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
公司规章制度是指按规定程序制定和发布,用以规范本单位组织、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的文件,包括通则、办法、规定、规则、准则、细则等。
公司规章制度以通用制度为主,以非通用制度为辅。
通用制度是指由公司总部制定并在公司系统统一执行的规章制度。
省公司级单位包括省(直辖市、自治区)电力公司和公司直属单位,可根据客观实际制订差异条款,但须按规定程序报批。
非通用制度是指由公司总部制定,允许所属各级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按规定程序进一步制定实施细则的规章制度,适用于各地区、各层级差异性较大,或尚无成熟经验的管理事项,或国家有权机构要求各级单位必须建立的规章制度;具备条件的非通用制度应及时转化为通用制度。
(一)特点
公司规章制度的主要特点是约束性、权威性和稳定性,此外,通用制度还具有一贯到底的通用性。
1.约束性。
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谁应该做什么,它是公司的行为准则,一经生效,有关单位或个人就必须严格遵守或遵照执行。
如果违反有关条款,应受到相应的处罚。
2.权威性。
规章制度的权威性来源于机关单位的权威性。
规章制度的作者是法定的,即依法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利与承担义务的组织。
规章制度是法定作者根据自己
的职责和权限制订,是本级机关权力意志的反映。
3.稳定性。
规章制度是公司的行为准则,不宜经常变动和修改,应具有相对稳定性。
脱离实际的条文,属于临时性的、个别性的问题,暂还没有条件实行的问题不应引入规章制度。
但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或环境发生了变化,应及时修订并完善。
4.通用性。
通用性是指为了规范某项业务或事项,由公司统一组织制定并发布通用制度,全系统统一适用并直接执行,各级单位无需制定细则。
(二)行文对象
规章制度的行文对象是公司总部(分部)及所属各级单位,通用制度要求具有一贯到底的通用性,因此行文时须符合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
(三)格式
规章制度格式按章、节、条、款、项、目结构编写。
章、节、条的序号用中文数字依次表述,款不编序号,但需要提行,项的序号用中文数字加括号依次表述,目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后缀实心点依次表述。
如“第一章”、“第一节”、“第一条”、“(一)”、“1.”。
规章制度采用的格式应当依据其繁简程度确定:
1.内容广泛、程序复杂的规章制度采用章、节、条、款、项、目格式。
2.内容单一的规章制度可直接采用条、款格式。
3.规章制度中章、节、条的序号用中文汉字依次表
述,章、节居中排列,条应提行;款不编序号,但应提行;项的序号用中文数字加括号依次表述,应提行;目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后缀实心点依次表述,应提行。
规章制度应包括制订目的、制订依据、适用范围、职责分工、管理程序、管控环节、具体要求、检查考核、责任追究、解释部门、执行监督部门、施行日期、替代文件以及必要的术语解释等,管理业务具有规范性程序的应当附流程图。
规章制度必须以单位文件形式发布,行文按照公司公文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4.标题。
规章制度命名应为“国家电网公司xxx xxx 通则/办法/规定/规则/准则/细则”等,例如《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
5.第一章总则。
第一章包括本制度编制的目的、依据、原则、范围等内容。
第一条阐述目的与依据。
例如,为……,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请列明具体名称)和公司有关规章制度(请列明具体名称),制定本通则/办法/规定/规则/准则/细则。
第二条阐述管理对象。
例如,本本通则/办法/规定/规则/准则/细则所称的xxx(如:信息化建设管理),是指xxx(或主要包括:xxx)。
说明:本部分“管理对象”指对业务管理对象范围的解释,如衍生出其它需解释的概念,在此条另起一款规定。
与业务管理事项无关的术语解释,请在“附则”一章
中单列一条逐个解释;如术语较多,也可单列一附件。
第三条阐述适用范围。
