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44 经济法概论-201910 答案全国2019年10月自学考试经济法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24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德萨米的著作是( A ) 1-2A. 《公有法典》B. 《论法的精神》C. 《自然法典》2. 经济法学的发祥地是( B ) 1-2A .日本 B. 德国 C. 法国 D. 英国3. 货币市场相关法律规范属于( A ) 2-31A. 金融市场调控法B. 金融体制法C. 计划体制法D. 计划协调法 D.《法学阶梯》4. 在中国,属于调制受体的是( C ) 4-67A. 财政部B. 国家税务总局C. 纳税人D. 中国人民银行5. 经济法的内在价值又可称为( C ) 3-40A. 评判价值B. 主观价值C. 客观价值D. 主观评判价值6. 经济法与商法的关系是( B ) 2-26A. 根本法与普通法的关系B. 公法与私法的关系C. 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D. 公法与社会法的关系7. 下列属于经济法主体组合的是( B ) 4-67A. 自然人与法人B. 调制主体与调制受体C. 行政主体与相对人D. 行政主体与监督主体8. 司法对现代经济法运行的影响是( B ) 5-112A. 司法是整个经济法运行中最为重要的环节B. 司法因素对现代经济法运行的影响相对较低C. 现代经济法的运行不需要司法手段而依靠行政手段D. 现代经济法纠纷的解决不需要仲裁手段9. 税法上纳税人的遵从属于经济法运行系统中的( C ) 5-113A. 立法因素B. 执法因素C. 守法因素D. 社会因素10. 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是宏观调控的( B )6-137A. 结果和经济原则B. 目标和重要原则C. 目的和法律原则D. 结果和法律原则11. 依法治国方略中的权力监督制衡理念以及宏观调控权行使的外部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建立( C ) 6-147A. 宏观调控指挥协调制度B. 宏观调控指导协商制度C. 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D. 宏观调控平等协商制度12. 转移支付法属于( B ) 7-164A. 反不正当竞争法B. 财政法C. 反垄断法 D .税法13. 我国财政的根本要义是( A ) 7-159A.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B. 以人为本C. 宏观调控D. 和谐、稳定、发展经济14. 作为政府采购活动的主要主体的供应商,应当具备的法定条件之一是( C ) 7-184A. 具有独立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B. 具有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能力C. 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D. 具有独立承担违宪责任的能力15. 以应税商品或劳务的销售(或营业) 收入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税称为( A ) 8-207A. 营业税B. 消费税C. 增值税D. 关税16. 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 C ) 8-214 ....A.2年B.3年C.5年D.6年17. 各类企业在通常情况下适用的一般税率是( C ) 8-215A.15%B.20%C.25%D.35%18.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我国的货币发行权属于( C ) 9-259A. 银监会B. 财政部C. 国家D. 中国银行19. 金融调控的主体一方是( A ) 9-246A .中央银行 B. 中国银行 C. 投资银行 D. 开发银行20. 中国人民银行对各商业银行的贷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B ) 9-268 ....A.6个月B.1年C.2年D.3年21. 计划法的最高理念是( C ) 10-286A. 社会稳定B. 经济发展C. 以人为本D. 统筹规划22. 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持编制机构是( A ) 10-301A. 国务院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3. 日本的经济计划模式是( B ) 10-294A.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C. 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24. 反垄断法最早产生于( A ) 11-314A. 美国B. 德国C. 日本D.中国 B.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 D. 国家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25. 市场规制法的调整对象是 ( C ) 11-318A. 市场竞争关系B. 市场监管关系C. 市场规制关系D. 市场平衡关系26. 下列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是( A ) 13-418A. 甲通过行贿方式获取乙公司的秘密技术资料B. 张某经好友李某同意将其发明创造在网络上公布C. 王某私下打探得知某公司保险柜的存放地点D. 贾某通过研发了解某公司的饮料配方27.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附奖促销所附最高奖的绝对额度是人民币( C ) 13-431A.1000元C.5000元 B.3000元D.8000元28. 下列有关诋毁商誉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13-422A. 诋毁商誉行为在主观上只能是故意B. 诋毁商誉行为的主体可以是经营者、消费者或其他主体C. 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就是诋毁商业行为D. 实践中,诋毁商誉行为往往和虚假陈述行为相竞合29. 王某在某服装店挑选风衣,店员向王某推荐了一款。
王某试穿后觉得不合适,便脱下来要走,店主却强迫王某买下这件风衣。
