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教育督导与教育评价
LOGO
(三)学生质量评价
所谓学生质量评价则是以提高促进学生和谐、主动发展为 核心的有关学生学习基础、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的评价,是教 师(或学生自己)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教育情景中身心 发展状况所作的价值判断活动。学生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学 业成绩评价、学力评价、品德评价和健康评价。
LOGO
LOGO
(二)教师评价 所谓教师评价则是以优化教育进程为核心的有关教师素质、 教师职责、教师绩效的全面评价。 (1)教师素质是指教师履行职责、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备 的条件之总和,是教师的相对稳定的品质。它包括品德素质、 文化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和仪表素质。 (2)教师职责是指担任教师职务所应履行的责任,具体说, 就是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教会学生掌握文化科学 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增强体质,向学生进行政 治思想道德教育,促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健康成长,成 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 (3)教师绩效就是教师工作成果,应从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 两个大的方面来考察。教师工作数量由教学工作量、教育工作 量、兼职工作量和其他工作量构成;教师工作质量由学生质量、 社会效应、教育成效、教学成效和教研成果构成。
第十章 教育督导与教育评价
2017.11.30
LOGO
第十章 教育督导与教育评价
1
第一节 教育督导
2
第二节 教育评价
LOGO
第一节 教育督导
LOGO
一、教育督导的含义与职能 (一)教育督导的含义 教育督导是指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给所属的教育督导机构和 督学人员,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和督导的原则与 要求,按照一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下级政府的教育 工作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监 督、评估和指导,并向同级和上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反馈有 关信息,提出建议,为政府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系列教育管 理活动。
LOGO
(二)教育督导的职能 1.监督职能(最本质、最核心的职能) 2. 评价职能 3.指导职容与形式 (一)教育督导的内容 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常规督导的项目和主 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对地方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 2.对“普九”、“扫盲”县的评估验收 3.对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估 4.对学校专项督导和经常性检查的主要内容
教育督导机构是指由政府授权,代表本级政府及其教育行 政部门,执行教育督导任务的行政监督机构。 我国教育督导机构分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 州、盟)、县(区、旗)四级设置。 中央一级设国家教育督导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督 导室,地(市、州、盟)设督导科(室),县(区、旗)设督导组(室)。 均由同级政府授权,受同级政府委托,负责对下级政府的教育 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实行行政监督和指导。
LOGO
2.决策模式或决策定向模式(亦称IPP模式) 创始人是斯塔费尔比姆。他认为:评价不应当局限于目标 体现的程度,而应为决策者提供信息服务。为此斯氏构造了 cIPP模式,其基本框架是:背景评价((;ontext)——为计划 决策服务;输入评价(Input)——为组织决策服务;过程评价 (Pmcess)——为实施决策服务;成果评价(1hnduct)——为再 循环决策服务。CIPP是这四种评价类型的缩写形式,与泰勒模 式比较,它并不太多地集中在指导学习的行为上,而更多地指 向持续不断地为决策者提供评价上。它发展了泰勒模式,克服 了泰勒的缺陷,比行为目标模式适应面要广。
5.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 社会主义的学校,培养的是品学兼优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接班人。这是学校评价的一个重要项目、灵魂项目。
LOGO
6.教学工作质量的评价 教学工作质量的评价。是对教学过程的全部工作效果的评 价。教学过程包括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总结评 定、教学研究等几个基本环节,还包括对学校所处社会环境的 了解,对整个学校集体和班集体的了解以及对每一个学生家庭 情况的了解。我们评价教学工作质量,就应该评价这全方位的 教学工作效果。 7.体育卫生工作的评价 8.学生全面发展质量的评价 学生全面发展质量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 是每个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情况,另一方面是全校学生德 智体全面发展的情况。
LOGO
