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GBZ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培训课件
GBZ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培训课件
GBZ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
6
编制规范
评价方法 风险评估法:风险和安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概率安全评价(PSA)起源于航空事业,后来扩 展到国防工业和宇航事业,20世纪70年代被应用 于核电站安全评价,目前有的国际组织(如ISO) 和国家(如中国、美国)将这种评价方法应用于 医疗、化工、石油、交通等行业。在放射防护领 域,通过风险评估控制潜在照射,降低放射性职 业病发生的可能性。
GBZ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
4
编制规范
评价方法
类比法 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经常使用。 通过对与拟评价项目相同或相似工程(项目) 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 浓度(强度)检测以及对拟评价项目有关的 文件、技术资料的分析,类推拟评价项目的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对职业 病危害的隐患和后果进行评价。
GB 18871-2002主要章节
• 前言 1. 范围 2. 定义 3. 一般要求 4. 对实践的主要要求 5. 对干预的主要要求 6. 职业照射的控制
7. 医疗照射的控制 8. 公众照射的控制 9. 潜在照射的控制——
源的安全
10. 应急照射情况的干预 11. 持续照射情况的干预 • 附录A~J
GBZ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
9
编制规范
本标准各章与附录间的关系 (4个层次)
GBZ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
10
编制规范
术语概念间的关系
GBZ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
11
编制规范
防护目标和要求
人的防护和健康: 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 将随机性效应发生的几率降 低到可以接受的尽可能低的 水平
源的安全 源的实物保护 控制辐射水平
GBZ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
5
编制规范
评价方法 检查表法 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 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职 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通过对拟评价项目的 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检查部位、 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要求等,编制成 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拟评价项目存 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
编制规范
剂量限值(换算成每天的
mSv)
1925 1931 1934 1936 1950 1959 1965 1977 1990
14
GBZ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
15
编制规范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 编制规范GBZ/T 181-2006
2006年11月3日发布 2007年4月1日起实施
GBZ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
7
编制规范
评价用标准
分类 根据标准的性质、使用对象和审批部门, 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根据标准协调范围,放射卫生标准分为 国家标准GB 卫生行业标准WS 职业卫生标报告
8
编制规范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 (2)密封源工作场所;
• (3)非密封源工作场所;
• (4)射线装置工作场所。
GBZ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
19
编制规范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 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 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 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全医学所。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兰才、侯长松、刘长安、陈尔东。
GBZ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
18
编制规范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 护评价 报告书(表)的内容与格式。
• 本标准适用于下列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 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和职业病危害制效果 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的编制;
• (1)核设施;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871-2002
GBZ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
20
编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 核设施:以需要考虑安全问题的规模生产、加工或操作放 射性物质或易裂变材料的设施(包括其场地、建(构)筑 物和设备),如铀富集设施,铀、钚加工与燃料制造设施, 核反应堆(包括临界和次临界装置),核动力厂,核燃料 后处理厂等核燃料循环设施。
• 密封源 sealed source 密封在包壳里的或紧密地固结在覆 盖层里并呈固体形态的放射性物质。密封源的包壳或覆盖 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使源在设计使用条件和磨损条件下, 以及在预计的事件条件下,均能保持密封性能,不会有放 射性物质泄漏出来。
• 非密封源 unsealed source 不满足密封源定义中所列条件 的源。
• 建设单位应如实提供评价所需资料 • 评价应全面、科学、客观、公正,第三者 • 区别于环评、安评
GBZ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
3
编制规范
评价技术(方法)要求
基本方法 评价者通过资料调研和现场调查分析, 将获取资料与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标 准要求的数值相比较并对符合程度作 出评估,是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 的基本方法。
GBZ职业病危害放 射防护评价报告编
制规范
评价程序
建设评价单位签定合同或协议
收集有关资料,初步调查和 工程分析,筛选评价因子
提出并确定评价方案
质
量
评价:调查、检测、分析
控
制
汇总、分析资料
编制评价报告书
专家评审
修改并提交正式报告
GBZ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
2
编制规范
建设单位与评价单位的关系
合同、协作关系 • 签定并遵守合同或协议(合同法) • 遵守职业病防治法等法规的评价规定
卫生部
GBZ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
16
编制规范
GBZ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
17
编制规范
前言
•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和附录F是 规范性附录。
• 本标准由卫生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
GBZ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
12
编制规范
剂量限值
制定的主要依据是 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同时考虑到经济发展、人们对辐射危害的认知 等社会因素。 是可忍受的,但不是安全限值。重要但不应作 为唯一评价标准
GBZ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
13
编制规范
2.5 2
1.5 1
0.5 0
提出时间(年)
GBZ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