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4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4

在课前,我深入研究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好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为了能让学生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以便于学生有效学习,在课上,力求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将生活引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用字母表示数在生活中经常能够遇见,于是,我便利用学生的基本生活经验来引入新课,使得学生能够充分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能初步体验字母给我们带来的简洁与方便。
2.让自主充满课堂,培养学生学习的思维。
为了能够让学生亲自体验用字母表示数量、数量关系,我让学生自主提出用字母来表示出摆三角形的个数,并且得到相应的含有字母的式子以及得到字母的范围。接着,让学生感受用字母表示一个计算公式,这里用学生熟悉的正方形周长、面积公式引入,而这个环节不仅是要学生学会用字母来表示计算公式,还要让学生掌握含有字母的式子中,乘号的简写和省略。为了能够充分体现数学课堂的自主性,于是这一重点我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学,获得新知,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而且能够使学生对于新知印象更加深刻。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符号意识”是课标中突出强调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也是小学生必备的数学核心素养。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能力,对促进数学思维水平的发展十分重要。用字母表示数摆脱了使用具体数研究问题的局限,提供了揭示数量关系一般性的可能,有助于探索事物的内在联系,也由此揭开了“代数”的篇章。从“确定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方程等代数知识的基础。
教学重点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符号意识的建立是点滴积累的结果,它的提高和发展伴随着学生学习数学的全过程。五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具体的数量,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受“负迁移”和思维水平的影响,学生不能很好理解字母可以表示一个广义的数以及一个变量,不能很好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另外,对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写法也不太习惯。
课件出示问题及用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
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符号产生、发和运用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
将生活中用字母表示数的实例展示给学生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主要是让学生能够运用字母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一些计算公式,这些都是由具体到抽象的一个学习过程。这对于以后学习方程等知识做铺垫。应该说,本节课的内容看似浅显,实际上却不易。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
活动设计
信息技术应用说明
感知
知识技能目标
通过例题及字母表示数意义的教学。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掌握用字母表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方法。
利用课件出示例题
实践与创新
过程方法目标
让学生经历“符号化”的过程,并运用符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罗九完小:张根果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目标描述
1、使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初步应用公式求周长、面积。
3、使学生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学习内容分析
《用字母表示数》是“数与代数”领域中“式与方程”部分的一个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该内容的教学要求是:“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从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知字母表示数的含义,并了解这种表示方法的作用。进而初步体验符号在数学表示中的作用,初步建立符号意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