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交通需求预测与分析

道路交通需求预测与分析

上班出行产生量 Yi=a+bXi Xi--- i小区劳动力数 (R=.9835)
无锡市上班出行产生预测模型
Y= - 55.36 + 1.104 X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20000
(2)上学出行预测
上学出行产生量 Yi=a+bXi Xi--- i小区学生数 (R=.9968)
无锡市居民上学出行产生预测模型
Y= 1.396 - 4.83 X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方式划分预测
交通需求量中公交、自行车、其他车辆的比例
交通分配预测
交通需求量发生时选择的道路
“四阶段”法各阶段成果
生成预测—各交通区发生、吸引总量
分布预测—各交通区相互之间OD量(OD总量矩阵)
方式划分预测—各交通区相互之间不同交通方
式的OD量(分方式OD矩阵)
交通分配—各路段、交叉口(道路网)交通流量
就业岗位分布预测主要根据各小区的工业,商业,公共事业用地面积及密度 确定。 就学岗位分布一般根据各交通区的教学科研用地面积及密度按比例确定。
第三节 城市客运交通需求预测 交通生成预测
各交通区发生、吸引交通需求量
目前常用的城市客运交通需求发展预测方法是“四阶段”法。
交通分布预测
交通需求量的来源及去向
如:

苏州市2000年居民出行目的中,生存性出行比例为79.93%
蚌埠市2002年居民出行目的中,生存性出行比例为82.24% 反映出蚌埠市的居民的生活水平比苏州市低,人们出行更 多是“为了生活,四处奔波”

一般认为,生存性出行比例在80%以下,则代表该城市有
较高的生活水平
(1)上班出行预测
上班+上学+回程=92.2%
图3-1 鞍山市居民出行目的结构图(1994年)
50% 40% 30% 20% 10% 0%
上班 上学 公务 购物 文体 访友 看病 回程 其他
上班+上学+回程=86.7%
图3-3 无锡市居民出行目的结构图(1996年)
50% 40% 30% 20% 10% 0%
上班 上学 公务 购物 文体 访友 看病 回程 其他
第二节 城市社会经济分析与发展预测
城市社会经济预测的内容包括对现状土地利用状况的
分析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与城市交通需求预测密切相关 的土地利用未来情况进行的预测。
一、社会经济发展总指标预测





1、城市人口 2、劳动力资源及就业岗位数 3、在校学生数与就学岗位总数 4、车辆拥有量 5、城市规模和布局 6、其它
一、出行生成预测

出行生成预测分出行发生预测和出行吸引预测两部分。 所谓出行生成,就是城市土地利用对城市居民出行意愿的 作用结果。


出行生成有两种单位:一种是以车为单位,另一种是以人 为单位。城市中交通工具复杂,一般都用人的出行次数为 单位,车辆出行与人的出行之间可以相互换算。
1、出行发生预测
Y= 0.8990 X (R=.9998)
2、出行吸引预测
与出行发生预测类似,出行吸引量预测也是 按照上班、上学、弹性、回程四类出行目的分别 建模,并采用相同的基本模型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上班出行吸引预测
上班出行吸引量 Yi=a+bXi Xi--- i小区就业岗位数 (R=.9982)
无锡市上班出行吸引预测模型
Y= 128.5 + 1.0437 X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3)弹性出行预测
弹性出行产生量 Yi = a + bXi Xi--- i小区居住人口数
无锡市居民弹性出行产生预测模型
Y= 17.-7 + 0.6461 X (R=.8395)
(4)回程出行预测
回程出行产生量 Yi = a + bXi Xi--i小区非回程出行吸引量
无锡市居民回程出行产生预测模型
二、人口、劳动力总资源及学生居住分布预测
Pi Ai P总
Li Pi r
(3-1) (3-2)
式中:Pi——预测特征年第 i 交通区的居住人口; P 总——预测特征年城市总人口; Li——预测特征年第 i 交通区的劳动力资源数; Ai——预测特征年第 i 交通区居住人口的分布吸引权; r——预测特征年劳动力比例系数。
三、就业、就学岗位分布预测
就业、就学岗位分布是社会经济预测中的难点和重点,就业、就学 岗位在各交通区的分布直接关系到交通吸引点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
城市就业岗位总量中,各行业就业岗位的总量可用下式预测:
E i( 0 ) E i E总 Ri Ri( 0 ) Ri Ri( 0 )
E
i
(0) i
出行发生预测按出行目的分类进行。通常,居民出行目的 分为上班、上学、公务、购物、文体、访友、看病、回程及其
他等九类。出行发生预测可相应分为:上班出行产生预测 、上
学出行产生预测、弹性出行产生预测 、回程出行产生预测。
50% 40% 30% 20% 10% 0%
上班 上学 公务 购物 文体 访友 看病 回程 其他
第三章
道路交通需求预测与分 析
第一节 概 述
道路交通需求分析预测的内容,主要是根据道路交通 系统及其外部系统的过去和现状预测未来,根据历史经验、 客观资料和逻辑判断,寻求交通系统的发展规律和未来演 变趋势的过程。
道路交通需求预测可以划分为城市交通需求预测和区 域交通需求预测两大类。 城市交通需求分析与发展预测包括城市社会经济分析 及发展预测、城市客运交通分析及发展预测和城市货运交 通分析及发展预测三大部分。 区域交通需求分析与发展预测包括区域客运交通分析 及发展预测和区域货运交通分析及发展预测两大部分。
上班+上学+回程=79.9%
图3-3 苏州市居民出行目的结构图(2000年)
上班、上学、回程合计为生存性出行 生存性出行比例的高低代表城市的生活质量 生存性出行比例低表示城市居民生活质量高 生存性出行比例高表示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低
生存性出行与弹性出行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 突出地表现在出行方式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