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用电检查中的窃电、违约用电的措施【摘要】电力资源是我国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民众生活质量的重要能源,同时也是一种商品。
供电企业的用电检查是维护电网正常运营,保护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在用电检查中,查窃电是重点工作,进行反窃电和对违章用电用户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是进行正常供电秩序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用电检查;反窃电;违约用户电能在实质上是一种对国家经济运行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能源商品。
窃电和违约用电不但造成了正常供电秩序的紊乱、供电企业的经济损失,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还涉及到了法律层面的问题。
虽然现今的供配电管理水平和技术等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仍没有彻底解决窃电事故和违约用电的发生。
本文论述了我国用电检查中窃电现象的现状以及发生窃电和违约用电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
1 国内窃电、违约用电的问题分析窃电和违约用电对于建设平稳安全的供电系统设置了较大的阻碍,对其现状的分析可以提高对于此类事故3333起供电系统工作人员和民众足够的重视。
首先需要明白的是违约用电的含义,国务院发布的《电力供应条例》对违约用电和窃电做了界定。
违约用电主要是指擅自改变用电类型,擅自超过合同的约定容量,擅自超过计划分配的用电指标,擅自使用已经在供电企业办理暂停使用手续的设备或擅自启用已经被供电企业查封的电力设备,擅自迁移变动操作供电企业的用电计量设置和电力负荷控制装置和未经供电企业许可,擅自引入或供出电源或将自备电源擅自入网。
目前我国供电环节中窃电、违约用电的现状有以下特点:1.1 窃电主体向多元化发展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传统的窃电和违约用电主体主要集中在部分乡镇、个体以及高耗能类型的企业之中,范围相对较小。
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错误的用电意识,使窃电主体范围逐步扩大。
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窃电事故蔓延至城乡各种类型的用户,从个体企业到集体企业,从租赁承包企业到国有、中外合资企业,窃电、违约用电队伍之庞杂,窃电案值之巨大,作案手法之先进都令人感到震惊。
此外,由于企业电工、城乡电工自我约束不严,也加入到了窃电行列之中。
再有就是窃电的组织化,使防窃电工作难上加难。
1.2 窃电技术向现代化发展技术的进步不仅仅是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技能,同时也为违法事件提供了条件。
由于电路系统的危险性和复杂性,以往的窃电和违约用电并不猖獗,然而先进的技术和信息的高速流动为窃电制造了机会。
根据全国各地查货的窃电作案工具来看,窃电方式正向着高科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常用的窃电方式是运用电能表的工作原理,改变电流、电压、相位和安装接线的参数,分别采取断流和欠流、失压和欠压以及移相和改变接线等方式使电表停转、转慢甚至反转,从而进行窃电。
有的利用更加先进的技术设备,如电子表屏等进行窃电。
这些窃电方式相当有技术含量,通常具有较大的隐蔽性,难以被供电企业检查出来。
1.3 窃电者气势较为嚣张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窃电者基本上在当地都有相当大的势力,或者与某些势力团伙有关。
在供电企业进行正常的用电检查时蛮横阻拦,拒绝配合供电企业的检查,甚至是公然抗法,威胁检察人员的人身安全。
2 产生窃电、违约用电的原因现阶段我国电网运行中存在的窃电案例越来越多,涉案金额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供配电系统的平稳性和安全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四点进行探讨:2.1 没有树立正确的用电观念对于大多的农村用电户来说,用电价格和电能的产生配送与国家调控有着很大关系,因此,他们大都具有这样的观念:电是国家的。
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指引下,窃电和违约都成了不必向某个具体机构或单位负责的事情,再加上其他用户的窃电所带来的影响,促使了窃电的大范围发生。
此外,由于,没有建立很好的用电信用机制,用户在进行违约用电时,很难对其进行制约。
2.2 法律意识薄弱电能是供电企业生产并面向社会销售的商品,具有一般商品的经济属性,窃取电能就是一种窃取经济产品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从近年来发生的窃电事件可以看出,虽然窃电主体向多元化发展,分布较为广泛,经济水平、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用电方面相关法律的认识不足,法律意识非常淡薄。
他们中的大部分虽然知道这是在窃用电能,属于不合常理的做法,但是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对法律的践踏。
有的甚至知道窃电属于违法行为,但固执地认为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这一点是窃电事件频频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2.3 经济利益的诱惑对于一般的家庭用户来说,用电所造成的日常开销可能只是一个很小的数目,但是只要有可以节省下这些钱的可能,部分人还是会铤而走险,进行窃电或违约用电。
对于企业来说,现代的企业日常运营必不可少的要消耗大量电能,特别是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在用电方面的开销往往占到企业经营成本的相当一部分。
