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征迁工作总结乡镇组团第一动迁组第九小组动迁工作总结一、工作进展情况我们第九小组属本单位办系统,由管理处和办两个单位的人员组成,主要负责社区本村23幢房屋的安征迁任务。
在本单位办系统党委和两个单位的领导高度重视下,在乡镇街道干部、社区两委的配合帮助下,全组工作人员发扬吃苦耐劳,迎难而上的精神,工作人员通过“5+2”、“白加黑”、“晴加雨”的连续奋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至10月24日,我们小组累计签订份数24份,签订完成率达100%;房屋腾空率达95.65%,基本完成了指挥部下达的征迁任务。
二、主要做法安征迁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苦的工作,尤其本村的安征迁工作时间相对较紧,任务相对较重,而且工作阻力又较大。
我们小组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为能如期地完成指挥部下达的任务,注重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同心协力,攻坚克难,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
(一)千方百计摸清底数,确保安征迁工作顺利开展。
全体工作人员对于本村当地的民情社情不熟悉,直接制约着整个安征迁工作的开展。
针对这种情况,本单位办系统党委和两个单位的领导高度重视,多次深入一线指导工作,及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的小组加强与乡镇街道干部、社区两委的沟通联系,充分利用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资源,积极与居民打交道、交朋友,千方百计摸清底数。
在工作中,化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针对本村自然村是聚族而居,邻里关系亲密,传统家族观念深厚的特点,通过亲戚、朋友、邻里等多渠道地挖掘各种社会资源,有针对性地摸清被拆迁户的具体情况。
对影响面大、能起带动作用的对象(如蔡乌),积极通过各种关系重点争取,达到了以点带面的成效。
(二)打造素质过硬的队伍,优质高效地推进安征迁工作。
小组成员进驻第一安征迁组的时间较晚,以前都没有参加过安征迁工作,对于安征迁业务工作不熟悉,因此小组成员素质的提升对整个安征迁工作顺利开展尤为重要。
对此,我们的小组一方面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认真细致地学习《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实施方案》《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实施方案问答》相关业务,并结合本责任区内的实际情况一一细致分析,寻求工作的突破口;在各项方案和会议纪要等文件下达以后,第一时间组织成员集中学习,要求大家认真做好笔记,写好心得体会。
另一方面注重对成员能力素质的培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积极主动地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法,选派成员参与各项培训和见习,取长补短,结合本组的实际加以应用,提高小组工作效率。
在走出去的同时,也采取引进来的方法,邀请一些对安征迁工作较为熟悉的同志来小组指导或会谈。
我们深信天道酬勤,一份的付出必有一份的收获。
为加快工作进度,服务被征迁户,工作组经常是签约完成已是下半夜。
只要被征迁户认为是方便的时机,工作组成员总是在第一时间为被征迁户服务。
(三)深入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增强安征迁工作氛围。
我们坚信只要工作做得细致、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必定能做到和谐拆迁。
在动迁过程中,工作人员吃过了无数的闭门羹,遭受到了许多的冷言冷语,甚至是辱骂。
但是工作人员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始终坚持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
一是扎扎实实做细做好工作,通过宣传让群众了解我市城市建设的必要性,让居民理解乡镇组团的重要意义。
二是多方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用实际行动获取群众的理解信任与支持,夯实群众基础。
比如,蔡永筑的母亲由于历史原因,无法办理新农保,我们就积极主动地为其联系帮忙办理好新农保。
又如蔡亚明的母亲得了白内瘴,我们多方奔走,为其联系手术事宜。
诸如此类例子,比比皆是。
三是把握群众的心理及其动态,针对群众中存在的认为越到后面越获利。
不愿不敢走在前面的心理做透宣传解释工作,大力宣传“三不变”、“四早”的政策。
四是在实际工作中根据被征迁户的特点,采取分组深入责任区的工作方法,加强与被拆迁户的联系沟通,不厌其烦地宣传政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对部分在外工作或者工作较繁忙的被拆迁户,我们利用各种时间节点积极主动地与被征迁户预约寻求沟通交流的机会,真正架起本单位与被拆迁户的沟通桥梁,引导被拆迁户从不理解到配合工作的转变,让被拆迁户真正感受到工作组的真情实意。
(四)抓好战机,顺利完成安征迁工作。
随着安征迁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尤其是其他兄弟安征迁组完成安征迁任务的情况下,在全社会对此次安征迁工作更加理解支持的前提下,我们顺势抓住当前出现的有利转机和良好时机,趁热打铁,以势起势,以势赶势,树立了必胜的信心,盯紧时间节点,坚决把速度提起来,把任务拿下来。
,小组的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亲自带队深入一线,积极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寻求突破口,如在对蔡永康的问题上,采取踩点、跟踪、摸清生活规律,在初步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以情感人,突破重点,最终由于拆迁,工作组成员与其交成了好朋友。
又如在安征迁工作即将完成时,通过不失时机地为部分被征迁户内部分家,赢得了被拆迁户的理解与信任,最终不仅完成了本组的征迁任务,同时也让被征迁户平和地解决了被征迁户两兄弟长期由于财产分割而形成的矛盾。
我们小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内外线齐头并进,在时间节点到来之际前百分百完成本组的安征迁任务。
当然,在乡镇组团改建工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由于我们小组是从两个单位临时抽调过来的,对本责任区内情况不了解,致使一些社会资源没有及时更好地加以利用;又如对于侨房工作的难度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导致对侨房的征迁工作相对被动。
我们小组在乡镇组团改建工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我们相信,通过这次的的安征迁任务,我们小组成员学到了宝贵的人生和工作经验,必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根基。
原文已完。
