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名词解释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牺牲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其核心理念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共同推进,实现三者的良性互动。
可持续发展旨在解决当前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追求经济的绿色、环保和可循环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87年的《布鲁塞尔报告》,
后来被联合国发展计划署普及为一个全球性的议题和目标。
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社会和环境的因素,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为未来世代留下良好的环境和资源基础。
可持续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传统的经济增长过程往往忽视环境和社会问题,导致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和社会不公平。
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实现三者的统一。
其次,可持续发展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通常是以资源的过度消耗为代价的。
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资源的可循环利用和节约利用。
再次,可持续发展重视社会公平和公正。
传统的经济发展往往
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不平等的加剧。
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应该来自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和公平分享,尊重不同群体和个体的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实现。
最后,可持续发展强调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地球的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的生命线,而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总之,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球性的发展理念和目标,要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实现协调发展,在保障当前需求的基础上实现未来世代需求的可持续满足。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和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个体和组织的自觉行动和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