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碘的测定方法
尿碘是指人体内的碘元素在代谢后输出体外所形成的碘化物,其浓度可体现人体内碘的营养状况。
因此,尿碘是一种用于评价碘营养状态的非常重要的指标。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测定尿碘的方法。
一、铁氰化钠比色法
铁氰化钠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尿碘测定方法,是基于铁氰化钠和浓硝酸反应产生的蓝色化合物与尿液中碘的数量成正比的原理。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的优点。
具体操作如下:
1. 用量吸取10 ml尿液,加入3滴3% HCl,振荡均匀;
2. 将5 ml铁氰化钠试液加入其中,振荡混合;
4.将试管放入沸水中加热3-5分钟;
5. 从沸水中取出试管,立即置于冷水中冷却;
6. 在400-700 nm波长范围内进行比色;
7. 小心地取出2 mL荧光相似管,将其与上述试液一同进行比色,测量吸光度值并记录。
二、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是一种依靠电化学反应来测定尿碘的方法,其原理是碘离子在阴极上还原为碘和在阳极上氧化为碘酸根离子,配合特定电极的使用,即可实现尿碘的检测。
该方法对尿液中其他化合物的影响比较小,具有极高的精度和敏感度。
1.准备银盘板、碘盘、平面滴布式玻璃电极、流量控制器等仪器设备;
2.将电极接到电位计上,再接入电源将电压调至想要的值,并且设定阈值;
3.将待测的尿液加入到碘盘中,和银盘放置在两端通电;
4.调整平面滴布式玻璃电极的位置,使其与碘盘能够形成电流通路;
5.开启流量控制器,将尿液流向碘盘中,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三、光谱法
光谱法是利用光谱学关于电磁波在物质中传播和相互作用的知识,对样品进行测量并通过光谱图的形式来分析样品。
光谱法可以通过傅里叶变化表征尿液中碘离子的吸收率。
1.采集10 mL尿液,取至不锈钢盆中,使用感应加热板摒灭水分,得到尿渣;
2.将尿渣用100 mL去离子水将溶解,调整浓度为10μg/L;
3.将溶液放入10 mm光路陶瓷池(P带),进行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