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鉴定技术文件之七 用户使用情况报告

鉴定技术文件之七 用户使用情况报告

鉴定技术文件之七用户使用情况报告
We promote our software on three places.
One is SMTH:
/bbscon.php?bid=99&id=182064 3
Another is OpenAppMarket:
/app/4dfab990f473e900010 004f0/T ake%20note%20and%20sync
You can also install from ipa:
/takeitandgo/T akeNoteAndSync.zip 2. 从文件服务器的记录看来,下载量为50次左右。

我们目前比较集中的在一个学术的群体中推广。

我们选择了香港科技大学的Machine Learning Lab,大概有10个用户。

选择这里的原因是(1)这里大家普遍有使用iPad的条件,(2)并且和我们预期的典型用户的群体比较一致:学术圈。

(3)这里人和人之间的研究课题有部分重叠,可以充分展示本App的提供的
social功能。

3. 用户反馈。

我们向推广的用户了解了他们对我们的软件反馈。

用户1: 觉得本软件的初衷,非常符合他的阅读动机。

最后的实现,完成评论的分享的功能,很有趣。

下面是该用户的反馈视频:
/v_show/id_XMjc2ODMxNDUy.html
用户2:“同步的点子很好,这样我就能看这个paper别人是怎么读的。

有趣的点子。


用户3:“其实阅读pdf的软件很多。

但加入了社会化的同步阅读体验的不多。

用这款软件,我们就可以一个组一起读paper。

感觉不错。


用户4:“我觉得这个软件缺少web端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用户5:“名字太土了!功能导向的名字不太好。


用户6:“我很喜欢回复别人的评论的功能,这个比传统的做书的注释有趣。


用户7:“点子不错。

但功能简单了一些,最好能做到GoodReader 一样的阅读体验,再做些评论功能。

毕竟阅读过程,阅读体验为主。


用户8:“那个评论列表的功能很有趣,但最好能显示评论的上下文,要不然都不知道在评论那个点。


用户9:“界面的UI主题和本应用非常不搭。

为什么是卡通主题?我是来读paper的”
4. 用户使用情况和原来的估计有什么异同? 为什么?
用户的反馈总体集中在软件体验做的比较简单的抱怨中。

但普遍对同步的点子和功能,表示赞许。

这个和预期的差不多:我们在Beta阶段大量的工作是在后台的服务
开发,为了完成同步的功能花了不少心血,能得到大家对点子的认同,倍感欣慰。

的确在用户体验的开发中,缺少了力量投入,功能还比较简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