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上册第一课问声好第二课幸福的歌第三课音乐会第四课咯咯哒第五课童趣第六课跳起舞第七课大海的歌第八课新年好第一课问声好教学目标:一、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二、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三、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着学生拍手、踏脚(三拍子8小节;二拍子8小节。
)2、师范唱,边唱边拍节拍,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3、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拍,小声跟唱。
4、听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
5、歌曲熟悉后,可将学生分成两组形成小圆圈,按课本右下角“走”的方式,边走边唱。
6、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
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上一朵大红花。
第二课时一、聆听《森林水车》1、教师不加以任何指导,让学生注意听音乐。
聆听后回答: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是什么样的?2、教师可结合图片向学生简介欧洲古老的水车,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3、复听音乐,用彩色笔涂颜色或画线条表现自己听到的水车声、流水声、鸟叫声、太阳升起的感觉。
让学生自由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二、表演《小麻雀》小学二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1、听歌曲录音拍节拍,感受歌曲。
2、第二次听录音边拍节拍,用轻声哼唱。
3、听教师范唱,小声跟着唱歌词。
4、听教师弹琴,边唱边看图、做动作,用动作帮助记忆。
5、听录音,分小组编创歌词和动作。
6、将四组学生编的歌词和动作综合成四段,分段表演。
第三课音乐会教学目标:一、通过听《白鸟朝凤》、《小乐队》,唱《快乐的音乐会》和《唢呐配喇叭》,理解人与自然的主题,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及歌曲《小乐队》的趣味性。
二、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的表演歌曲。
三、能为歌曲编动作,用字母谱编创旋律,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表演《快乐的音乐会》1、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的旋律。
2、随着歌曲录音或范唱拍手,感受节拍。
3、问:歌曲唱出了那些内容?描述歌中乐器的样子,如何演奏?4、听歌曲录音,随着歌声徒手模仿乐器演奏。
5、跟着教师的琴声唱歌,注意咬字吐字。
6、按小组分段唱歌,徒手做演奏动作,在学生中展开互评,看哪一组唱“奏”得好。
给予掌声鼓励。
可齐拍手。
二、聆听《百鸟朝凤》1、静静细听乐曲。
初听后结合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认识演奏乐曲得乐器――唢呐。
问:乐曲表现了什么景象?使你想到了什么?2、复听时,提示学生注意唢呐模仿的不同的鸟叫声,有多少种?试着学一学。
第二课时一、表演《唢呐配喇叭》1、用听唱法学唱《唢呐配喇叭》。
听录音感受旋律。
2、提示学生,歌中的“里乐拉”唱得轻快,有弹性。
“喇”、“唢”在歌中一字多音,要以重音强调唱出,演唱时速度可稍慢,便于表演。
3、听着范唱或录音演唱,演唱时可将学生分成,徒手按课本上的标记做打击乐敲击动作,边唱边做。
