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图书馆的开发与建设

数字图书馆的开发与建设

数字图书馆的开发与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生存的一部分,在数字时
代里,数字图书馆是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图书馆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数字化、高度集成、统一管理,使之随时随地、高效便捷地为读者服务的现代化信息服务机构。

那么数字图书馆的开发与建设是如何进行的呢?
一、数字图书馆的开发与建设目标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的首要目标是:方便用户获取所需要的知识与信息。

因此数
字图书馆的开发与建设应该以用户需求为中心。

建设一个方便的数字化图书馆需要以下三个方面:
1、安全可靠的硬件设备。

数字图书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硬件设备的安排。

硬件设备的安全可靠决定着数字图书馆运行的稳定性和稳定的保障。

2、智能化的软件管理系统。

数字图书馆一般分为前台,后台两个环节,前台
主要指面向用户级别的服务,后台主要是技术管理层面的服务。

智能化的软件管理系统可以使数字图书馆的管理更加方便和高效。

3、全面的数字资源库。

数字资源库是数字图书馆的核心部分。

数字资源库需
要包括可以检索的图书、文献、历史档案等丰富的数字资源,以及多种形式的数字信息,如视频、图片等。

建设目标同时也应该包括一个方便和安全的使用环境,如图书馆阅览环境的布
局和设计、为用户提供方便的设施等。

二、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数字资源的简单数字化(1980
年至2000年),2、数字资源网络化管理(2000年至2010年),3、数字资源自
动化建设(2010年至今)
1、数字资源的简单数字化阶段
1980年代,数字图书馆的基本理念被确定,同年底,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出了“数字化图书馆计划”(Digital Library Initiative)这一概念,并启动了研究工作,3年后提出了一份关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报告,正式确立了数字图书馆这一概念。

到了20世纪90年代,人们已经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对书籍、期刊等进行数字复制。

2、数字资源网络化管理阶段
数字图书馆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在网络上开始自主部署数据库、文本、图片等资源,开放聚合资源,布局高性能的数字库群,提供多级检索、交互借阅、早期文献在线阅读、综合性处理等智能化、网络化服务。

2002年,中国政府对数字图书馆进行了初步规划。

3、数字资源自动化建设阶段
随着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场景的大量应用,标志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成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此时,数字图书馆已经可以完成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传递、传播、获取和处理。

2010到2018,我国数字图书馆的规模不断增长,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社会
公众和政府行为者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认知逐渐正向变化,数字图书馆的社会推广进度明显加快。

三、数字图书馆现状
数字图书馆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平常阅读的一种选择。

世界上有数千万的数字化
文献、图片、音频和视频,另外还有许多更加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在数字图书馆中。

数字图书馆的开发建设已经越来越重要,未来数字图书馆规模还将不断扩大。

四、数字图书馆未来发展前景
数字图书馆的未来发展需要在硬件设备、软件管理系统和数字资源库的建设上不断创新和完善。

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广阔,可以应用在各个领域的电子出版、数字档案、数字化博物馆等,未来数字图书馆将在更加丰富和更加智能领域有更好的发展。

总的来说,数字图书馆的开发与建设是一个持久而不断发展的过程。

从简单的数字化到网络化管理再到数字资源的自动化建设,数字图书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未来,数字图书馆还会通过技术和管理的创新,继续服务社会,为人们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多样化的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