出于经济利益的趋势,这些企业也会选择通过窃电和违约用电来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4 供电企业管理措施不到位除了上述三个用户方面的因素外,供电企业自身管理不到位,也是造成窃电和违约用电发生的一个原因。
供电企业在进行供配电时应建立起有效的监查、反馈和处理机制,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方式进行反窃电行动。
供电企业管理上的缺陷和技术上的限制,为窃电提供一定的可乘之机。
3 解决窃电和违约用电的措施3.1 窃电和违约用电的检查对窃电和违约用电的检查是供电企业用电检查中的重点内容,通过有效的手段判断、检测供电线路是否存在窃电和违约用电可以为打击非法用电打好基础。
供电企业应当高度重视用电检查,培养相关的技术人才,建立完善的用电检查机制。
在具体操作中,常用的检查方式有以下几种:直观检查法,一般的窃电行为会对供电设施进行改动,留下某些痕迹,检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直观的巡视、耳听、调研等方式,辨别出现窃电和违约用电;仪表检查法,通过供电仪表和相关设备的数据和运营状况分析、测量,判断窃电是否发生;经济分析法,这是一种间接分析方法,通过了解用电企业的经济运营状况,分析其耗电能力,通过关联分析得出该企业的用电信息。
窃电与违约用电检查过程中,应当以强化防范和综合治理为原则。
用电检查过程中,尤参与人员应当始终保持在2人以上,入户检查时应主动向客户出示身份证件,即用电检查证。
违章用电与窃电行检查、处理过程中,电力企业首先应当争取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不断加大对各种窃电与违约用电行为的打击力度,对于有重大窃电嫌疑客户可会同当地公安部室联合查处。
一旦发现存在窃电、违约用电行为,则应当对现场进行保护,第一时间拍照存档。
同时,还要注意对不容易移动的物证采取拍照、备案等处理方式,对窃电器具、痕迹以及计量表计等,需进行认真的鉴定,必要时可对其进行封存。
检查过程中,若发现客户存在着违章用电或者窃电行为,则应当及时对其下达违约用电、窃电通知书,检查人员、用电客户签字以后,双方各持一份。
对逾期不交者,除按规定加收违约金外,用电检查部室可以按规定程序停止供电或追究法律责任。
窃电、违约用电的客户交纳全部费用后,由用电检查人员负责尽快恢复对客户的正常供电。
客户对窃电、违约用电行为拒不承认或不改正,用电检查人员可依据规定的程序中止供电。
用电检查人员应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徇私舞弊、不以电谋私。
对违反规定,对窃电、违约用电的客户说情或与之里勾外联的电力企业职工,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若查获确实存在窃电行为,则可当场中止供电,较为重要客户经请示后,也可以对其进行中止供电。
对窃电数额较大,已构成犯罪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客户应在规定时间内交费。
3.2 提高供电安全的措施(1)加强相关法律建设窃电和违约用电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用电主体法律意识淡薄,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进行普法教育,可以将窃电和违约用电行为制止在萌芽状态,极大地推进反窃电的进程。
此外,还要注意法律的执行力度,在处理窃电、违章行为时,应依据法律大力打击,产生足够的威慑力,从是全社会成员都能具有强烈的合法用电观念。
(2)增强用电检查人员的素质培养用电检查人才队伍的培养是实施反窃电及违章的有力保证。
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带动了窃电技术的发展,现代的窃电方式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因此需要较高层次和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用电检查。
在此过程中,企业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活动,促使用电检查人员能够有效掌握当前的新知识、技能以及窃电管理技巧,从而提高用电检查水平。
同时,还要强化企业内部人员道德素养、责任机制的建设和落实,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供电计量设备及技术改革与创新随着窃电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供电系统的计量设备也要不断革新。
可以对原有的电能计量设备进行改造,使其具备科学有效的反窃电能力,并对计量回路进行改造,改变原有的计量方式。
装设最前沿的计量设备或装置,比如具有防倒转、防短路以及防脱钩的新型电能表、应用新型的电能表来实现铅封防窃点至功能。
同时,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开发出具备负荷控制系统的监控设备,特别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远程监控计量装置的投入,可以随时跟踪了解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数据,在第一时间为用电检查提高有效支撑数据,为现场检查提供有力的判断依据,只有充分利用和发挥先进的防窃电、防违章技术措施,才可避免和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4 结束语总而言之,供电企业对用电过程中的窃电、违约用电行为检查,不仅关系着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关系着用电安全性以及供电质量。
因此,实践中应当对此加强思想重视,积极创新窃电、违约用电检查方式和方法,对窃电和违约用电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陈迎春.电力企业用电检查与反窃电措施初探[J].中国新科技新产品,2012(20).[2]审光明.违约用电、窃电及检查[J].供电企业管理,2004(01).[3]葛亮.用电检查面临的重点问题及反窃电措施[J].电力技术经济,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