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2、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
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3、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4、身无长物: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贫穷。
5、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6、七月流火:出自《诗经》,指天气转凉,现代多误用于形容天气炎热。
7、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8、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9、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
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
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10、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11、危言危行:危:正直。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12、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爽:差错的意思。
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13、不足为训: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
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14、明日黄花:黄花:菊花。
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
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15、久假不归:假:借;归:归还。
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16、春意阑珊:阑珊:将尽,将衰。
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17、不以为然:然:是,对。
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18、一文不名:名:占有。
一个钱都没有。
形容非常贫困。
19、曾几何时:时间过去不多久。
20、不绝如缕:将断不断像细丝一样,比喻境地非常危急或声音非常细而悠长。
21、坐地分赃:指匪首窝主自己不动手而坐在家里分取同伙偷盗来的财物。
22、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爽:差错的意思。
成语中的重复用词
1、当务之急:前面不能再用“目前”。
2、方兴未艾:前面不能再用“正”。
3、记忆犹新:“犹”就是“还”的意思,前面不能再有“还”。
4、流离失所:句中不能再有“无家可归”。
5、难言之隐:后面不能再有“的苦衷”。
6、任重而道远:前面不能再有“担子”。
7、忍俊不禁:后面不能再加上“扑哧一声笑起来”。
8、生灵涂炭:“生灵”前面不能再有“人民”。
9、拭目以待:前面不需再说“瞪起眼睛”。
10、相形见绌:“见”就是“显得”之意,句中不能再有“见”。
11、贻笑大方:前面不能加“让人”。
12、芸芸众生:“芸芸”就是“众多的样子”,不宜再用“平凡普通的”修饰。
13、自惭形秽:这个词本身已带“感到”,前面不必再加“感到”。
14、南柯一梦:“一”就是“一场”之意,句中不能再有“一场”。
15、莘莘学子:“莘莘”“众多”意,前面既不能加“一个”也不能加“众多”。
16、孑然一身:句中不能再有“的单身汉”或“独自”来形容。
17、津津乐道:句中不能再有“说”。
18、遍体鳞伤:句中不能再有“浑身被打得”。
19、责无旁贷:后面不能再有“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