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电与磁专项综合练习卷(含答案)

初中物理电与磁专项综合练习卷(含答案)

初中物理电与磁专项综合练习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是对电与磁部分四幅图的分析,其中错误的是()D. 图中动圈式话筒应用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答案】D【解析】【解答】A、这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能产生磁场), A 不符合题意。

B、如图装置,开关闭合后导体会在磁场中运动,说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C、图中无电源,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根据这个原理可制成发电机, C 不符合题意。

D、动圈式话筒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D 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电和磁这一部分中,学到了很多电学设备,每个设备的制成原理是经常考查的知识点.一般来说,有电磁铁的仪器是电流的磁效应原理,发电机和动圈式话筒是电磁感应现象原理,电动机和扬声器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原理.2.对下列实验描述正确的是()A. 甲: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B. 乙: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这是发电机的原理C. 丙:奥斯特实验说明磁能生电D. 丁:闭合开关,只要金属棒运动,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答案】A【解析】【解答】解:A、甲图是验电器,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故 A 正确;B、乙图说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这是电动机的原理,故 B 错误;C、奥斯特实验说明电能产生磁场,故C错误;D、丁图中,闭合开关,金属棒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故 D 错误;故选A.【分析】( 1 )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2)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工作的;(3)奥斯特实验说明电能产生磁场;(4)据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分析即可判断;3.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 图 a 可用来演示电流的磁效应B.图 b 可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C. 图 c 可用来演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D. 图 d 可用来演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答案】C【解析】【解答】A、该图中没有电源,即电磁感应现象,此实验说明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A 不符合题意;B、该图为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可用来演示电流的磁效应, B 不符合题意;C、该图中有电源,即闭合开关后,磁场中的金属棒就会在磁场中运动,即说明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 C 符合题意;D、该图说明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的匝数的多少有关, 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装置中,有电源,磁体、导线等,当导线中电流相等时,可以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和线圈匝数的关系.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甲图中,当接通电源时金属杆由静止开始向左运动,若磁场方向保持不变,改变电流方向,金属杆依然由静止开始向左运动B. 乙图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图,此装置使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 丙图中,当磁体不动、导体棒向右运动,与导体棒不动、磁体向右运动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反D. 丁图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此装置使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答案】A【解析】【解答】解:AB、图AB 有电源,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图,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受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若磁场方向保持不变,改变电流方向,金属杆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此装置使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A 错误, B 正确;C、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方向有关,如果只改变一个因素,则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当导体棒不动、磁体向右运动,相当于磁体不动,导体棒向左运动,故当磁体不动、导体棒向右运动,与导体棒不动、磁体向右运动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反,故 C 正确;D、丁图没有电源,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此装置使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 D 正确.故选A.【分析】(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磁场方向,另一个是电流方向.如果只改变一个因素,则导体受力方向改变,如果同时改变两个因素,则导体受力方向不变.( 2 )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此装置使电能转化为机械能;(3)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叫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磁感线方向有关.发电机就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此装置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5.如图,表示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表示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F 是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下列哪个选项中,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与图中 F 的方向相同()A. B.答案】B解析】【解答】 A.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上,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尖向上,大拇指指向N 极,右端是S 极,磁感线向左;导线中电流向里,左手手心向右,伸直的四指指尖向里,大拇指向上,因此导线受到向上的力,故 A 错误;B. 与 A 中相比,就是导线中电流方向相反,因此导线受到力的方向也相反,即向下,故正确;C. 与 B 中相比,就是线圈上电流方向相反,因此导线受力的方向相反,即向上,故误;D. 电路中没有电源,电磁铁就没有磁场,因此导线不会受力,故 D 错误。

故选B。

【分析】(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N 极到S 极;(2)使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使用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

