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考试知识点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考试知识点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考试知识点一、选择题1.当你在家中使用非处方药时,为了安全,应注意的方面有()①该药的生产日期及有效期②该药是不是广告推荐的药品③该药的适用范围、用量、不良反应、禁忌等④该药包装盒是否有OTC标志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详解】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规定药品的标签应当包含药品通用名称、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等内容,正确;②看该药的生产企业和批准文号等信息,可以证明药品的是否由合法的正规企业生产,不能是广告推荐的药品,错误;知道该药品是否过期、功能用量、禁忌等信息,正确;非处方药是不需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简称OTC,正确;可见①③④符合题意,D正确。

【点睛】处方药的使用有遵医嘱,非处方药的使用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服用是解题的关键。

2.对下图中所包含的信息及相关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B.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C.该免疫细胞会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D.该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白细胞),具有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作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病原体等异物称为抗原。

【详解】A、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A正确;B、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把相应的病毒消灭,而不是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B错误;C、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该免疫细胞会产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C正确;D、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该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D正确。

所以答案选择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抗原和抗体的特点以及免疫的类型。

3.传染病的传染源是指()A.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B.患病的人或动物以及病原体携带者C.能使人患传染病的病原体D.能散播病原体的各种各样的媒介物【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传染病的概念,是基础性的题目,思考解答。

【详解】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即传染病患者或携带者;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故选:A。

【点睛】注意区分传染源和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4.下列有关“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选择的水蚤大小及健康状况等应基本一致B.为获得更好的实验效果,选择的酒精浓度越高越好C.计数水蚤心率时,应重复计数,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D.同一只水蚤只能在清水和某一浓度的酒精溶液中各做一次实验【答案】B【解析】【分析】在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酒精浓度,因此,需要配置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进行实验,实验表明,酒精浓度越高,水蚤心率越慢,酒精会抑制水蚤的心率。

【详解】A. 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因此选择的水蚤大小及健康状况等应基本一致,A正确。

B. 为获得更好的实验效果,选择的酒精浓度要适当,不是越高越好,B错误。

C. 计数水蚤心率时,应重复计数,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数据的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C正确。

D. 实验时,实验用过的水蚤已经受到酒精的影响,影响水蚤的心率,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用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必须先在清水中计数心率,再在酒精中计算心率,前后顺序不能颠倒;实验同一只水蚤只能在清水和某一浓度的酒精溶液中各做一次实验,D正确。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了解“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影响”实验的操作过程。

5.免疫是人体的一种机能,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注射牛痘预防天花B.泪液中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C.皮肤具有保护作用D.白细胞(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答案】A【解析】【分析】非特异性免疫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作用范围广,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效;特异性免疫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具有专一性。

【详解】A.注射牛痘预防天花,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抗体具有特异性,这是一种特异性免疫,故A符合题意。

B、D.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具有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作用,是先天的,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B、D不符合题意。

C.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的免疫,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体免疫的功能和类型特点。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人体免疫的功能、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特点及第三道防线的组成。

6.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是()A.杀菌B.接种疫苗C.对传染病人进行集中治疗D.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答案】B【解析】【分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疾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详解】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叫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可以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儿童的预防保健工作,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全国大力推广计划免疫工作,计划免疫(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最有效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对传染病人进行集中治疗是控制传染源。

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有利于保护易感人群。

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是预防接种。

7.医学上“现场初步急救基本技术”包括: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及转运等五项。

下列有关急救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人发生溺水事故时,应立即采取图一所示的方法急救B.图一所示急救方法中人工呼吸的频率越快越好C.图二中伤口处血液颜色鲜红,随心跳涌出,应在伤口A端用止血带止血D.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应先将其移到通风处,然后拨打“120”【答案】D【解析】【分析】在遇到意外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还要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如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止血等常用的急救措施。

图一为心肺复苏;图二为血管破裂。

【详解】A.当人发生溺水事故时,首先请设法拨打号码120急救电话,清除口和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实施人工呼吸帮他恢复呼吸,故A错误。

B.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吹气次数应和呼吸频率相似,吹气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故B错误。

C.出血包括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其中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出血时应该在近心端止血。

图二中伤口处血液颜色鲜红,随心跳涌出,是动脉出血,应在伤口B端用止血带止血,故C错误。

D.煤气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缺氧窒息。

因此,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应先将其移到通风处,然后拨打“120”,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既解决题目,又会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于救助他人。

8.当有人不小心被生锈的铁钉扎伤后,医生会给伤者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使可能侵入体内的病原体直接失去致病性。

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A.抗原、控制传染源B.抗原、保护易感者C.抗体、控制传染源D.抗体、保护易感者【答案】D【解析】【分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抗毒血清是对于某种毒素抵抗或可以使毒性减弱、消失的血清,属于抗体。

【详解】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破伤风抗毒血清,内有抗体注入人体内后直接杀死破伤风病毒,避免人体患破伤风;目的是保护受伤者,属于保护易感者。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抗体和预防传染病的措施,解答时可以从抗体的概念特点和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方面来切入。

9.下列关于免疫和计划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A.疫苗是用变异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B.免疫对人体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能力越强越好C.吞噬细胞消灭入侵的流感病毒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通过注射疫苗可以预防糖尿病【答案】C【解析】【分析】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制剂。

疫苗失去了致病性,但保留了病原菌的抗原性,人体注射疫苗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使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

【详解】A.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制剂,故A错误。

B.免疫对人体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但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时,对人体健康不利,例如防御功能过强,会导致过敏反应;防御功能过弱,会出现反复感染等,故B错误。

C.吞噬细胞都能消灭侵入到人体的病原体,从免疫的角度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对所有的病原体具有防御保护作用,没有选择性,所以吞噬细胞消灭入侵的流感病毒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C正确。

D.糖尿病主要原因是胰岛分泌胰岛素不足,吸收和利用葡萄糖的能力减弱,从而导致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不能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而是注射胰岛制剂来治疗,故D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