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用于能显示基线噪音的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方法),是把已知低浓度
试样测出的信号与空白样品测出的信
号进行比较,算出能被可靠地检测出
的最低浓度或量。一般以信噪比(S/N)
3∶1或2∶1时的相应浓度或注入仪器
的量确定检测限。
(1)空白值=0时;①测定背景10次以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上,求出标准差σb。②将σb乘以三倍; ③在工作曲线上求出3σb相对应的浓度 Xb;即为方法的检出值; (2)空白值不等于0;①测定背景10次
剂等)的测定; 5. 溶出度、释放度等功能检查中的溶
出量等的测试方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四、验证内容
验证内容有:准确度、精密度 (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 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 围和耐用性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 准确度(accuracy)
准确度是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 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用百分回收率 表示。
2. 中间精密度 同一实验室,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 备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3. 重现性(reproducibility)不 同实验室,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 的精密度。
数据要求:需报告RD,RSD和可 信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
测定回收率R(recovery)的具体方法 可采用“回收试验法”和“加样回收试验 法”。
回收试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空白+已知量A的对照品
(或标准品)测定,测定值为M
回收 R率 M空 白 10% 0 A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加样回收试验 已准确测定药物含量 P的真实样品+已知量A的对照品(或 标准品)测定,测定值为M
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标准(偏)差(SD或S)
S
xi x2
n 1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相对标准(偏)差(RSD),也称 变异系数(CV)
RSD S 100% x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重复性(repeatability):在 相同条件下,由同一个分析人员测定 所得结果的精密度;在规定的范围内, 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评价,如制备三 个不同浓度样品各测三次或把被测物 浓度当作100%,至少测6次进行评价。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制剂可用含己知量被测物的各组 分混合物进行测定,即采用在空白辅 料中加入原料药对照品的方法。
如不能得到制剂的全部组分,可 向制剂中加入已知量的被测物进行测 定,或与另一个已建立准确度的方法 比较结果。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药分析的准确度一般用加样回 收试验衡量。中药回收率一般要求在 95~105%范围内,有些方法操作步骤 繁多时,可要求在90~110%范围内。 RSD一般在2%以内。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常用信噪比法确定定量限,一般 以信噪比(S/N)为10∶1时相应的浓 度或注入仪器的量进行确定,也可按 1984年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 (IVPAC)规定:用仪器所测空白背景响 应标准差(SD)的10倍为估计值,再 经试验确定方法的实际测定下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LOD)
检测限系指试样在确定的实验 条件下,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 浓度或含量。
是限度检验效能指标,无需定 量测定,只要指出高于或低于该规 定浓度即可。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非仪器分析目视法 用已知浓度的被测物,试验出能
被可靠地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
2.信噪比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用途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药品质量标准起草时,分析方法 需经验证。
(二)药物生产方法变更、制剂的组分 变更、原分析方法进行修订时,分析方 法需经验证。
三、需验证的分析项目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鉴别试验; 2. 杂质定量或限度检查; 3. 原料或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4. 制剂中其它成分(降解产物、防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杂质定量测定的准确度 可向原料药或制剂中加入已知量
杂质进行测定。如果不能得到杂质或 降解产物,可用本法测定结果与另一 成熟的方法进行比较。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精密度(precision) 精 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同一个均匀 样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
RMP100% A
数据要求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规定的范围内,至少用9次测定结 果评价,如制备高、中、低三个不同 浓度样品各测三次。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
原料药可用已知纯度的对照品或 样品进行测定,或用本法所得结果与 已建立准确度的另一方法测定的结果 进行比较。
以上,求出标准差σb ;②将σb 乘以 三倍;③在工作曲线上求出3 σb 相对 应的浓度Xb ;④将求得的对应浓度值 加上空白值即得该方法的检出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四)定量限(1imit of quantitation,LOQ)
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 最低量,结果应具有一定准确度和精 密度要求。
的接近程度。用偏差(d)、标准偏差 (SD)、相对标准偏差(RSD)(变异系数, CV)表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偏差(d):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
dxi x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相对偏差=
A 平 平均 均 1 值 值 000 0A A -B B10000
允许差:容量分析(中和法、非水滴定 法、银量法、络合滴定法、重氮化法、 氧化还原法)≤0.3%;重量法≤ 0.5%; 氧瓶燃烧法≤ 0.5%;仪器分析≤ 3%、 凯氏定氮法≤ 1%
仪器分析:通过测定一组空的 样品的背景信号后计算标准差S。以 1OS来估算定量限度。(以定量限度 制备的样品来验证)
非仪器分析:通过分析己知被测 物浓度的样品并确定一个样品中被 测物可被准确和精密测定出的最低 浓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