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风险管理分析组长:组员:一.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风险表现和风险因素分析在过去几年,国内证券市场持续低迷,由于经纪业务是证券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所以证券公司的效益也一落千丈;而且经纪业务方面每年都有重大案件发生,诸多证券公司相继被关闭、托管或宣布破产。
仔细分析这些案件发生的原因,大多可以归结为操作风险,即对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原则、程序和职责的偏离和违背。
操作风险伴随于证券经纪业务代理流程的各个阶段,受到市场规则、业务特点、业务人员、营业部价值偏好、客户行为和交易流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1.1证券公司经纪业务风险表现证券经纪业务风险是指证券公司在办理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时自身利益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虽然经纪业务风险来源多,发生频繁,但是最重要的风险因素来自于证券公司和客户对代理业务交易原则、程序和职责的违背。
因此,证券公司经纪业务风险主要表现为操作风险。
英国银行家协会(BBA)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不当和失败的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的损失风险。
②结合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流程,操作风险在审查开户阶段、开立资金帐户并受理资金存取阶段、审验客户证券买卖委托阶段、受理客户证券买卖委托阶段和清算交割阶段有如下具体表现:1.1.1审查客户开户资料阶段的风险1.1.1.1客户素质风险申请开户的投资者,有的存在身份上的缺陷,如国家法律、法规不准许开户的对象;有的存在资金上的缺陷,如使用违规资金、洗钱资金;有的存在信用缺陷,如有过进行欺诈的前科;有的存在代理缺陷,如实践中的“代办人”没有获得身份证和股东账户卡所有人的授权委托。
客户素质的参差不齐是一种客观现象,而经纪市场争夺客户的竞争又十分激烈,有的经纪商为留住客户就放松了对客户素质的审查,使客户素质风险滋生。
客户素质风险属于源头性质的风险,后续的风险大都与此有关。
按照源头控制的思想,有必要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
其风险后果主要表现在:客户保证金被盗提、证券被盗卖,而营业部被追究未尽妥善保管和充分注意义务的民事责任;违法违规招致法律惩处;公司信誉遭受损害等。
1.1.1.2客户资料散失风险客户开户时提供的有关资料一方面属于客户私密,证券公司有义务保密,不得泄露;另一方面又是客户买卖证券委托时进行审查的重要依据,证券营业部如果对留存的客户资料没能采取必要的保管措施,往往会使客户资料散失,从而造成可能的风险后果,如:客户买卖证券委托合法性审查的困难;客户保证金被盗取;客户与开户资料相关的其他利益受到损害。
1.1.2为客户开立资金帐户并受理资金存取阶段的风险1.2.1代理协议风险证券营业部直接与客户签订包括各项必要条款的证券买卖代理协议,使双方的委托代理关系得以明确。
有的证券营业部为增加经纪佣金收入,鼓励经纪人行为,但又疏于管理,在实践中经常出现经纪人越权代理,最终让证券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1.1.2.2客户保证金风险客户保证金被挪用、盗提会直接让客户的利益受损,反过来,客户又会追究证券公司的责任。
1.1.3审验客户证券买卖委托阶段的风险1.1.3.1委托记录风险客户委托证券买卖,证券营业部应留存委托记录,而该委托记录又必须得到客户的确认,即与客户所发出的委托指令相一致。
委托记录风险主要产生于:证券营业部接受电话人工委托时未作电话记录,这种情况在目前的委托方式中非常少,只在出现特殊情况时作为应急处理方式;或者接受柜台当面委托时没有要求客户填写证券委托书,或证券委托书保管不当发生遗失,这种委托方式也比较少了,在开放式基金的委托中还有少量存在,另外也作为一种应急处理方式。
1.1.3.2委托泄密风险对客户的委托事项进行保密,是证券营业部应有的职业道德。
经纪商对客户委托不加保密,随意转告、传播,在未经客户事先许可的情况下,是对客户权益的一种损害。
这是因为,一方面客户的证券买卖是建立在自己理性判断的基础之上的,属于客户私人信息,不是公共信息;另一方面,为客户的证券买卖提供一个不受干扰的代理环境是经纪商的义务。
委托泄密风险的后果主要表现在:影响客户投资决策的实施和投资盈利的实现,甚至给客户造成损失而被要求赔偿;遭受客户的侵权抗议。
1.1.3.3审单风险只要客户的不当委托获得审验通过并执行,证券公司就得承担审单风险。
审单风险的后果主要表现在:结算纠纷;违法处罚;内部违法犯罪;社会信用降低。
1.1.4证券营业部在受理客户证券买卖委托阶段面临的风险客观上讲,证券营业部对客户不当委托的执行是各种风险集中引爆的导火索。
如果证券营业部及时、准确、可靠地执行了合法性或一致性有缺陷的证券买卖委托,前面阶段的客户素质风险、客户资料散失风险、代理协议风险、客户保证金损失风险、委托记录风险、委托泄密风险、审单风险以及后续的结算风险、客户资券帐实不符的危害性后果,就从理论上的可能性变成了现实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层面上的委托风险。
如果委托执行人员越过委托审查这一环节受理委托,委托执行风险相应由其负责。
但如果执行的是审查通过的委托,则委托执行人员不必对委托执行风险负责,这是因为其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工作职责,使责任得以解除。
另一个层面上的委托执行风险,则是证券营业部未能及时、准确、可靠地执行客户的正当委托,或者未能为客户委托的执行提供优先的、公平性方面的保障,从而损害了客户的正当利益,或未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客户的正当利益。
这种通常意义上的委托执行风险,应由履行相应职责不力的委托执行人员负责。
正是因为委托执行风险处于风口浪尖的位置,最受到客户指责的环节也恰恰就是受理委托环节,所以经纪商应及时、准确、可靠地执行客户的正当委托。
