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拿学试卷1

推拿学试卷1

推拿学试卷( 1 )•解词( 5 分)1 、伤筋2 、推拿3 、摆动类手法4 、七节骨5 、三关二、填空 : ( 15 分)•据文献记载,我国最早的按摩专著是 ________________ 。

•“动”是推拿治疗伤筋的原理之一,包括三个方面,即 ________ 、 ________ 和 ________ 三个方面。

•成人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从而达到________ 。

•一般情况下,患者体质 ____ ,操作部位在 ________ ,病变部位在 ________ ,手法刺激量要大,这是推拿临床中的因人制宜原则。

•影响推拿补泻的因素有:手法的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和________ 。

•网球肘试验阳性提示 ________ ,屈腕试验阳性提示 ________ ,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提示________ 。

•挤压类手法包括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等手法。

•风寒头痛,除基本治法外,要提拿 ________ ,直擦 ________ ,以透热为度。

•天门穴在 ________ ,肺经穴在 ________ 。

• ________ 在推拿治疗哮喘的总原则,在治疗过程中可让患者配合锻炼 ________ 以扶正祛邪。

三、判断: (10 分,正确者打“√”号,错误者打“×”号 )1 、颈椎正侧位片发现骨质增生者,即诊断为颈椎病。

()2 、肩周炎是一种劳损性疾病。

()3 、屈颈试验阳性提示颈部神经根受压。

()4 、掐法操作时要掐破皮肤。

()5 、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拉宽椎间隙。

()6 、推拿对气血生成的作用可通过摩腹捏脊等方法实现。

()7 、阴虚火旺而失眠者,可推桥弓,擦涌泉。

()8 、颈椎旋转的正常活动幅度是 90 °。

()9 、颈龟尾既能止泻,又能通便。

()10 、宋代太医院开始设立按摩博士和按摩师职位。

()四、单项选择题:( 20 分,在正确答案前打“√”号)1 、痛经总的推拿治则是:()A 、通调气血B 、温经化瘀C 、以补为通D 、活血祛风E 、以行气为主,佐以活血2 、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拿风池五法常用于治疗。

()A 、外感湿热B 、外感风热C 、外感表证D 、外感风寒E 、饮食内伤3 、肝经穴宜清不宜补,肝虚应补时,应对小儿以()代之。

A 、补肺经B 、补肾经C 、补小肠D 、补大肠E 、补脾经4 、小儿推拿中,哪种可主治一切虚寒病证()A 、补脾经B 、补肾经C 、清天河水D 、推三关E 、运内八卦5 、按、拿小儿肚角穴是()的要法。

A 、止腹泻B 、治疗便秘C 、止腹痛D 、止呕吐E 、以上都不是6 、哪种疾病可用捻转法治疗:()A 、高血压病B 、痛经C 、癃闭D 、胃脘痛E 、痹证7 、最早设立推拿专科的时期是:()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汉时期C 、隋唐时期D 、明清时期E 、解放后8 、运用按摩法催产的记载见于:()A 、唐代B 、宋代C 、金元时期D 、解放后E 、汉代9 、推拿基本治法中,表实热者宜:()A 、自下而上轻推背部膀胱经B 、重推督脉C 、轻擦腰部D 、轻推督脉E 、以上都不是10 、腰椎前屈的正常幅度是:()A 、 120 °B 、 160 °C 、 90 °D 、 60 °E 、 30 °11 、哪项检查可提示腰部神经根受压?()A 、压顶试验B 、下肢后伸试验C 、挺腹试验D 、屈膝屈髋分腿试验E 、床边试验12 、下述哪句话见于《医宗金鉴》?•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轻推、顺推皆为补•揉以和之,可以和气血,活筋络•肩井穴是大关节,推之开通气血,各处推完将此掐,不愁气血不通行•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

