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四单元单元内容和要求【单元教学目标】1 本单元认识生字43个,积累词语41个。
复习多音字,辨别形近字。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名人。
2 养成查字典的习惯,并能根据词语选择正确的义项。
学会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词义。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养成边读边思、边读边记的习惯。
4 继续学习预习课文,遇到不认识和不懂的地方,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5 学习有关名人的故事,并学习名人善于思考、勤学好问、刻苦钻研的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19.“神童”的秘诀教学目标认知:认识本课8个生字,学会区分“总算、总是”,说出“惊奇、称赞”的近义词。
操作: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用所学的词语说一句话。
3、能结合课文理解“学问学问,多学多问”的意思。
情感: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学以致用,与同学交流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1.识记本课生字及词语,理解词义。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在预习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结合课文理解“学文学问,多学多问”的意思。
通过阅读本课,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一、激情趣,谈话引入。
1.谈话揭题(1)板书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可能的问题是:谁是“神童”?称为“神童”的秘诀是什么?神童为什么要加双引号?……(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指名回答问题。
2.自学生字结合注释理解词语,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
3.小组交流所学生字字义。
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1.初读课文质疑。
你有什么新发现?2.再读课文解惑。
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发现的问题?A、圈圈划划。
朗读5—6小节明确这一秘诀是什么。
用——画出陈毅的话。
用~~画出毛老师的话。
B、抓住重点句读一读,联系实际评一评抓住“打圈圈的,是懂得的。
打半圈圈的,不太明白,等老师讲明白了,再打圈圈。
打黑点的是生字。
”这一句对毛老师所称赞的“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有进一步的了解。
可以通过“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表示自己不懂的地方?”进一步理解这个学习方法好在什么地方。
3.朗读对话,体会情感。
三、联系实际,谈感受。
1.同桌讨论:陈毅的学习方法好不好?为什么?2.指名交流。
3.小组讨论:谈谈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帮助自己学习?4.各组派代表交流。
四、小结。
“学贵有疑”,在学习时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为了能很好的区分通常我们会采用一些简单的符号来帮助自己的学习。
1、你在学习上有什么好方法?把你的好方法或者把搜集到的方法和大家交流。
2、师生共同罗列学习符号。
————?表示疑问~~~表示佳句 ( )表示好词表示重点词[板书设计]19“神童”的秘诀陈毅勤奋好学、专心致志[练习设计]1.比一比,组词:诀()熟()茅()灶()决()墅()矛()吐()2.造句:总是——总算——3.写出意思相近的词,看谁写得多连忙格外名列前茅4.把句子写完整同学们都称赞陈毅为“小神童”,是因为毛老师称赞陈毅,是因为我崇敬陈毅,是因为教后札记:通过学生对课题的质疑,引发其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兴趣。
同时在教学伊始让学生对本文的主人公——陈毅,有较全面的了解,使学生学完课文之后,能懂得小时候养成的好习惯能成就一个人的一生。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继续指导学生预习课文的方法。
课文的学习则让学生通过质疑探究,联系实际等方法来把握文章要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能将好方法学以致用。
20.梅兰芳练功【教学目标】认知:识记本课出现的7个生字,查字典理解词语。
操作: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仿照例句,把句子续写完整。
情感:懂得只有凭顽强的毅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正确朗读课文,让学生懂得只有凭顽强的毅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难点】用各种方法理解词义。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投影片。
2、收集梅兰芳的生平资料,照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学习1、师: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舞台上的瑰宝,作为中国的国粹扬名海内外。
(请同学们观看录像)2、师:舞台上这位唱功了得的表演艺术家就是著名的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梅兰芳是如何获得成功,成为京剧表演大师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3、出示课题:20、梅兰芳练功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1、出示要求,预习课文。
自学提示:(1)自学生字新词。
(2)动脑又动手:给下面的字加部首成为另一个字,再组词。
看谁找得多,组得对。
例:每——海(海水) 悔(后悔) 梅(梅花) 莓(草莓)尧——采——(3)读通课文,在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然后自己想办法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词语:砖头跷功红肿长进拜师顽强毅力扎实功底蜚声(朗读中及时纠正学生的读音,媒体分析“蜚”的字形)(2)加部首组词:尧——浇(浇水)绕(围绕)饶(富饶)跷(跷功)采——彩(彩色)菜(白菜)踩(踩高跷)睬(理睬)(3)接龙读课文,检查字词读音。
(4)质疑解疑。
