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大面积施工技术方案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大面积施工技术方案

沥青砼面层施工技术方案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技术方案一、试验段选择根据总体施工安排和路面基层施工情况,由经理部选定位置作为试验段。

二、试验段铺筑目的与试验内容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试验段铺筑分试拌及试铺两个阶段,包括下列试验内容:⑴检验各种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及组合方式是否匹配。

⑵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操作工艺,考察计算机打印装置的可信度.⑶通过试铺确定透层油的喷洒方式和效果、摊铺、压实工艺,确定松铺系数等。

⑷验证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提出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和最佳沥青用量。

⑸确定压实度的标准检测方法。

铺筑结束后,就各项内容提出完整的试验路施工、检测报告,取得业主和监理的批复。

三、施工方案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采用的施工方案是厂拌机铺连续作业方法,即由沥青间歇式拌和机集中拌制沥青混合料,通过大吨位的自卸汽车将混合料保温运输至施工现场,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两台ABG423型摊铺机以梯队作业的方式进行双机联合摊铺,初压采用两台戴纳派克622型13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静压,复压采用两台戴纳派克622型13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以及二台25T胶轮压路机碾压,终压采用一台戴纳派克524型11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成型.四、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⑴施工准备施工人员配置建立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作业组织机构,配备相应的施工管理与作业班组操作人员,其主要施工人员配置如下:沥青混凝土面层主要施工人员配置②机械设备配置根据所采用的施工方法需要,沥青混凝土面层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如下表所示:沥青混凝土面层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③材料选用及准备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经过原材料标准试验,选定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材料,并根据施工生产需要备足材料.选定的材料如下:沥青:采用A级70号沥青;集料:采用涪江中卵石扎制碎石;填料:石灰石碱性岩石磨细的矿粉。

④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Ⅰ、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由试验室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和矿料级配作为目标配合比。

其步骤如下:根据路面设计确定的混合料类型选择目标矿料级配,并确定不同规格粒级矿料的配合比。

在选定矿料级配时,应使矿料混合料的颗粒组成接近设计级配范围的中值,特别是4。

75mm、2.36mm、0。

075mm三个筛孔的通过量要严格控制。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的“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范围(方孔筛)"和实践经验,初步估计适宜的沥青用量(油石比);以估计的沥青用量为中值,按0。

5%间隔变化,取5个不同的沥青用量制备马歇尔试件,并按规范测其密度,计算空隙率、矿料间隙率等物理指标,进行体积组成分析。

每种沥青用量制6个试件。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击实条件为:矿料加热温度:170~190℃;沥青加热温度:150~160℃;拌和锅加热温度:160℃;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160℃;拌和时间:45s沥青混合料试件击实次数:每面75次;沥青混合料试件击实温度:150℃;马歇尔试件高度:63mm±1。

3mm.进行马歇尔试验,测定马歇尔稳定度及流值等物理力学性质.分别以沥青用量为横坐标,以测定的各项指标(密度、空隙率、饱和度、稳定度、流值、矿料间隙率)为纵坐标,绘制成圆滑的曲线图。

从上图中分别取密度最大值的沥青用量为a1,取稳定度最大值的沥青用量为a2,取规定空隙率范围的中值的沥青用量为a3,取三者平均值作为最佳沥青用量的初始值OAC1。

OAC1=(a1+a2+a3)/3求出各项指标均符合“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的沥青用量范围OACmin~OACmax,取中值求OAC2。

OAC2=(OACmin+OACmax)/2按最佳沥青用量初始值OAC1在图中求取相应的各项指标值。

当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的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时,由OAC1和OAC2综合决定最佳沥青用量OAC。

当不符合规定时,应调整级配,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直至各项指标符合要求为止。

一般地,可取OAC1和OAC2的中值作为OAC值;但在寒冷地区,最佳沥青用量可在OAC2与上限值OACmax范围内决定,但不宜大于OAC2的0。

3%。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第5。

3.3条规定,马歇尔试验设计要求的技术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高温稳定性检验。

对以上确定的配合比不能马上作为目标配合比,而应通过抗车辙试验机对抗车辙能力进行检验,即对混合料在温度为60℃、轮压为0.7Mpa 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得出混合料的动稳定度。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第7。

3。

4条规定,要求混合料的动稳定度不小于1000次/mm.水稳定性检验.按最佳沥青用量,重新制作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及48h浸水马歇尔试验或真空饱水马歇尔试验,对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进行验证.如果残留稳定度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则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或采取添加抗剥离剂的措施重新试验,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Ⅱ、生产配合比阶段从二次筛分的各热料仓里的材料取样进行筛分,确定各热料仓的下料计量值,供控制室拌制三种不同沥青含量的混合料(一般为目标配合比中最佳沥青量及它的±0.3%各一种),再由试验室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堆料场集料颗粒组成的校核。

对拌和厂处的各种粗细集料均要重新取样进行筛分试验,若结果差别较大应重新试验.热料仓集料筛分试验。

对热料仓矿料做筛分试验,得出各热料仓矿料的颗粒组成,用于热料仓的矿料配合比设计。

热料仓矿料的配合比设计.根据各热料仓集料的颗粒组成,计算出拌和时从各个热料仓的取料比例,得出矿料的级配,即生产配合比。

所确定的生产配合比须符合规范设计范围的要求。

在这个阶段中,如果经计算得出的从各个热料仓取料比例严重失衡,则需反复调整从冷料仓进料的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提高拌和场的生产力。

