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政治公民的政治生活测试题4

高一政治公民的政治生活测试题4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下列有关国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①国家是由人口、领土、政权、主权等要素构成的权力机关②国家性质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③同一性质的国家其管理形式也是一样的④国家的根本属性是其阶级性A.①②B.④C.①②③D.②④2.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占2/5左右,解放军代表占1/10,干部代表占3/10,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代表占l/5左右,另外还包括港、澳特区、归国华侨等方面的代表。

这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性的特征。

()A.权利真实B.权利阶级C.主体广泛D.主体平等3.2004年3月14 El,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等许多与人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内容;200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10部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其中《居民身份证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行政许可法》和《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处处体现了为民、便民、利民,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精神。

上述材料表明()A.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B.我国的人民民主有制度保障C.我国的人民民主有法律保障D.我国开始重视、尊重和保障人权4.一些西方国家推行福利政策,使不少人生活上得到改善。

这种政策的实施()A.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B.会改变这些国家的性质C.并不是阶级意志的体现D.本质上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5.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宪法这一规定表明()A.公民的权利等同于义务B.公民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C.公民有选择义务的权利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辅相成、不可分割6.继承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

公民甲、乙为同胞兄弟,其父母去世后留下的遗产被甲独占,乙状告到法院。

法院判决甲、乙各得一半,这表明公民()A.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B.权利与义务都是受法律保护的C权利与义务都是相对的D.权利与义务都是不可放弃的7.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准则是()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一切权力属于人民8.“非典”期间,依据传染病法的有关规定,与“非典”患者有亲密接触者和“非典”疫情高发区的人员应被隔离。

但有些人拒绝隔离,认为隔离是对自己人身自由权利的限制,这种认识的错误在于他们没有认识到()①公民享有权利时,不能违反法律规定②公民享有权利的同时,负有应尽的法律义务③公民享有权利,但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④没有脱离法律的自由,法律是自由的保证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9.2003年我国第一部全国性法律援助法规《法律援助条例》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其内容涉及对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减免诉讼费等内容。

它的实施()①更好地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③有利于贯彻依法治国,完善社会主义法制④使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得到保证A.①B.①②巳①②③D.①②③④2004年9月,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1954年宪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建立和颁布50周年。

据此回答10~11题。

10.“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写入了修改后的宪法。

这一修改是因为()A.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是不可分割的B.公民在法律上是权利的主体C.法律保护一切公民的合法权利D.公民的权利要通过法律来予以保证11.《宪法修正案》将宪法中原来规定的“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国家不得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征用公民的私有财产B.所有公民的私有财产均受国家法律的保护C.国家不仅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生活资料,而且保护合法的私有生产资料D.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的12.2004年3月5 H,温家宝在向全国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谈到依法行政,他强调“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受赔偿”。

这段话的含义是()A.政府要代表人民行使权力B.政府的权力与义务是统一的C.没有权利也就没有义务D.政府行政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13.我国刑法明确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的,要依法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

这表明()A.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我国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C.公民在国家和社会中居于主人翁地位D.国家工作人员既要享有权利,又要履行义务14.当今许多报纸、刊物都开辟了“读者来信”专栏,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这表明我国公民享有()A.言论自由B.结社自由C.出版自由D.监督权云南省人大向社会公开征集立法项目和法规草案,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响应。

据此回答15一17题。

15.云南省人大向社会公开征集立法项目表明了()①我国公民享有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②民主就是公民可以任意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③民意是正确决策最重要的信息资源④公民享有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6.云南省人大向社会公开征集立法项目表明了()A.立法必须以群众的意见为依据B.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C.国家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D.我国立法机关坚持走群众路线,全民直接立法17.云南省人大向社会公开征集立法项目,有利于()①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②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和提高公民的主人翁意识③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④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在人大代表投票表决通过某项法律、审议通过某级《政府工作报告》、决定重大事项和人事任免时,一般都会有少部分人大代表投反对票或弃权票。

这部分反对票虽少,不会影响到某项决议的通过,但我们应当重视这种反对意见的存在,并从这种反对意见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的不足,尽量减少工作中的失误、用人上的失策。

据此回答18~19题。

18.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是()①直接选举②间接选举③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④差额选举A.①④B.②④C.①D.③④19.之所以要重视人大代表的反对票,是因为这样做有利于()①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②推进我国的民主建设③公民正确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④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为维护农民群众的权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我国认真贯彻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全国推进村民自治这一农民当家作主的新形式。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贯彻执行表明()A.社会主义民主是比较完善的民主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密切联系群众,接受人民监督C.村民自治有助于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D.农民能够直接管理国家事务21.2003年11月24 El至28 H召开的山东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允许公民进场旁听。

允许公民旁听,这表明()A.旁听公民是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人员B.只有允许公民旁听,才能保证国家权力机关体现人民意志C.只有允许公民旁听,才能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对国家机关的监督D.公民旁听有利于加强对人大工作的监督,以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22.目前,我国正在不断完善农村村民自治组织、城市居民自治组织。

这些组织是()A.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B.人民对国家机关进行监督、批评、申诉的有效途径C.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组织D.确保国家权力机关体现人民意志的根本途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首次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标国家“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研究课题,一段时期内,收到投标申请书350多份,内容涉及经济、环境、人口、教育、社保、资源等方面,其中56个课题中标。

这是国家决策首次“问计于民”。

据此回答23~24题。

23.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政治决策体制的改革。

国家决策的“问计于民”说明()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B.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正在逐步发展C.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把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D.民主发展程度决定政治文明程度24.我国的决策机制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即从个人决策向集体决策乃至民主决策的转变,从不透明决策向透明决策转变,从封闭型决策向开放型决策转变。

实质上就是要()A.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B.重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现民主法制化C.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文化素质D.坚持依法治国原则25.1953年12月,我国进行首次普选,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其中,乡镇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

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等额选举。

当时,邓小平指出:目前我们的选举是由我国的社会情况、我们的选举缺乏经验以及文盲尚多等实际条件决定的。

我们要切合实际,根据我国的特点决定选举制度和管理方式。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我们一定会采用更为完备的选举制度。

以上说明()①我国选举方式的选择不仅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②照应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民主选举制度将会更加完备③根据我国国情,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④公民文化水平的高低将决定我国民主选举的进程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计50分)26.近几年来,人们对沙尘暴危害有了切身感受,同时,也进一步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大自然的惩罚是无情的,而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破坏。

其中在我国西北地区滥挖甘草等野生经济和药用植物的人为破坏,就是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怎样正确处理地方发展、个人脱贫和保护国家生态环境的关系。

(12分)27.为了抗议日本否认日本侵略历史,继续做伤害中国人民乃至整个亚洲人民感情的做法,重庆南滨路上的一家酒吧,在大门上打出了“拒绝日本人人内”的招牌。

市民对此褒贬不一。

从政治生活角度看,酒吧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12分)28.2004年6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内容分为六部分,其中二、三、四、五部分分别是: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进一步规范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农民群众的决策权;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参与权;进一步强化村务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保障农民群众的监督权。

请简要回答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作用。

(12分)29.2004年2月1日,《青岛市人民政府重大社会公共事项决策听证试行办法》开始实施。

今后,青岛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都要征求市民的意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