1.1.5代理客户进行证券买卖的清算与交割阶段的风险1.1.5.1结算风险证券公司与客户、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资金、证券结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客户返佣或客户透支的资金或证券不能及时归还,或未能及时将清算资金划付至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情况,这时就有了结算风险。
结算风险的出现,究其根源,还是为客户提供了非法的融资融券经纪服务或佣金返还优惠,或清算划付操作失误。
其后果主要表现在:违法违规;自身的财务安排受影响;客户认购新股的申请等利益受损;向证券登记结算机构透支而受罚。
1.1.5.2客户资券帐实不符风险买卖成交报告单与对帐单可以进行核对,以查验客户资金、证券的实际持有数额与帐面数额是否一致。
但经纪商出具的成交报告单、对帐单只能用于事后核对,让客户能够及时了解资券的帐实相符情况,而对事前预防客户资券帐实不符风险却于是无补。
而客户资券帐实不符风险的后果是,易引起客户与证券公司的纠纷。
尽管帐实相符并不代表一定不会存在问题,但帐实不符则一定存在问题,此时经纪商难于为客户提供合理解释。
1.2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风险因素依据操作风险的定义,经纪业务操作风险就是由经纪业务的不当和失败的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的损失风险。
联系当前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实际,可以从市场规则的缺陷、证券公司的业务特点、员工管理和经纪人制度、证券营业部的价值偏好、客户行为五个方面具体对经纪业务操作风险的产生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二、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风险大小和威胁程度及其原因分析2.1 股指期货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具有相当的法律约束力,签约双方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根据预先确定的指数大小(即成交价格),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
股指期货作为金融期货的一种,交易标的物是股票价格指数。
因此,股指期货交易的标的物是一种虚拟的“商品”,其合约的价格不是由合约自身价值决定,而是人为制定的,交易以现金形式进行交割,具有较强的杠杆作用,交易成本较低。
但股指期货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其风险具有乘数放大性、爆发性、集中释放性和连锁联动性等特点。
由于股指期货蕴含着巨大风险,与股票市场具有高度关联性,若对该产品运用或治理不当,就可能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对现货市场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甚至扰乱国家金融秩序。
2.2.1市场规则2.2.1.1非实名制帐户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早期,证券帐户非实名化的现象比较严重,虽然开户都是用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但是这些证件的取得相当多的是向从来就不从事证券交易的个人手中购买所的。
当年深圳交易所发行认股权证,一时间10万炒股大军携带数以百万张身份证云集深圳,可谓盛况空前,古今中外叹为观止。
一些城市早期一级半股票黑市,均以持票人的身份证复印件进行交割,在股票上市托管时,登记代理机构没有要求登记人出示其身份证,仍然用票上记载的持票人身份证复印件进行登记,结果就造成一些违法违规者利用购得的身份证开立股东帐户和资金帐户,由此通过申购新发行的股票或在二级市场买卖股票以牟利,更有甚者,少数违法违规者居然还借这些帐户在证券市场中实施购并和举牌、呼风唤雨且手笔甚大。
也有许多证券营业部,为了给大客户申购新股,分仓操纵市场提供便利,为其主动提供别人的身份证开立的帐户。
有的证券营业部用非实名制帐户从事自营,返佣等违规活动。
非实名制帐户存在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给市场带来了许多不安定因素,同时也让证券公司承担着经济责任和违规责任。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该法规从2006年7月1日起施行,由此,为解决证券账户实名化问题提供了契机。
该法规明确规定:“投资者申请开立证券账户应当保证其提交的开户资料真实、准确、完整。
”(第十九条第2款)“投资者不得将本人的证券账户提供给他人使用。
”(第二十二条)“证券公司代理开立证券账户,应当根据证券登记20结算机构的业务规则,对投资者提供的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原件及其他开户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审核,…。
”(第二十一条第2款)对于投资者发生违法违规行为的,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应当依法对违规证券账户采取限制使用、注销等处置措施。
而证券帐户开户代理机构、证券公司发生违法违规行为的,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可以依法作出处理,中国证监会也可以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
但是对于历史原因形成的非实名制帐户的现实存在,该如何清理和规范却是个难题。
2.2.1.2证券资产存放和清算交收在原来的证券登记结算办法中,有的证券品种是按席位进行登记的,比如国债,企业债等,客户一级的登记管理放在了证券公司,这就在客观上给证券公司挪用客户证券从事融券、抵押谋取非法利益提供了便利。
也使证券公司资金陷入了承担经济责任和违规责任的风险之中。
尽管现在登记结算办法有了改进,但有些券商的历史欠库依然存在。
由于清算交收涉及的层次多,内容多,数据多,环节多,往往是证券经纪业务风险集中暴露的一个地方,因此,清算也成为了证券经纪业务一个非常重要的风险源。
清算一般采用三级清算模式,即登记结算公司与证券公司法人清算;证券公司与营业部清算;营业部与客户清算。
另外代理清算营业部还要为被代理清算营业部进行清算,在资金方面还要与银行进行银证转账和银证通的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