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选课(尔雅通识课)选课手册课程简介09.音乐鉴赏课程简介:音乐为人生增色添彩,没有音乐的人生是遗憾的人生。
本系列介绍了音乐鉴赏这个课题,主要从打开你的耳朵、音乐表现的机制、阐释的权力、音乐欣赏的方式与层次等几个方面来阐述的,引导学生把握音乐所表现的寓意,提升音乐修养。
主讲人简介:周海宏: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坊间也称他为当前中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第一人,是公认的积极于音乐普及工作的中国音乐普及第一人。
试看地址:10.书法鉴赏课程简介: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几千年来无数文人雅士为之醉倒,不断探索。
本系列将从书法发展的历史、书法流变、书法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名人佳作及行书、草书、魏碑等具体书法形式等诸多方面对中国书法艺术做详细的讲解,旨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懂得如何欣赏书法这一民族艺术,增强对中华国粹的认识。
主讲人简介:刘琳:中国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家协会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国风书法群众普及教育研究会执行会长、秘书长,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顾问。
多年从事美术、书画教育、研究等工作;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名人书画展览中获大奖,有多家媒体的专栏介绍。
赵君:北京大学教授,匠门书画院艺术总监、“和谐中华、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家交流活动副秘书长、书画家。
现任中国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匠门书画院艺术总监,著名书法家。
试看地址:11.影视鉴赏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画面,是一门可以容纳悲喜剧与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
本课主要从“追求永恒”与“第七艺术”的诞生、语言的自觉电影艺术独立之途、元电影与巴赞理论、电影艺术与戏剧艺术、电影与造型艺术的关系和电影的文化维度、电影的仪式文化和电影的意识形态、电影的民族文化性与世界文化性等方面讲述如何去鉴赏影视作品,领略不同的艺术人生。
主讲人简介:陈旭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理论、当代文化艺术思潮、影视文化、中外电影史等。
中国高教影视学会理事、中国高校影视教育委员会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电视家协会高校艺术委员会理事、《诗探索》杂志编委、常务编辑;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特邀评委。
试看地址:12.舞蹈鉴赏课程简介:舞蹈是于三度空间中以身体为语言作“心智交流”现象之人体的运动表达艺术。
舞蹈欣赏,是人们观赏舞蹈演出时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对舞蹈作品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整个过程。
本课程从怎样欣赏舞蹈、欣赏舞蹈的范畴及路径、古典舞欣赏、民间舞欣赏、现代舞欣赏、当代舞欣赏、从舞蹈欣赏到舞蹈批判等方面讲述,引领人们去感受舞蹈艺术的意蕴和意境,提高学生基本的审美品质和艺术理论水平。
主讲人简介:刘建: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科学研究处处长;国务院学位办公室艺术硕士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委员及韩国“首尔国际舞蹈比赛”评委。
2001年出版学术专著《无声的言说——舞蹈身体语言解读》列为“北京市高等院校精品教材”和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学术论文《神与舞的切点》、《从“雀之灵”到“雀之尾”》、《中国民间舞的守望》等分获中国文艺家联合会、中国舞蹈家协会等奖项。
试看地址:13.戏剧鉴赏戏剧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反映社会生活各种冲突的艺术,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牢牢把握戏剧冲突,是鉴赏戏剧的关键。
戏剧鉴赏不满足视听的认知,是通过对视听信息之间的联系、联系方式、戏剧的种种形式规范乃至象征和隐喻的读解,去破译更多的东西,是对戏剧艺术的审美鉴别、判断与赏析。
本课从戏剧学概论、古希腊神话与剧本、中国戏剧的现状、舞台美术等方面带你走近戏剧创造的审美意境,旨在使学生了解戏剧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主讲人简介:张先: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主任,联合国戏剧评论家协会(IATC)执行委员和中国分会理事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戏剧理论与批评。
参加“国家舞台演出精品工程”,“全国优秀舞台剧本评选”,“文化科研评选工程”,“社会科学成果评选工程”,“曹禺戏剧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全国优秀广播剧评奖”,“青年戏剧文学奖”,“北京大学生戏剧节”等活动。
曾获2003年中国文联文学艺术评论奖、2004年度中国曹禺戏剧评论优秀奖、2005年中国戏剧文学创作金奖、2011中国话剧金狮奖。
试看地址:14.美术鉴赏课程简介: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当我们走进美术馆和博物馆参观时,面对风格各异、琳琅满目的美术作品可能会产生疑问:哪些是好的作品?哪些是一般的作品?艺术家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法而不是那样的方法来创作这些作品?通过本课的学习,旨在引导学生掌握观看艺术作品的特殊规则与角度,获得审美享受、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特殊精神活动。
主讲人简介:李松: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美术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汉唐美术史,佛教美术史,道教美术史。
主要著作有《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论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图像》、《远古至先秦绘画史》、《陕西古代佛教美术》等。
目前主持国家艺术学科重点项目“中国道教美术史研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艺术批评史”。
