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诗歌鉴赏之选择题解题攻略--(共28张)精品PPT课件

高考诗歌鉴赏之选择题解题攻略--(共28张)精品PPT课件

落叶 修睦①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注] ①修睦:晚唐诗人。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首联的“重重”表示落叶之多,不禁让人想到杜诗“无边落木
萧萧下”。 B、颔联以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摹了落叶思绪翻飞和对春日的无比
复习存在的问题:
1、读不懂诗(最大问题) 2、审不准题,弄不清楚考点 3、判断不准易错点
鉴赏古代诗歌考点:
1、鉴赏形象—人物、景物、事物 2、赏析语言—练字、炼句、诗眼、语言 风格 3、鉴赏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4、理解诗歌内容—背景、题材、作者 5、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
例:
2、审清题目明要求。
3、细读选项划要点(切分关键信息)。
4、正选排除巧妙用。
四、且看我,笑傲江湖
——方法迁移 巩固提高
1、(2016年北京卷)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①黄昏。
注释: ①耿:微明的样子。
生与死的对照引人感慨。
C “清歌”“绿酒”写集会时朋友之间或唱歌 奏乐或饮酒作乐的场景。
D “余襟良已殚”以自述口吻交代了诗人为欢 作乐时完全放松的状态。
E 本诗将个人与诸人对照,结伴出游之欢乐 反衬个人内心无尽的悲哀。
意象构成画面 热闹快乐之景
A、“清吹”“鸣弹”与“天气佳”相呼应, 以声写静,渲染欢乐的氛围。
一、解读纲明方向
2018诗词鉴赏考纲回顾: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诊断(郫都二阶) 例题剖析: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两 项是(D)( E)(5分)
描写手法中的反衬, 写出景的静
意境、情感 ——乐情
指埋在柏树下 坟墓里的人
B、“柏下人”表明所游地点在墓地的柏树 下,生与死的对照引人感慨。
主题解析
浅显的内容
意象,其特点 指向美好和快乐
C、“清歌”“绿酒”写集会时朋友之间或唱 歌奏乐或饮酒作乐的场景。
对意象的具体阐释,画面的分析, 指向快乐的景和快乐的情
具体诗句
D、“余襟良已殚”以自述口吻交代了诗人为 欢作乐时完全放松的状态。
对“襟已殚”的解释 符合诗歌整体内容和
情感方向
对“余”的解释
内容分析,“对照” 手法分析错误
E、本诗将个人与诸人对照,结伴出游之欢乐 反衬个人内心无尽的悲哀。
主旨情感分析,“反衬” 手法错误
方法小结:
1、读懂诗歌是关键(关注标题、作者、 注释、关键词等)。
也有想象之景,相得益彰。
表达技巧分析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设陷点
B、颔联以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摹了落叶思绪翻飞 和对春日的无比向往。
设陷点
错判修辞
C、颈联的的“河边”有版本作“何边”,与前文 “流水”无关,因而是错误的。
具体阐释有误
常见的陷阱设置点:
1.意象意境分析不当 2.基础知识运用错误 3.词句解说曲解原意 4.主题情感分析不当 5.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
A. 首联写红叶萧疏,长亭饯别,交代了季节、地点, 描绘出一幅孤寂的秋日行旅图。 B. 颔联以“残云”点染太华山,以“疏雨”烘托中条山, 于沉静 中显出飞动的意趣。 C. 颔联大笔勾勒,雄浑苍茫,骋目远望,残云缭绕 太华山,稀疏的秋雨洒落中条山。 D. 颈联写出山色和树色迥然不同,东海与黄河一起 咆哮,绘声绘色。意境壮阔辽远。 E. 尾联在前三联充分描绘山水景物的基础上,转为 描写长安的都市繁华,宛如梦境。
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
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
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
杜诗“无边落木萧萧下”。
关键词语理解
B、颔联以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摹了落叶思绪翻飞
和对春日的无比向往。
表达技巧分析
C、颈联的的“河边”有版本作“何边”,与前文
“流水”无关,因而是错误的。 语言 炼字
D、作者借落叶来寄托总结的情志,表达了对世事
变迁的、人生无常的感慨。
情感分析
E、全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笔法,既有眼前之景,
三、待从头,重整河山
——循题探求解题技巧
【答题示例】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陶渊明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 E )
A “清吹”、“鸣弹”与“天气佳”相呼应, A 以声写静,渲染欢乐的氛围。 B “柏下人”表明所游地点在墓地的柏树下,
向往。 C、颈联的“河边”有版本作“何边”,与前文“流水”无关,因
而是错误的。 D、作者借落叶来寄托总结的情志,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人生无
常的感慨。 E、全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笔法,既有眼前之景,也有想象之景,
相得益彰。
说说下列选项考察诗歌鉴赏的哪些方面?
A、首联的“重重”表示落叶之多,不禁让人想到
2019高考诗歌鉴赏
选择题攻略
【真题再现】
编集拙诗,成十一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C)
(D)(5分)
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 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 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 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 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 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