4、歌曲学会后,选几个学生用打击乐伴奏,一定要注意打击乐的音响效果,提示学生倾听和演唱合作得是否协调。
5、听录音自编动作表演。
二、聆听《小乐队》1、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上得乐器图,让学生感受乐器。
2、初听歌曲。
3、复听时模仿演奏乐器。
三、创编与活动1、结合《唢呐配喇叭》一课,引导学生用口风琴当做唢呐或喇叭。
学生分组在空格处填上字母谱奏一奏。
2、唱一唱,看谁得旋律好听,由学生评出奏与唱准确的学生。
第四课《咯咯哒》教学内容:聆听《公鸡母鸡》(管弦乐)表演《母鸡叫咯咯》(德国民歌)教学目标:1、欣赏《公鸡母鸡》能通过倾听、演出,认知音乐所整体表现的动物形象并整体表现出与小动物的钟爱之情。
2、通过倾听、游戏、献唱等多种方式自学歌曲《母鸡叫做咯咯》,并把母鸡调皮、勤奋的形象自信心、大胆地展现出出。
教学重难点:1、体会观赏曲中公鸡母鸡鸣叫的相同特点2、能够用自然、清纯的声音献唱歌曲《母鸡叫做咯咯》教学准备工作:钢琴、公鸡和母鸡的头饰、教学光盘、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律动入教室师:恳请小朋友研习着小鸡调皮的样子入教室。
(随其《我的小鸡》音乐,至教室后老师喂食食物给小鸡们喝,小鸡们适当作出相同的取食动作。
)二、倾听《公鸡母鸡》1、导语:大朋友们不好,热烈欢迎走进“欢乐农场”做客(课件)。
你们啊,农场里的小动物们都着急着出热烈欢迎你们。
你听到,谁出了?2、播出公鸡和母鸡的鸣叫,使学生恶搞它们声音和动作。
3、初次倾听乐曲。
建议:a、你能够辨别出来乐曲中恶搞的公鸡和母鸡的鸣叫吗?b、乐曲已经开始时就是“公鸡”鸣叫还是“母鸡”鸣叫?4、复听乐曲建议:边听音乐边在课本的方框中画线条则表示听见的“公鸡、母鸡的鸣叫。
5、分组演出建议:恳请1、2组的小朋友穿上公鸡的头饰,3、4组的小朋友穿上母鸡的头饰,当听见整体表现自己形象的音乐时站出来演出。
三、演出《母鸡叫做咯咯》1、导语:母鸡为了显示对小朋友们高涨的热情,还唱起了一首歌,让我们仔细聆听!聆听录音范唱。
听后问:a、你能听出歌曲中母鸡在干什么吗?b、母鸡为什么叫咯咯?(观看图片,帮助学生了解母鸡下蛋后高兴、自豪的心情)3、再次聆听歌曲,让全体学生跟音乐模仿母鸡下蛋时向人们报喜的样子(伸伸脖子,拍拍翅膀,叫咯咯)4、按节奏朗读歌词a、重点: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报喜添快乐b、朗读形式:小组分角色、男女分角色、师生分角色等5、填词跟琴学唱歌曲6、分形式完整演唱歌曲四、接龙游戏1、导入:师:小朋友们的表现可真棒,奖励一下,我们来玩个轻松的音乐接龙游戏,好吗?2、师讲游戏规则师:游戏叫“接龙下蛋”,先由一个小朋友来当母鸡,其他小朋友都当母鸡肚里的蛋,做出双手抱腿鸡蛋的形状。
音乐开始,这个当母鸡的小朋友就开始在大草窝里自由地走动表演,当歌曲唱到最后一句“鸡蛋已生落”时,母鸡必须走到一只鸡蛋面前,把鸡蛋抱住,然后母鸡与蛋交换位置,同时互换角色,由蛋变成母鸡的小朋友再接着表演去找下一只蛋,以此类推。
3、游戏开始(放音乐)师:我也想来玩这个游戏,让我先来当母鸡,鸡蛋们准备好了吗?五、小结教学内容聆听《公鸡母鸡》(管弦乐)表演《母鸡叫咯咯》(德国民歌)教学目标:1、欣赏《公鸡母鸡》能够通过聆听、表演,感知音乐所表现的动物形象并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通过聆听、游戏、演唱等多种方式学习歌曲《母鸡叫咯咯》,并把母鸡可爱、勤劳的形象自信、大胆地展现出来。
教学重难点:1、感受欣赏曲中公鸡母鸡叫声的不同特点2、能用自然、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教学准备:钢琴、公鸡和母鸡的头饰、教学光盘、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律动进教室师:请小朋友学着小鸡可爱的样子进教室。
(随《我的小鸡》音乐,到教室后老师喂食物给小鸡们吃,小鸡们相应做出不同的吃食动作。
)二、聆听《公鸡母鸡》1、导语:小朋友们好,欢迎来到“快乐农场”做客(课件)。
你们瞧,农场里的小动物们都急着出来欢迎你们。
你听,谁出来了?2、播放公鸡和母鸡的叫声,让学生模仿它们声音和动作。
3、初次聆听乐曲。