试看地址:15.戏曲鉴赏中国戏曲是一种以中国式歌舞演故事的古老戏剧,是由中国式的台词、唱腔、身段表演、舞台装扮等基本视听表达方式构成的舞台戏剧交流艺术。
本系列主要介绍了戏曲的历史形态、文学特点,并讲述了独具魅力的表演体系以及戏曲的革新发展与改变困境,通过对这一极具民族特色的戏曲知识的学习,可以增加传统文化底蕴,提升艺术涵养,提高识别能力。
主讲人简介:吴乾浩: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戏剧家协会理事,《剧本》编委,中国戏曲学会理事,元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梨园学会理事,浙江戏剧理论学会理事。
主要从事戏曲理论、戏曲美学、戏曲评论等方面的研究。
参加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当代中国的戏曲》的撰写工作。
在全国性讲习班与许多大学讲授戏剧理论、戏曲史,为波兰访问学者讲授当代戏曲。
试看地址:16.艺术导论课程简介:艺术导论是对艺术活动进行分析、研究,以揭示艺术的本质和规律,指导人们按照艺术的特殊规律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本系列主要讲述了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文化系统中的艺术;艺术的种类以及对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等美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来研究艺术,力求探索和发掘艺术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个人的艺术修养。
主讲人简介:彭吉象:现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书记、教授。
中国高教美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高教影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艺委会副会长,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艺术系客座教授,第二批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师从朱光潜、宗白华等6位导师。
试看地址:19.生命安全与救援课程简介:生活中你碰到过危险吗?面对危机和危险你如何面对?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的意外事件有哪些?如何预防?本课就教你如何应对危机突发事件,正确掌握基本生存、自救和救助技能,知晓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预防与处置方法。
这门课是关乎我们最珍贵的生命,是非常值得一学的实用性课程。
也许您已经拥有了许多娴熟的技能,请不妨再和我们一起学一些一辈子可能用不上,但可受益一生的技能。
主讲人简介:姚武: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副教授、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副主任、教研室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健康教育、体育教育。
上海市精品课程“野外素质拓展的技能与技巧”负责人,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主要成员。
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通识教育课程建设贡献奖”、“华为优秀教师奖”、“飞利浦优秀教学奖”、“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等奖项。
试看地址:20.突发事件及自救互救课程简介:所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像魔鬼一样的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
我们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如何在现场进行自救互救。
本课程主要讲述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急救原则,呼救技巧,现场急救的灾种和病种等等,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的伤亡。
通过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
主讲人简介:费国忠: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主任医师,教授。
《上海院前急救》杂志创始人和编辑部主任、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和上海市科普专家宣讲团成员,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戏剧学院兼职教授。
为各类医学卫生报刊撰写和刊登科普文章500余篇,为机关、工矿、外企等急救培训200余次,并完成对美国、日本院前急救的考察和学术交流。
目前主要从事院前急救的科研,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健康管理等。
试看地址:A103.中华诗词之美课程简介:中华诗词滥觞于先秦,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严格的格律韵脚、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是中华诗词美之所在,诗词是中华数千年社会文化生活的缩影。
《中华诗词之美》这一课程从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讲起,共有五部分: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王国维《人间词话》问世百年的词学反思;咏荷诗词;中华诗词之特美。
南开大学知名教授叶嘉莹将以独特的视角向你展示这一世界文学艺术的奇葩。
主讲人简介:叶嘉莹: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加拿大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受聘于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代表作品有《迦陵文集》十卷,《叶嘉莹作品集》二十四卷,《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中国词学的现代观》,《唐宋词十七讲》。
试看地址:A104.考古与人类课程简介:本课程介绍了考古与人类。
主要讲解了什么是考古学、考古学方法、人类起源、城市革命、彩陶文化与玉器文明、孔子时代的考古转变、中国铜器文化、秦始皇陵不掘之秘、考古改写了多少历史、文物保护与利用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撷取了大众感兴趣的话题,诸如有没有国宝级文物,该不该发掘秦始皇陵,考古发现的偶然性等等,条分缕析,抽丝剥茧。
同时讲述了什么是真正的考古事业和考古人的真实风貌,介绍了考古学的非凡成就以及考古业内存在的是非曲直。
语言通俗易懂,观点发人深省,内容精彩生动,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