13 、哪项不是一指禅推法的动作要领?()A 、腕部放松B 、沉肩垂肘悬腕C 、大拇指端着力于一定部位D 、频率 220~250 次 / 分E 、肘部为支点14 、推拿基本治法中,温法的操作是()A 、刚柔兼施B 、手法要重,逐渐加强C 、轻快柔和D 、较缓慢而柔和的节律性操作E 、自大椎至尾椎重推督脉15 、小儿捏脊法的操作要求是:()A 、尽可能提紧皮肤B 、捏起皮肤多少及用力大小适当C 、捻动向前可歪斜D 、操作过程中不能重提E 、以上都不是16 、轻柔的按揉气海、关元、足三里、擦背部督脉,左侧背部,可用来治疗胃脘痛的证型是:()A 、寒邪犯胃B 、食滞C 、肝气犯胃D 、瘀血内阻E 、脾胃虚寒17 、扌衮法操作于项背部,拿肩井,直擦膀胱经,可用于治疗:()A 、风寒头痛B 、瘀血头痛C 、肝阳头痛D 、肾虚头痛E 、血虚头痛18 、可引起大小便功能障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类型是:()A 、向前突出B 、向后突出双侧型C 、向椎体内突出D 、向后突出中央型E 、向后突出单侧型19 、抖法的操作要求是:()A 、颤动幅度要大,频率要快B 、颤动幅度要大,频率要慢C 、颤动幅度要小,频率要快D 、颤动幅度要小,频率要慢E 、以上都不是20 、退行性脊柱炎诊断的标志和依据是:()A 、椎间盘萎缩B 、椎体萎缩C 、椎体边缘的唇形变或骨刺形成D 、脊柱强直E 、椎体骨质疏松五、多项选择题:( 10 分,在正确答案前打“√”号)1 、关于冈上肌肌腱炎,下述哪些说法正确:()A 、肘外侧压痛明显B 、肩关节外展 60~120 °疼痛剧烈C 、推拿治疗宜活血化瘀D 、治疗最后用擦法,以透热为度E 、急性损伤渗出期,疼痛肿胀较甚者,反复用按法重刺激2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推拿治疗是:()A 、治法是补血温阳B 、可配合湿热敷C 、选用扌衮、按、揉手法D 、拔伸摇动腕关节E 、擦局部3 、一指禅推法的操作要求是()A 、摆动幅度均匀B 、尺侧高于桡侧C 、手法频率 120 、 160 次 / 分D 、动作协调有节律E 、压力均匀4 、掌揉法的动作要领是()A 、大鱼际着力于施术部位B 、腕部放松C 、前臂主动摆动D 、以肩部为支点E 、可带动皮下组织揉动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骨盆牵引的作用有:A 、增加椎间盘外压力B 、降低椎间盘内压力C 、扩大椎间孔和神经根管D 、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E 、调节后关节紊乱6 、闭经的推拿基本治法,宜选用:()A 、顺时针移动方向摩腹B 、按揉血海、三阴交、足三里C 、扌衮法作用于腰脊柱两旁D 、拿肩井、以酸胀为度E 、自上而下推桥弓7 、具有开窍醒神的操作是:()A 、掐山根B 、掐不中C 、推囱门D 、掐十宣E 、掐老龙8 、不能解除膝关节交锁的方法是:()A 、与麦氏征检查法相对的方法B 、研磨试验法C 、下肢屈伸法D 、以侧向活动试验法E 、直腿抬高并加强9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正确的叙述是:()A 、内侧膝部疼痛B 、膝关节伸屈活动受限C 、侧向活动试验阳性D 、膝内侧局限性肿胀E 、抽屉试验阳性10 、推拿治疗腕关节扭伤,宜:()A 、采用疏肝理气法B 、急性损伤手法宜轻柔C 、慢性劳损而致者,手法宜稍重D 、可用拔伸法•可用洗药熏洗六、问答题:( 26 分)1 、推拿治疗漏肩风的操作方法是什么?( 10 分)2 、擦法的操作要求是什么?( 6 分)3 、泄泻的推拿基本治法是什么?( 10 分)七、病案分析:( 14 分)王×,女, 42 岁,干部。

主诉:颈及左侧上肢疼痛麻木半月余。

半月前因劳累出现颈肩部酸沉,并引起左上肢及手指麻木,持物无力,渐痛剧,遂来诊治。

现症同前,查:压顶试验阳性。

颈椎 X 线片示:颈椎 5 、 6 、 7 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

要求写出:( 1 )诊断及分型( 2 )治则( 3 )推拿基本方法附:参考答案:一、 1 、凡人体各个关节因外来暴力撞击,强力扭转,牵拉压迫,或因不慎而跌仆闪挫,或体虚劳累过度,以及持续活动,经久积劳等原因所引起的损伤,而无骨折,脱位皮肉破损者,统称“伤筋”。

2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法,刺激人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运动患者肢体进行防治疾病的方法。

3 、凡以手指、腕关节用连续的协调摆动的手法称摆动类手法。

4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在第 4 腰椎至尾椎成一直线。

5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在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二、 1 、《黄帝歧伯按摩十卷》。

2 、促进肢体组织的活动,促进气血的流动;肢体关节的被动运动。

3 、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渗透。

4 、强;腰臀四肢;深层5 、刺激性质和量;手法的直接作用;治疗部位的选择;手法的频率;方向。

6 、肱骨外上髁炎;腕管综合征;颈、腰部神经根受压。

7 、接法;点法;捏法;拿法8 、肩井;背部两侧膀胱经。

9 、印堂至发际面一直线;无名指末端罗纹面。

10 、宽胸理气;少林内功三、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四、 1 、 A 2 、 C 3 、 B 4 、 D 5 、 C 6 、 E 7 、 C 8 、 B 9 、 A 10 、 C11 、 C 12 、 A 13 、 D 14 、 D 15 、 B 16 、 E 17 、 A 18 、 D 19 、 C 20 、 C五、 1 、 BCD ; 2 、 BCDE 3 、 ACDE 4 、 ABCE 5 、 BCD 6 、 ABC 7 、 ABCDE8 、 BCDE 9 、 ABCD 10 、 BCDE六、 1 、( 1 )患者仰卧或坐位,医者站于患侧,用扌衮法或一指禅推法施术于患侧肩部及上臂内侧,往返数次,配合患肢被动外展,外旋活动。

( 2 )健侧卧位,医者一手握住患肢的肘部,另一手在肩外侧和腋后部用扌衮法,配合按拿肩髃、肩贞,并作患肢上举,内收等被动活动。

( 3 )患者坐位,点按合谷,曲池,缺盆,肩贞,肩井,天宗等。

( 4 )被动分筋,施环转摇肩法,上肢被动后扳法,背后拉臂法;提抖上肢法。

( 5 )搓肩部,结束治疗。

2 、( 1 )用力要稳,动作均匀连续。

( 2 )呼吸自然,不可迸气。

( 3 )频率 100~120 次 / 分。

3 、( 1 )腹部操作:用一指禅推法,由中脘开始缓慢向下移至气海,关元,然后摩腹。

( 2 )背部操作:患者俯卧位,用扌衮法沿脊柱两旁从脾俞到大肠俞治疗,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长强,再在左侧背部用擦法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