马歇尔试验检验.采用矿料生产配合比组成,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得出的最佳沥青用量,以及最佳沥青用量的±0.3%等3种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Ⅲ、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是正式铺筑沥青面层之前的试拌试铺阶段,为正式铺筑提供经验和数据。

拌和时按照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得到的混合料在试验路段上试铺,由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对混合料的级配、油石比、摊铺、碾压过程和成型混合料的表面状况进行观察和判断,同时由试验室密切配合,在拌和厂出料处或摊铺机旁采集沥青混合料试样,进行马歇尔试验,以检验混合料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同时还应进行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以检验其高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

以上检验只有符合要求方可进行生产使用。

在铺筑试验段时,试验人员还应在现场进行抽提试验,再次检验实际铺筑的混合料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是否合格,并按规范规定的试验段要求进行各种试验.⑤下承层准备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前,对其下承层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并用高压风配合人工清扫下承层表面,做到表面干燥、清洁,无任何松散的石料、灰尘与杂质.⑵测量放样抄平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高程控制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

恢复中线,每10m设置一桩;进行水平测量,挂设钢丝绳并用紧线器固定。

⑶混合料拌和①材料供给料场地面须经过硬化处理。

堆料场贮存的集料数量应为平均日用量的5倍以上,且集料堆放要有防雨水的措施。

集料要干净,无垃圾、尘土等杂物,并分类堆放.在进行冷料仓的布置时,为了易于在输送带上观察细集料供给是否正常,将细集料安排在靠近烘干筒一侧,并由细到粗逐个向另一侧布置.矿粉和沥青贮存量应为日均用量的2倍以上,矿粉必须遮盖,不得浸水。

②拌和设备的运行拌和设备须具有自动记录功能,且矿料、油量、温度控制、试验室设置符合技术要求。

没有施工配合比通知单和摊铺负责人的指令均不准开盘,下雨天也不准开盘。

严禁拌和操作人员改变施工配合比。

在拌和过程中发现异常时需及时通知拌和厂技术负责人。

当使用自动装置时,操作人员不宜采用手动操作。

出厂的混合料应每车签发运料单,记录运料车号、质量、出厂时间、温度、混合料类型.在拌和设备运行中经常检查各料仓的情况,发现贮料严重失衡时及时停机,以防满仓或贮料串仓.停机后矿粉仓和矿粉升运机内无余料。

拌和设备在每次作业完毕后必须立即清洗。

③试拌沥青混合料应按生产配合比确定的沥青用量试拌,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和抽提试验,并将其与生产配合比进行比较,验证沥青用量的合理性,必要时可作适当调整。

确定合适的拌和时间,一般为40~50s,其中干拌不得少于5s,以混合料拌合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为度。

确定适宜的拌和及出厂温度。

④拌制根据配料单进料,严格控制各材料用量及其加热温度。

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离析、结团成块等现象。

随时作好各项检查记录,不符合要求的沥青混合料严禁出厂。

实际施工中,每天提前一定时间开始拌和,使混合料贮于拌和设备的贮料仓中,以备用。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第5.2,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须符合下表的要求。

热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控制表⑷混合料的运输采用25t以上自卸汽车运输混合料。

运输前,每个驾驶员均需掌握运输路线、运料顺序、工作程序、注意事项、发生故障的处理方法等,同时加强汽车保养工作.为了避免供料不足而出现摊铺机停工,拌和设备贮存仓内要有足够的混合料;同时,摊铺机前随时保证有2~3辆车等待卸料。

运输车辆的车厢应具有紧密、清洁、光滑的金属底板并打扫干净。

为防止沥青与车厢粘结,可在车厢侧板及底板涂1∶3的柴油和水的混合液,以均匀、涂遍但不积油水为宜。

在装载沥青混合料时,为防止其离析,应尽量缩短出料口至车厢的下料距离,且自卸车根据受料情况进行三次以上移位装料。

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应用篷布对混合料进行遮盖,以保持混合料的温度。

⑸混合料的摊铺①一般要求摊铺机的摊铺宽度按设计考虑,采用两台摊铺机联合摊铺。

摊铺厚度按试验段确定,试验段成果松铺系数为1.2,摊铺温度符合要求。

施工时做到快卸料、快摊铺、快整平、快碾压,摊铺机的熨平板及其它接触热沥青混合料的机具要经常加热。

在摊铺过程中,若因设备出现故障,应立即前移摊铺机,以保证路面的碾压连续性,但须保留1m左右不碾压,待消除故障后铲除未碾压部分继续施工。

②摊铺前的准备工作工程场地准备:按规范要求将下承层清理干净,并准确标出混合料的摊铺边线及高程位置.机械设备准备:对搅拌设备、摊铺机、自卸汽车、压路机及振动压路机等作好配套准备;对摊铺机的各工作装置、调节机构、动力及传动系统等进行全方位检查,确保一切正常。

③摊铺机的参数选择与调整根据工程及规范要求,调整好熨平板宽度、拱度、初始工作迎角、熨平板前缘与分料螺旋距离、分料螺旋离地高度、振捣梁振幅与频率、前刮料板高度等数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