例如,本通则/办法/规定/规则/准则/细则适用于公司各级单位的xxx管理工作。
公司各级控股、参股单位xxx管理工作参照执行。
说明:本部分“适用主体”指适用的对象、范围。
第四条阐述基本原则。
例如,xxx管理遵循“xxx、xxx”的原则。
说明:指本专业领域管理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对每一
原则作简要解释。
第五条阐述主要管理机制或管理模式。
例如,xxx管理实施“xxx、xxx”管理模式。
说明:主要管理机制、管理模式如较为复杂的,可以
分条进行简要描述,但不宜超过三条。
6.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二章主要说明本规章制度管理事项在公司各纵向管理层级中涉及的牵头管理部门、相关管理部门、业务执行机构、业务支撑机构等的职责分工。
该管理事项涉及到的各管理层级,其职责分工应写全。
如本管理事项不涉及地市公司、县公司层面,方可略过。
对于内部部门、机构的名称,推荐使用部门、机构名称虚写(如科信部,宜使用“信息通信职能管理部门”),但如果使用虚写的部门、机构名称会导致指代不明,则建议使用部门、机构具体名称。
7.第三章至第Ⅹ章。
第三章至第Ⅹ章根据管理流程,对各管控环节提出具体要求。
原则上应按流程分章。
流程较为复杂的,还可分节(第*节)。
如该管理事项不宜按流程分章,也可按照业务模块进行分章。
具体条款写作时,应全面考虑到该管理事项涉及到的各管理层级应如何执行。
8.第Ⅹ章检查考核。
本章为保证规章制度的落实,规章制度应当设定检
查、考核、监督机制、激励奖励措施、惩戒措施、责任追
究等条款。
9.第Ⅹ章附则。
本章包括解释和执行监督部门、施行时间以及必要的术语解释。
第条明确解释和执行监督部门,例如本通则/办法/规定/规则/准则/细则由xxx部门负责解释并监督执行。
第条明确施行时间,采用如下方式之一:
(印发日期早于执行日期,即有过渡期)本通则/办法/规定/规则/准则/细则自xxxx年xx月xx日起施行。
原《文件名称》(文号)同时废止。
(印发日期同步于执行日期,即立即施行)本通则/办法/规定/规则/准则/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原《文件名称》(文号)同时废止。
第条为必要的术语解释。
例如,本通则/办法/规定/规则/准则/细则中的术语解释如下:xxx。
说明:解释通则/办法/规定/规则/准则/细则涉及的不
易理解或易引起歧义的术语;如术语较多,也可单列一附件。
(四)遣词造句技巧
1.规章制度各项管理要求应当包含操作部门、操作条件、操作程序、期限等要素,避免使用“定期”、“及时”、“一般”、“原则上”等用词。
2.拟定的规章制度,应当与上级和本单位现有规章制度协调衔接,避免冲突和不必要的重复。
3.通用制度中一律不得再出现“各单位应当根据本办法制订实施细则”或“各单位可以根据本办法制订实施细则”的表述。
4.按照公司《通用制度编写规范》将附则应为“本办法/细则由XX信通部负责解释并监督执行”和“本办法/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不应随意变换用词。
5.规章制度中不应出现“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等用词。
6.若该制度适用范围为各级单位,需在职责分工中将各级单位的职责描述清楚。
7.应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办公厅关于印发总部各部门、各分部、公司各单位、各驻外机构在公文中规范化简称及统称的通知》的规定,统一规范各部门表述。
要么全部使用简称,要么全部使用全称。
8.办法中引用的某些制度,请确定该制度是否在较长一
段时间内有效且不做修改,若有可能发生变化,建议删除书名号和文号,对此采用虚写的方式,如“根据****方面的相关规定”。
9.通用制度要求一贯到底,若该业务涉及到地市县公司,则办法的适用范围需覆盖到地市县,参考写法为“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总部、各分部,各单位及其所属单位”。
(五)范文
详见附件2。
(六)经验分享
1.公司规章制度的编制需符合本专业制度体系框架,必须与其他制度及公司相关专业制度不重复、不交叉、不冲突。
2.公司规章制度的编制需符合公司“五位一体”工作要求,制度规范的内容应与流程体系、内控体系、考核体系、职责体系紧密关联,共同要素需保持一致性。
3.规章制度编制前需严谨选择该项管理内容应采用规章制度形式抑或技术标准形式,规章制度体系与技术标准体系在内容上应不重复、不交叉、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