店主的这一行为侵犯了王某的( D ) 14-445A. 保障安全权C. 公平交易权 B. 知悉真情权D. 自主选择权30. 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 D ) 15-487 ....A.8%C.25% B.10%D.75%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 CDE )3-58A. 调制严格原则D. 调制绩效原则 B. 调制自由原则E. 调制适度原则 C. 调制法定原则32. 下列属于纵向对策行为的有( BCE ) 4-77A. 制定税收政策D. 金融调控 B. 依法纳税E. 偷税 C. 逃税33. 各级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职权主要有( ABCD ) 7-168A. 编制权D. 报告权 B. 执行权E. 撤销权 C. 提案权34. 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的规定,外汇是指( ABCDE ) 9-273A. 外国货币D. 特别提款权 B. 外币支付凭证E. 欧洲货币单位 C. 外币有价证券35. 银行业市场规制制度的宗旨是( ABC ) 15-480A. 保护存款人和其它客户的权利和利益B. 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C. 规范银行业市场秩序D. 追求利润最大化E. 协调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关系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 经济法2-14答:是调整在现代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7. 宏观调控权4-142答:是指政府为确保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平衡,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的目标,而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对社会经济运行进行调节与控制的法定职权。
38. 国家计划10-282答:是指由国家制定并负责实施的有关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项目的未来的综合的行动部署方案。
39. 经济法主体4-64答:是依据经济法而享有权力或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的组织体或个体。
40. 市场规制法11-318答:是调整在国家规制市场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1. 简述经济法与商法的区别。
2-26答:(1)经济法属于公法,而商法属于私法,是民法的特别法。
(2)在调整对象方面,经济法调整调制关系,而商法调整商事关系。
42. 简述税收与税法的区别。
8-198答:税收与税法的区别是:(1)税收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属于经济基础范畴;而税法则是一种法律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2)国家和社会对税收收入与税收活动的客观需要,决定了与税收相对应的税法的存在。
而税法则对税收活动的有序进行和税收目的的有效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反作用。
43. 简述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
9-261答:(1)保证商业银行存款支付和资金清偿能力。
(2)调节和控制信贷规模,影响货币供应量。
(3)增强中央银行信贷资金宏观调控能力。
44. 简述我国政府采购法的立法宗旨。
7-181答:(1)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2)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
(3)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4)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5)促进廉政建设。
45. 简述仿冒行为的特征。
13-409答:(1)仿冒的对象是市场价值更高的商业性标志。
(2)仿冒的方式是使用与其他经营者相同或者相近的商业性标志。
(3)仿冒的目的是分享市场价值更高的商业性标志的商业利益。
五、论述题(本题10分)46.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谈谈经营者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所负的义务。
14-448答:(1)依法定或约定履行义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应当依照我国的《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即经营者必须依法履行其法定义务,此外.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怛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
(2)听取意见和接受监督经营者应当听取消费者对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意见,接受消费者的监督。
这是与消费者的监督批评权相对应的经营者的义务。
法律规定经营者的这一义务,有利于提高和改善消费者的地位。
(3)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这是与消费者的保障安伞权相对应的经营者的义务。
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4)不作虚假宣传这是与消费者的知悉真情权相对应的经营者的义务: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否则即构成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5)出具相应的凭证和单据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消费者索要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的,经营者必须出具,这是经营者的义务。
(6)提供符合要求的商品或服务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情况下说明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或者接受该服务前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的除外。
(7)不得从事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