程弹线→弹线找平→立皮数杆→排砖垒底→挂线→拌制砂浆→砌筑墙体→墙体验收二、墙体砌筑1.凡需在板上砌轻质隔墙时,应在墙下板内增设加强筋。

当板跨L≤1500mm时,2B14;当板跨1500mm<L≤2500mm时,3B14;当板跨L>2500mm时,4B14。

并锚固于两端支座内。

2.需做基础的隔墙除另有要求外,均随混凝土垫层做基础。

3.砌体砌筑时流水段的划分,原则是先外墙,后内墙,应拉通线。

4.烧结页岩砖砌筑砖砌体前,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含水率宜为10~15%。

5.砌体灰缝应横平竖直、上下错缝、内外搭接、厚薄均匀、并应填满砂浆。

6.为确保砌体的质量,采用砌筑一揉压的砌筑方法。

7.埋入砌体中的拉结筋,应设置正确、平直、其外露部分在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

8.砌体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9.凡墙体厚度除标注外所有墙体均为200厚烧结页岩空心砖墙(烧结页岩空心砖应为双排孔,且>12孔,容重<800kg/),门边墙垛除图上注明及受实际尺寸限制外,均为100。

10.主体分布中承重结构已施工完毕,已经经过有关部门验收。

11.弹出轴线、墙边线、门窗洞口线、经复核、办理预检手续。

12.立皮数杆:宜用30㎜×40㎜木料制作,皮数杆上注明门窗洞口、木砖、拉结筋、圈梁的尺寸标高。

皮数杆间距15~20m,转角处均应设立,一般距墙皮或墙角50㎜为宜。

皮数杆应垂直、牢固、标高一致,经复核,办理预检手续。

13.根据最下面第一皮砖的标高,拉通线检查,如水平灰缝厚度超过20㎜,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不得用砂浆找平。

14.凡建筑女儿墙除标注外为200厚烧结页岩空心砖墙。

15.地下室位于内隔墙下部600高采用烧结页岩实心砖砌体,以上均采用烧结页岩空心砖砌体,用M5砂浆砌筑。

16.内、外非承重墙(特殊要求除外)底部均砌筑200高烧结页岩实心砖,其余采用烧结页岩空心砖砌筑。

17.卫生间、厨房等四周墙体、门窗洞口收边部位采用配砖砌筑;卫生间、厨房等四周墙体下部自楼、地面标高起做300高混凝土(同墙厚C20,门洞除外)翻边。

卫生间、厨房隔墙200mm厚,距楼地面1800烧结页岩实心砖,其余为烧结空心砖;墙厚100时全高采用配砖。

均采用M5砂浆砌筑。

18.砌块排列上、下皮应错缝搭砌,搭砌长度为砌块的1/2,不得小于砌块高度的1/3,也不应小于90㎜,如果搭砌错缝长度满足不了规定的搭接要求,应根据砌体构造设计规定采取压砌钢筋网片的措施。

19.在填充墙的外墙转角处以及墙长>5m(长度范围内无框架柱或剪力墙)时,每3m左右设置一个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外挑梁上填充墙的转角和端部均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门窗洞口宽度超过2.5m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在构造柱上下端与楼板相交部位,施工楼板时应留出相应的插筋。

20.填充墙与柱网间的拉结钢筋应按建筑施工图的位置预留。

21.填充墙的净高≥4.0m时,在1/2墙高处设置断面为墙厚×120的钢筋混凝土卧梁一道。

22.砌筑墙体要同时砌起,不得留斜槎。

每天砌筑高度不超过1.8m。

23.转角及交接处同时砌筑,不得留直槎,斜槎水平投影不应小于高度的2/3。

24.填充墙砌至梁、板下100~150时,应待墙体沉实(一般约5天时间)后,在砌体与上部梁、板。

25.轴线、标高的控制:由于本工程内外填充墙交角处均设有框架柱或构造柱,因此,不便于挂线。

在每层楼板安装完成开始砌筑前,应用经伟仪和线坠将基础顶面标识的每一条轴线传递至楼层上,分别弹出每条砌筑墙边线。

24.层高的控制:如果有了构造柱就不便设皮数杆,所以在每层楼板安装后进行抄平,如出现高差则应做好记录,在偏差部位逐线进行调整。

在砌筑时做到:“两勤”,即:勤吊线、勤量(块体累计误差),随时掌握、随时调整,确保层高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三、构造柱、圈梁、过梁施工4.构造柱的设置应按先砌墙后浇柱的施工程序进行。

5.构造柱断面:240厚墙为240×240,200及100厚墙为200×墙厚。

柱高不大于4米时纵向钢筋4B12,柱高大于4米时纵向钢筋4B14。

钢筋锚入梁或板内la,箍筋A6.5@200,楼层梁、板上、下600mm范围内箍筋加密至100mm。

6.内隔墙下列部位应设置构造柱:1)内隔墙墙端处;2)墙长大于2倍墙高或5m时,墙段内增设构造柱,间距≤2倍墙高;3)门窗洞≥2.1m的洞两侧,门窗洞<2.1m时洞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边框;4)入户门洞两侧。

7.围护外墙下列部位应设置构造柱:6.内外墙交接处、外墙转角处、端墙处;7.框架柱的间距大于1.5倍墙高时,墙段内增设构造柱,间距≤1.5倍墙高;8.当外墙不与框架柱相连时,构造柱间距≤1.5倍墙高;9.窗洞≥2.1m的洞口两侧,并窗墙顶面设现浇带;10.窗洞≥3m(包括通窗)的窗下墙设构造柱,间距≤2.0m,并窗墙顶面设现浇带。

8.女儿墙、阳台隔墙构造柱间距不大于2m,若有高度超过1.5m的女儿墙,应通知设计人员另行设计。

9.阳台栏板构造柱的设置原则及作法详《西南05G701(四)》第36页。

10.高度≥4米的填充墙,应每3米左右或门窗上口设与钢筋混凝土柱、墙连接的现浇带。

11.圈梁设置:当墙高≥4米时,应在墙高中部设一道现浇圈梁。

圈梁为墙宽×120,4A10,箍筋A 6.5@250。

水平纵筋锚入柱、墙内la。

12.过梁设置:隔墙上有洞口时加设过梁,过梁按下表使用:注:过梁与现浇构件相碰时改为现浇。

13.构造柱与墙体的连续应砌成马牙槎,从每层柱脚开始,先退后进,每一马牙槎沿高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0mm。

沿墙高按砌筑材料每600㎜设2A6.5拉结钢筋,每道深入接槎各墙内不宜小于0.7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