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前言------------------------------------------------------------------4一、隧道窑系统的结构1、窑体、窑门----------------------------------------------------------42、风机-------------------------------------------------------------------63、管路系统-------------------------------------------------------------74、中控系统-------------------------------------------------------------85、窑车-------------------------------------------------------------------96、顶车机等设备-------------------------------------------------------10二、隧道窑系统的操作1、干燥的影响----------------------------------------------------------112、正常操作及思路①发热量-------------------------------------------------------------12②进车速度----------------------------------------------------------12③码坯方式----------------------------------------------------------13④风机调整----------------------------------------------------------143、几种特殊情况下的操作①、停电-------------------------------------------------------------15②、焙烧段温度偏低、偏高的纠正----------------------------15③、焙烧段前移、后移的纠正----------------------------------16④、焙烧段过长、过短的纠正----------------------------------16⑤、车底温度高的纠正-------------------------------------------17⑥、非正常情况处理----------------------------------------------18三、应建立的几种概念1、整体性、宏观性----------------------------------------------------182、预见性、滞后性----------------------------------------------------193、统一性----------------------------------------------------------------19四、常见缺陷应对1、裂纹-------------------------------------------------------------------192、石灰爆裂-------------------------------------------------------------203、黑心砖----------------------------------------------------------------20前言烧成车间隧道窑系统是砖厂最大的设备。
只有熟知其结构及相互影响关系,才能正确的操作使用。
这里结合自己在项目建设及前期生产期间对隧道窑系统的操作与体会,写出来与大家交流。
写的不太深奥,没有理论上的探讨,更多是实际生产情况的总结,肯定会有错误之处,也写的很零乱,请指出纠正,希望下一稿能完善。
隧道窑系统操作影响因素很多且互相关联,也试想制定一个较固定生产工艺稳定生产,但困于许多参数不稳定(发热量、卸车、设备故障等)总难以执行。
现在把操作中应掌握的内容一起列出,希望起到的是“授之以渔”的作用。
一、隧道窑系统的结构1.窑体、窑门系统有干燥窑(宽4.6m×长66m,15个车位)、隧道窑(宽4.6m×长157m,36个车位)组成,平吊顶结构,是一种连续式的烧成设备。
其主体为一条类似铁路隧道的长通道,通道两侧用建筑材料、耐火材料和保温材料砌成窑墙,上面为耐火材料吊装而成,下部为沿窑内轨道移动的窑车构成窑底。
窑顶16~23车位有10排投煤孔,每排间距2900mm,正好2/3窑车长度,且位置正好位于窑车两垛中间,便于投煤。
两边侧墙10~30车位均有看火孔,也位于窑车两垛中间,用于看火操作判断。
打开孔盖,也可方便判断该处压力情况。
正常操作零压点应控制在焙烧带后(27车位左右),前面负压,后面正压。
焙烧段微负压操作,保护窑体。
注意顶压、侧压在大断面隧道窑中同一车位有很大区别,往往会有窑顶投煤孔冒烟呈正压而同一车位侧墙观察孔仍呈负压状态。
