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
第七课巧手绘出机器猫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巧手装饰我的家”从填充颜色扮美房间、用矩形绘制家具懂啊本课进入装饰环节,这节课学习用“画图”程序中的各种工具绘制一个卡通装饰物——机器猫。
教材选取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营造情境,让学生有兴趣接受任务;通过对复杂图形的分形,让学生树立规划意识,培养分形问题的能力;通过“椭圆”、“曲线”、“直线”、“刷子”以及“橡皮擦”、“放大镜”等各种工具的学习,让学生有能力去完成任务。
本课内容在整个单元中非常重要,既是在前面学习过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也是后面学习画更复杂图形的基础。
最后完成的作品看起来教为复杂,要引导学生分析,分解为简单图形的组合。
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规划意识。
在绘制图形中会接触到很多工具,如椭圆”、“曲线”、“直线”、“刷子”以及“橡皮擦”、“放大镜”,其中“曲线”工具由于操作较为复杂作为本课的重难点,对其他并不需要面面俱到,要让学生自己探索使用方法,并提醒注意指向工具时状态栏的变化、样式区是否有更多选项等,掌握自学软件的方法。
要让学生根据图画内容合理使用工具。
对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时,教师应不仅从本节课的知识点出发,还要结合色彩搭配构图等方面给予简单指导。
要鼓励学生作品有所创新。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接触电脑时间还不长,这时对他们来说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用电脑画画。
电脑绘画能很好地保持和加深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在之前学生已经熟悉掌握鼠标的操作,了解了“画图”程序的界面,会用“颜料桶”、“圆角矩形”、“矩形”工具画出简单图形。
对进一步学习画出更复杂的图形、掌握更多工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
要善于利用这种学习欲望,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三年级学生既想自己多动手尝试,又因为接触“画图”程序时间短不太容易正确绘出。
需要老师分清重难点,多指点学习方法,多鼓励探索。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直线”工具的使用方法。
(2)熟练利用“椭圆”工具绘制图形。
(3)掌握“曲线”工具的绘制要领,能绘制各种曲线。
(4)掌握“橡皮擦”工具和“放大镜”工具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书、讨论、讲解,掌握分析图形的方法,学会规划整个绘制过程。
(2)通过动手尝试、教师引领、看书自学等方法,培养自学软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利用信息技术描绘美的事物,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2)有规划的意识,养成做事之前先分析,合理安排操作顺序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熟练运用“椭圆工具”绘制图形。
(2)掌握“曲线”工具的绘制要领。
2、教学难点
(1)用“椭圆”工具画出三种不同样式的椭圆和正圆。
(2)掌握绘制曲线时鼠标的操作要领。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本课主要采用情境激趣、任务驱动、教师引领和演练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2、学法
本课的学法主要有迁移融合、自主探究和讨论交流。
六、设计思想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通过创设情境、出示任务、自主探索、知识讲解、总结完成等环节,完整地体现出一堂信息技术课的几个要素,即任务驱动、自主学习、总结评价。
让学生能主动地去接受知识,树立“我想学”、“我喜欢学”的意识。
特别是针对低年级学生,要注重信息技术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多尝试,多探索。
教师注重指导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兴趣的保持,注重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要做高效课堂的引领者。
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创造高效、快乐、创新的课堂。
七、教学策略与手段
通过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通过任务分析让学生学习将复杂事务简单化的能力,通过自主探索培养学生探究能力,通过知识讲解突破重难点,通过总结评价让学生
体会到成就感,收获完成任务的喜悦。
八、教学准备
1、资料准备
将事先准备好的素材图片复制到学生电脑中。
多媒体课件。
2、学生的学习要求
会通过“画图”程序打开素材,认识“画图”程序的界面,鼠标操作熟练。
九、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十、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