下文为附加文档,如不需要,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构建乡镇和谐交通管理执法环境心得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与民方便的原则,与每一个行人、驾驶员和家庭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给中国老百姓带来了对人的生命尊重、对守法公民的尊重以及对交通执法人滥用职权的惩戒,为整个社会构建了一个完善的交通安全防范体系,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较为系统的法律保障,然而,自2004年5月1日实施以来,在实际贯彻过程中,不少基层的民警却反映由于新法处罚幅度的提升,受处罚违法行为人意见较大,尤其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农村道路,执法难度更大,执法民警与违法行为人冲突现象时有发生,执法“难”问题日益突出。
我队在经历了几次的群众对抗执法冲突后,围绕构建一个和谐的交通管理执法环境,组织专门人员深入辖区开展调研,在认真摸清辖区交通安全状况,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建立基础台帐,全面分析原因;积极开展各种宣传方式,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氛围;实行人性化管理,尽量化解被处罚群众的敌对情绪;调动群众参与交通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开展“群防群治”;延伸各种交通安全管理业务到基层,进一步便民利民;加强警民沟通,强化廉政监督,开辟出一条有效的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办法。
一、充分摸清辖区交通安全状况,建立台帐,掌握第一手材料要建立和谐的交通管理执法环境,首先要摸清辖区的交通情况及其特点,充分做好交通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所要掌握的辖区交通情况包括:辖区人口数,辖区总面积,道路总长度(包括等级道路及非等级道路)、名称和等级,行政村及自然村数量,各种车辆型号、数量,专业驾驶员人数,分布规律(即每个村有多少部车辆及驾驶员),这些车辆主要从事何种营运,其运输时间、路线呈何规律,该辖区的客流、物流有何特点等等,充分掌握这些第一手资料后进行整理,制订详尽的台帐,掌握了这些材料将为创造和谐的执法环境奠定坚定的基础。
二、积极开展各种宣传方式,为构建和谐的执法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群众交通安全意识的高低、是否理解并支持决定着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而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虽然大部分是取决于自身文化素质,但是也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宣传工作紧密相连的。
近年来,我队非常重视乡镇交通安全宣传,废除以往形式单一老一套做法,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以丰富多样的宣传方式吸引广大农村群众接受教育。
在近年的工作实践中,我队总结出以下行之有效的宣传途径:(一)自身执法宣传。
交警的执法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宣传载体。
一个有着严整的警容风纪、规范化的执法程序的执勤民警队伍本身就是很好的“交通安全宣传牌”,在执法过程中最忌讳的是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喝斥违法行为人等等行为,这样就会令群众对公安交通部门产生排斥感,自然就“敬而远之”了。
我队特别注重执法解释工作,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发现违法行为时先进行交通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指出违法行为人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及其所存在安全隐患,对自身及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哪些危害,违反了交通法规具体条款等等,让违法群众心服口服,自觉自愿接受处罚,交通管理工作自然顺利展开。
(二)新闻媒体宣传。
新闻媒体具备了群众接受率高的特点。
在实际工作中不少民警经常抱怨工作又累,群众又不支持,从事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吃力不讨好”等等,这与新闻媒体利用率少,缺乏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是分不开。
我队充分利用抚松电视台遍布各乡镇、农村,收视率高的特点,在抚松电视台警务报道专题节目中开辟专栏,将公安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成效、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交通案例及经验教训、民警在开展交通管理工作中的苦与累镜头分类系列播出。
让人民群众全面了解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拉进民警与群众的距离;让人民群众了解交通安全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人民群众了解参与交通活动时要遵守的交通规则,如何避免不安全的因素造成的危害;……久而久之,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与交通文明意识也得到提高。
(三)开展交通安全共建活动。
我队结合创平安大道中交通安全共建活动,经常组织民警深入设在事故高发路段或重点道路边上的村庄、企业、学校等单位,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交通安全图片展、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播放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碟片、上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制作交通安全宣传栏等各种形式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坚持把交通安全知识送进村、厂、校。
通过积极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充分提高了这些地区交通参与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使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四)举办交通安全教育展示厅。
交通违法行为人之所以违反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通常是因为他们不懂其行为违反了相关交通法律法规或者虽然知道交通违法了但心存侥幸心理,不懂其行为会造成相应的危害。
我队在各中队设立一个交通安全教育展示厅,悬挂交通安全知识、典型交通事故案例挂图,播放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光碟。
在查获每起交通违法行为,准备对其进行处罚前首先要求违法人接受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的交通安全教育。
通过教育让违法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危害性,自觉接受处罚,且促进其在今后参与交通活动时会更注意交通安全了,这比起“重处罚轻教育”的效果要好很多。
(五)开展丰富多样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