零压点的控制从保护窑体来说应指的是顶压。
干燥窑应保持大风、低温、微正压操作,才能保证干燥效果,出口窑门处应热风外溢。
隧道窑侧面有四个入口可下到窑车底,前后各两个。
最前面一个接入抽车底风管、风机,接口处应密封严密,防止漏风影响抽车底风效率;第二个为出人孔,第三个为进人孔,设计意为巡检人员由进人孔进入窑底巡视窑车及窑内轨道后由出人孔上来;第四个为车底风机进风入口,上不得盖板,应盖网格,保证窑外冷风进入车底。
进人孔应防止车底冷风外溢,平常加盖板,人进去时打开。
出人孔也应加盖板,因此处离抽车底风机很近,不加盖板会“短路”使冷风进去而影响车底热风抽出;但实际情况要根据此处压力判断盖何类型盖板:若热风外溢,应盖网格;若冷风往里抽,则加盖板。
此处影响与送热风机频率有关,送热频率38Hz以上时抽力较大,应加盖板(请注意观察)。
注:巡检时查窑尾端应冷风进入车底,前窑应把车底热风尽量排出。
窑体侧墙和干燥窑顶有加砂管,始终应保持2~5mm粒径的石英砂充满,且每天有正常补充量,因为砂封槽内的石英砂会有窑车行进时砂封板带出。
加砂量太多或太少应及时查找是否砂封槽断开或加砂管堵塞。
窑门:进口端第二道门是截止门,其应恰好地落在窑车上,其密封良好对干燥、焙烧压力气氛的稳定至关重要。
压力参数有异常时,此方面因素往往被忽略。
第一、第二道窑门之间的车位是储备车位,不参与窑内干燥或焙烧的气氛。
一般进车时间较长(20分钟/车),为保证进车时压力影响较小,不允许两道门同时开启。
2.风机排烟、送热风机:风量很大,约7万立方米/小时,可变频(使用时送热风机应避开20~25Hz的共振区间),有轴承座循环水冷却系统(水箱在干燥窑顶,水温超55℃要更换冷却水);风机进口连接处有百叶窗式“闸阀”,必须注意开关状态且应处于打开位置,有时烟气排不出去却忽略该处的原因。
要注意开启脱硫风机对排烟风机效率的影响,现在脱硫与排烟风机串联在一起,开启脱硫风机时应适当降低排烟风机频率或调小排烟风管闸门保持窑内压力稳定。
排烟、送热风机一般不允许停开,当变频器故障时,可转换为工频启动,此时也应调小排烟、送热风管闸门保持窑内压力稳定。
抽车底风机串在送热管路上,车底热风一定要经过送热风机才能排到干燥窑。
若送热风机故障或送热频率很小,则自然会影响车底热风抽出,车底温度自然会逐渐升高。
若送热频率太大,则车底负压高,也易把车上高温气体抽下来,车底温度也会逐渐升高。
所以调风机时要综合考虑各个相关因素(干燥、焙烧,车上、车下等)。
车底冷却风机在33车位车底,外面观察不到。
车底巡检时要观察运转是否正常,风筒布是否脱落。
窑尾冷却风机在窑门上,其作用是提供砖坯燃烧所需氧气及冷却已经烧好的砖。
其与排烟风机联合作用决定窑内车上零压点位置。
排烟风机频率小、窑尾冷却风机开的多,则零压点前移;反之相反。
排潮风机位于干燥窑进口顶部,作用是把干燥室潮气排走。
注:每班必须巡检各风机状态,只在控制室就能把隧道窑系统操作好是不现实的。
排潮风机转向接反、抽车底风机皮带断等事故几天无人发现均是我厂操作人员责任心与业务水平的真实体现。
3.管路系统排烟系统管路:隧道窑前5对从侧墙上引出的风管汇总到排烟风机将预热带低温废气、砖坯在预热带排出的干燥残余水分、化学结合水等所产生的水蒸气经吸尘脱硫处理后排放至大气。
此段废气中会带有烘窑点火时的柴禾、木炭、煤末、小碳块等杂物,再加上蝶阀设置半开时极易堵塞管路,应检查并定期清理。
高温烟热管路:排烟管路后的3对管,将预热带中较高温度、较低湿度的烟气抽出,经过管道、送热风机把烟气送到干燥窑进行湿坯的干燥。
注意此管路闸门打开后将加大窑内负压,使火更易往前走。
也会影响抽车底热风的排出。
冷却带余热管路(送热管路):隧道窑侧墙上后6对管,把冷却带干净的余热送至干燥窑进行湿坯的干燥,同时也加快烧成后砖坯的冷却,提高产量。
一般冷却带余热可满足砖坯干燥的热量要求,不需要抽取预热带高温烟热。
干燥窑顶管路的四道闸门应呈阶梯开放设置(后大前小),防干燥窑前部温度过高造成湿坯进窑后温差过大干燥过剧产生干燥裂纹。
车底风管路:冷风经车底冷却风机送入后逐渐被加热,通过抽车底风机、送热风机把干净的车底热风送至干燥窑。
车底热风排不出往往比冷风进不去更危险隧道窑安全。
注:在送热管路上,加有一个直通大气的闸门,当送热温度过高(250℃以上)危险到送热风机安全时,可打开此闸门进冷风降温。
4.中控系统中控系统用于监测、辅助操作、记录隧道窑系统。
有各风机开启、调频,各探头温度、压力监测的功能。
风机前已叙述,这里明确探头作用。
测温探头要明确类型、量程、位置、长度等,见表一。
我们几次进货不能用、换错型号造成显示不正确均是不愿去多了解一点知识,不愿上到窑顶去看看真实工况。
安装时保证每个探头伸出窑顶2~3cm,避免窑内压力变化时受火苗熏烤探头变化导致显示温度变化很大。
(如未伸出,则探头受压力影响更大;如果伸出过长,则可能拌到砖垛。
)如果生产中遇到火前移现象,注意第8、10车位探头热电偶最高测量温度为600℃(编号104、105、204、205),此处温度如果长期处于600℃以上,会烧坏热电偶。
如不能短时纠正窑内温度,此时应把该编号热电偶抽出窑外。
表一、凤飞砖厂隧道窑测温探头型号压力探头每条隧道窑两个用来测焙烧段车上、车下压力(19~21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