三、研读课文,探讨疑问1、梅兰芳曾经先后向两位先生学艺,他们分别是怎样评价梅兰芳的,你对此有什么疑问?(1)两位先生对梅兰芳的评价:媒体出示:8岁那年,第一位先生说他不是学戏的料子,说:“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
”云和堂的吴先生连连称赞梅兰芳跷功的进步,吴先生看见他在冰场上苦练后,劝他休息几天,听了他的话后先生更是不住地点头。
(2)学生质疑。
2、梅兰芳如何从“不是学戏的料子”到成为“蜚声海外的京剧艺术大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4—8小节。
(1)指名朗读4—8小节。
(2)用“——”画出梅兰芳是怎样练跷功的,用“”画出他是怎么说的。
(3)出示句子,重点指导。
写梅兰芳练跷功的句子: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梅兰芳并不满足,想方设法要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
冬天,他自己浇了一个小冰场,踏上高跷,在冰场上跑。
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
每次跌倒,他都立即爬起来,继续练。
(理解“硬”的意思:第一个“硬”:强、好;第二个“硬”:勉强)写梅兰芳练说的句子:梅兰芳说:“先生,您不是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①指导朗读。
②重点理解:跷功想方设法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
跷功——读课后注释。
想方设法——联系上下文划出句子。
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
——联系自己的体会说说。
③用上下列词语说说梅兰芳是怎样练跷功的?媒体出示:坚持跷功摔跤长进称赞④仿照例句,把下面的句子续写完整。
出示媒体例: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梅兰芳为了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
3、出示第8节,复习巩固理解句义的方法。
正是凭着这种顽强的毅力,梅兰芳从小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后来终于成为一名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1)引读这句长句。
出示句子:正是凭着,梅兰芳,后来终于成为一名。
因为梅兰芳,所以成为一名。
梅兰芳终于成为了一名,是因为。
(2)读注释理解:蜚声(3)读了这句话,再联系4—7节,你明白了什么?四、小结复习,个人感悟1、复习词语:坚持跷功摔跤长进称赞顽强毅力扎实功底蜚声2、完成下列填空。
(可以选用以上词语)梅兰芳每次,他都。
梅兰芳为了,都。
因为梅兰芳,所以。
五、拓展作业1、出示媒体:让我们来领略一代艺术大师梅兰芳的精彩剧照吧。
(共计六张照片)2、积累词语。
表示名气大的词语:蜚声表示勤奋刻苦的词语持之以恒*3、收集通过刻苦学习而获得成功的人物故事,选一个在小组里交流。
[板书设计](顽强的毅力,刻苦练功)20 梅兰芳————————————————练功(不是学戏的料)(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家)[练习设计]●A层练习(基础部分)1填合适的词:一()先生一()板凳一()香一()料子一()功夫一()戏班子●B层练习(提高部分)1照样子,填写合适的词语: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站得()练得()慌得()2句子写完整我为了参加“六一”节的演出,教后札记:学生在课前已经对梅兰芳的生平作了简单了解,这一环节让学生每人用一句话来介绍自己所知道的梅兰芳的某一方面情况,三言两语综合起来,就使他们对梅兰芳其人其事有较全面的了解。
既检查的预习效果,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抓住关键字“跷、蜚”组织教学,根据生字音、形、义的特点在教学中有所侧重,其余生字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在组内交流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会识字的乐趣。
本课的阅读教学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来读懂课文。
21、我不替你刷鞋教学目标认知:认识本课6个生字,查字典理解“怔住、悻悻”等词语的意思。
操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表演课文的片断。
情感:懂得“做人要有骨气在敌人面前不能卑躬屈膝”的道理。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做人要有骨气,在敌人面前不能卑躬屈膝”的道理。
教学难点:找一找课文中的动词,试一试演演课文的片断。
教学过程一、巩固、导入1、前几课我们学习了两位名人的故事,谁能说说他们的故事使你懂得了那些道理?2、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也很了不起的人,板书“杰弗逊”并简介。
学生字"弗"。
3、故事讲的是在他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
示题。
4、齐读课题5、到底是一件什么事呢?请听故事。
范读。
二、初步感知课文,学生字。
1、你听到了什么?2、请你们自己读读课文,读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然后想办法解决。
3、检查:你什么地方作了记号,又怎样解决的?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吗?考一考:读字:弗、剑、镇、悻;读词语。
练习:加部首组字“弗”理解::悻悻、镇住、交流提出的不理解的词:傲慢、附近、不紧不慢、勇敢、三、学习课文1、学了词语,你们对课文的理解也会加深。
小组长带组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读破句,不加字,不漏字。
思考:杰弗逊怎么会说“我不替你刷鞋”这句话的?2、读课文检查、讲评。
3、回答问题。
找找杰弗逊是怎样做的?军官又是怎样做的?小组分角色朗读3、4小节。
4、交流。
分角色读。
评讲。
5、谁能来演一演?先小组排练,再推荐表演。
6、展评。
7、说说,你对杰弗逊这个人的认识?8、总结:杰弗逊他又做人的骨气,在敌人面前不卑躬屈膝。
四、知识迁徙1、讲《苏武牧羊》的故事。
2、积累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傲慢、冷冷、涨红脸、不紧不慢、悻悻[板书设计]21 我不替你刷鞋杰弗逊(有骨气)机智勇敢英国军官傲慢无礼[练习设计]1、读课文,查字典,理解词义:摆脱:------傲慢:------镇住:------2、把文中能表现杰弗逊勇敢的句子抄下来。
3、展开合理想象,填写适当语句:军官被杰弗逊的勇气镇住了,心想:——————————————————————————————————————————————————————。
于是,军官不再难为杰弗逊了,悻悻地离开。
教后札记:由于本文内容简单,所以在学习了前两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当堂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