6.如图所示的用电器中,利用电动机工作的是()解析】【解答】解:A、电风扇核心部件是电动机,工作时主要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左端,因此左端是BC错A.答案】A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制成的,故 A 正确;B、电灯工作时,主要把电能转化为内能,使灯丝温度升高达到白炽状态而发光,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 B 错误;CD、电热水壶、电饭锅工作时,都把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CD 错误.故选A.【分析】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制成的,在选项中找出反映这个原理的即可.7.下列对有关物理学家及其所做的实验表述不正确的是()A. 托里拆利实验精确地测出大气压的数值B. 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 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了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D. 焦耳最先准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答案】C【解析】【解答】解:A、1643 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实验第一次精确地测出大气压的数值,p0=1.013 × 15P0a,故A 正确;B、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是第一个发现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有联系的人,故 B 正确;C、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了电磁感应现象,从而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故 C 不正确;D、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英国物理学家焦耳找出了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即发现了焦耳定律,故 D 正确.故选:C.【分析】( 1 )世界上第一个准确测出大气压数值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2)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3)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4)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了焦耳定律.本题考查我们对一些重要的科学家及其贡献的了解和掌握,属于物理学常识,平时要注意物理学常识知识的积累.8.巨磁电阻效应是指某些材料的电阻随磁场增强而急剧减小的现象,图中GMR 是巨磁电阻,闭合开关S1、S2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滑片向左移动时,电磁铁磁性减弱,指示灯亮度变暗磁性增B. 滑片向左移动时,电磁铁强,指示灯亮度变亮C. 滑片向右移动时,GMR 电阻变小,指示灯亮度变亮D. 滑片向右移动时,GMR 电阻变大,指示灯亮度变亮【答案】B【解析】【解答】 A. B. 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小,电流变大,电磁铁磁性增强,由于GMR 电阻随磁场增强而急剧减小,所以指示灯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电流变大,指示灯亮度变亮, A 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 D. 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电磁铁磁性减弱,由于GMR 电阻随磁场增强而急剧减小,所以指示灯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指示灯亮度变暗,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由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得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情况,通过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结合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决定因素可以确定滑片移动时,其磁性强弱的变化;巨磁电阻和灯泡串联,先判断巨磁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根据P=I2R 可知灯泡实际功率的变化,进一步判断亮暗的变化.B. c端是N 极,a是电源的负极C. 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D. 若将电源正负极接线的位置对调,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答案】B【解析】【解答】解:A、闭合开关S,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由于此题下端为S 极,并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因为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所以电磁铁的上端为N 极.故 A 错误;B、由上述可知因为电磁铁的上端为N 极,下端为S 极,由安培定则可知,电流从电磁铁的上端流入,故电源 b 端为正极, a 端为负极.故B正确;C、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增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变小,对上方的磁体的吸引力变小,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故 C 错误;D、若将电源正负极接线的位置对调,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不变,极性相反,则 c 端变为S 极,与磁体相互排斥,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故 D 错误.故选 B 【分析】首先要明确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有无铁芯、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的多少.①首先由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确定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进而确定电流变化,判断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电路中电阻的变化,知道磁体的下端为S 极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根据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从而可以判断出电磁铁的磁极极性.②知道电磁铁的磁极极性,可利用安培定则判断出电磁铁中电流的方向,从而可以确定电源的正负极.③根据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引起电流的变化,再判断出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可从而以确定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④磁感线方向不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但是电磁铁的极性相反,利用磁极之间作用规律,从而确定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光导纤维是用次声波来传递信息B. 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核能是新能源C. 电视广播、移动通信是用电磁波传递信号D. 电磁继电器是通过控制低压电路的通断间接控制高压工作电路的通断【答案】A【解析】【解答】解:A、光导纤维是利用激光来传递信息的,故A 错误;B、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核能是一种新能源,故 B 正确;C、电视广播和移动通信都是用电磁波中的微波来传递信号的,因为微波传递信息量大.故C正确;D、电磁继电器是通过控制低压电路的通断间接控制高压工作电路通断,实质是一个开关,故D 正确;故选A.【分析】( 1 )光导纤维是利用频率比较高的激光来传递信息的.(2)将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转变为电能的系统和设备,通常称为核电站,核电站是一种高能量、少耗料的电站,核燃料裂变过程释放出来的能量,经过反应堆内循环的冷却剂,把能量带出并传输到锅炉产生蒸汽用以驱动涡轮机并带动发电机发电;核能是一种新能源.(3)电视广播和移动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中的微波来传递信息的,因为微波传递信息量大.(4)使用电磁继电器可以实现低压弱电流控制高压强电流,还可以实现远距离控制及自动控制,它的实质是开关.11.如图所示的环保型手电筒,筒内没有电池,使用时只要来回摇晃手电筒,使永磁体在线圈中来回运动,灯泡就能发光,下列几个实验与其原理相同的是()A. D.【答案】C【解析】【解答】解:永磁体在线圈中来回运动,使线圈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了感应电流,使小灯泡发光,所以手摇电筒的工作原理为电磁感应现象;A、图中为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与手摇电筒的工作原理无关,故A 错误.B、此图的装置是通电螺线管,是用来研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与手摇电筒的工作原理无关,故 B 错误.C、图中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可以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来体现),这是电磁感应现象,与手摇电筒的工作原理相符合,故 C 正确.C、此图反映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与手摇电筒的工作原理无关,故 D 错误.故选C.【分析】(1)手摇电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磁铁在线圈中来回运动,使线圈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了感应电流,使小灯泡发光.(2)逐个分析下面四个选择项中各个设备的制成原理,将两者对应即可得到答案.12.在图中的自动控制电路中,当控制电路的开关S 闭合时,工作电路的情况是()A. 灯不亮,电铃响B. 灯不量,电铃不响C. 灯亮,电铃不响D. 灯亮,电铃响【答案】A【解析】【解答】解:当控制电路的开关S 闭合时,控制电路中有电流,电磁铁具有磁性,吸引衔铁,动触头和下面电路接通,电铃工作,和上面的电路断开,所以电灯不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