要求:a、你能分辨出乐曲中模仿的公鸡和母鸡的叫声吗?b、乐曲开始时是“公鸡”叫声还是“母鸡”叫声?4、复听乐曲要求:边听音乐边在课本的方框中画线条表示听到的“公鸡、母鸡的叫声。
5、分组表演要求:请1、2组的小朋友戴上公鸡的头饰,3、4组的小朋友戴上母鸡的头饰,当听到表现自己形象的音乐时站起来表演。
三、表演《母鸡叫咯咯》1、导语:母鸡为了显示对小朋友们高涨的热情,还唱起了一首歌,让我们仔细聆听!聆听录音范唱。
听后问:a、你能听出歌曲中母鸡在干什么吗?b、母鸡为什么叫咯咯?(观看图片,帮助学生了解母鸡下蛋后高兴、自豪的心情)3、再次聆听歌曲,让全体学生跟音乐模仿母鸡下蛋时向人们报喜的样子(伸伸脖子,回前翅膀,叫做咯咯)4、按节奏朗诵歌词a、重点: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抱喜迎欢乐b、朗诵形式:小组分后角色、男女分后角色、师生分后角色等5、填词跟琴学唱歌曲6、分后形式完备献唱歌曲四、接龙游戏1、引入:3、学生分组展开演出。
经过几次倾听之后,学生对于歌曲已经基本上掌控了这就使接下来的献唱对于学生来说变小的比较难。
通过反反复复的听唱,使学生体会音的微小的变化,只有能听到出来区别,才有可能唱准。
利用创作法稳固歌曲,不但合乎学生年龄特点而且可以减少孩子的创作性欲与创作能力。
板书设计蜗牛与黄鹂鸟难点旋律的对照图歌曲曲谱及歌词第6课冲舞动目的建议:一、通过听到《糖果仙人舞曲》、《小天鹅舞曲》,演唱《小红帽》、《洋娃娃和小熊唱歌》二、融合口风琴键盘重新认识d、r、m,能够按恰当的姿势、按字母五音精确弹奏口风琴。
三、主动参予编创动作整体表现歌曲,填上以此类推,挑选打击乐等音乐时间活动。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听前可以融合画片,用生动语言讲诉《天鹅湖》的格式,使学生体会、辨别乐曲的情绪。
回答:听见音乐,你感觉小天鹅怎样舞蹈?2、复听时,使学生饰演小天鹅即兴舞蹈。
3、鼓励学生挑选一两件打击乐器再分着音乐敲打。
4、在适度时机直观了解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
二、倾听《糖果仙人舞曲》1、初听音乐,教师可不将剧情,使学生静静地体会音乐的梦幻色彩。
2、为丛藓科扭口藓听音乐前,教师可以讲诉《胡桃夹子》的小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课时一、演出《小红帽》1、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从体会抓起,多听到录音或范唱。
2、在学生手舞足蹈过程中特别注意辨认出问题,及时制止。
3、可以指导学生看看课本上的图搞动作。
还可以鼓舞学生编创与课本不相同的动作演出,培育学生的Geaune思维。
4、还可以鼓舞学生根据童话故事《小红帽》翻拍歌词,重新加入情节演出,可以制作刀道具协调演出。
二、演出《洋娃娃和小熊唱歌》1、用听到唱法学会歌曲。
听歌曲录音体会歌曲。
2、反反复复范唱两次,使学生找到相同的旋律,演唱一演唱。
3、跟著老师存有感情的读歌词,填上唱歌词。
4、学会歌曲后,分后角色演出歌曲。
5、还可以分组弹奏,每人只弹奏一组,接着弹奏下去,构成二百二十五(快一点弹奏,)中间不要觑拍摄,如果谁没接通,就恳请他为同学们演唱首是。
6、挑选出优胜者组与大家演出。
第七课大海的歌课型:观赏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唤起学生的自学兴趣,培育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意识。
2、科学知识技能:(1)、体会音乐的所抒发的情感、内容和情绪。
(2)、用画线条的方式抒发自己对音乐的体会。
3、过程方法:观赏影像资料、倾听、探讨、画线条。
二、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音乐的所抒发的情感、内容和情绪。
(2)、用画线条的方式抒发自己对音乐的体会。
三、教学设计思路:播出影像资料,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展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