3.目标游离模式(目的游离模式) 这一模式是由斯克里文提出的。他认为,实际进行的教育 活动除了收到预期的效应外,还会产生各种“非预期效应”或者 叫“副效应”,这种非预期效应的影响有时是很大的。他进一步 认为,根据预定教育目标进行评价往往只注意目标规定的预期 效果,非预期效果很难得到反映。因此,为了降低评价活动方 案、计划制定者主观意图的影响,不能把方案制订者预定的目 的告诉评价者,以利于评价者收集全部的关于方案的成果信息。 这是一种强调不受预定活动目的影响,以“自由目的”、“参与者 的实际意图”为准则的评价方法。它与泰勒模式和决策评价模式 的最大区别在于:作出评价结论的依据与准绳不是方案制订者 预定的目标,而是活动参与者的意图。
2.学校管理水平的评价 学校管理水平的评价,主要是对学校领导班子而言,它通 常指如下几个方面:学校管理者的素质,教学管理,人事管理, 经费管理.校产管理。学校领导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高低是 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它是学校评价的重要内容。
LOGO
3.师资质量的评价 师资质量的评价,主要指对教师的知识、能力以及教师集 体的结构和效能的评价。 4.办学基本条件的评价 办学基本条件的评价主要是指对学校干部队伍的素质、专 职教师的学历构成和专业构成、生均公务费、教学用房和场地 配备等方面的评价。
三、教育评价模式与标准 (一)教育评价模式及其意义 教育评价模式是指教育评价活动的构架和 式样。教育评价模式是一种评价理论、评价观 点的反映。评价的理论系统规定了评价对象、 评价要素,也规定了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因此, 评价模式是评价理论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评价 理论和实际评价活动的统一体。
LOGO
(二)教育评价的主要模式 根据评价的目的和作用,评价可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行为目标模式(亦称“目标到达度”或“目标定向”评价模 式) 其创立人是美国的教育评价之父泰勒,这一模式是教育评价 领域出现的最早的评价模式。行为目标模式依据预定的教育目 标,并以此为准则.通过系统地、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判断实 际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或者说达到目标的何种程度。在这一 模式中,评估是一种试图确定“目标到达度”的活动,是一种为 判断教育工具是否成功而收集成果证据的活动,行为目标模式 是一种强调评价的判断功能的评价模式,是教育评价中的基本 模式,它主要用于学生质量评价活动。
1.督导的准备阶段 具体的工作有: (1)督导机构与人员的准备。 (2)督导方案和具体实施计划的准备。 (3)督导思想、理论的准备。
LOGO
2.督导的实施阶段 具体的工作有: (1)督导组与被督导单位正式见面。 (2)听取被督导单位的自查报告。 (3)根据督导内容,按督学各自的分工,采取查、看、听、谈、 访等方式和手段,进行调查,收集督导资料。 (4)分析督导信息,恰当处理督导信息。 (5)科学评估,正确指导,写好督导评估意见书。
LOGO
(一)学校评价 所谓学校评价是以改善学校管理为核心的有关学校办学素 质、办学职责、办学效能的全面评价,是对学校各个方面的整 体评价。其基本内容有如下八个方面:
1.学校办学思想的评价 学校办学思想的评价,主要指评价学校是否坚持正确的办 学方向;是否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是否全面贯彻教育目标的 要求;是否按教育规律办事等。
LOGO
3.督导结果的处理阶段 具体的工作有: (1)写出督导报告,正式印发,向上反映,使督导结果成为奖评 学校和考核校长的重要依据。 (2)写出督导工作总结,对督导工作进行分析,认真审核本次督 导工作的质量。 (3)建立督导档案。
LOGO
(二)教育督导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坚持导向性原则,就是要在督导指导思想、指标设定、权 重分配等方面,引导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依法督导原则 贯彻依法督导原则,就是要求督导人员以党和国家的教育 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作为督导工作的依据,把督导过程。 作为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教育法律、法规和有关重大政策 贯彻落实的过程。
LOGO
督学人员的职权规定:
督学有权列席被督导单位的有关会议; 有权要求被督导单位提供与督导事项有关的文件资 料、档案、簿册, 并汇报工作; 有权在被督导单位召集各种座谈会和个别谈话; 有权对被督导单位进行现场调查; 有权对违反方针、政策、法规的行为予以制止。
LOGO
四、教育督导的过程与原则 (一)教育督导的过程 教育督导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督导前的准备阶段、督 导组织实施阶段、督导结果处理阶段。
教育督导≠一般教育指导
LOGO
真题训练(单项选择题) 1.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导人员的授权来自于( A ) A.各级政府和授权 B.各级党委的监督权力 C.人民群众民主监督 D.监督者的民主参与 2.教育督导不仅仅是教育部门内部的事,也是(A) A.政府的责任 B.社会的责任 C.媒体的责任 D.家长的责任
LOGO
第二节 教育评价
LOGO
一、教育评价概述 (一)教育评价的含义 教育评价是依据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在 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教育过程及其结果 进行价值判断的教育活动。
LOGO
(二)教育评价的分类
教育评价的类型可从多个角度来区分: 1.从评价主体上划分,有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 2.从评价标准上划分,有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内差 异评价 3.从评价过程上划分,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LOGO
3.科学性原则 贯彻科学性原则,就是要求督导人员以科学的精神、态度 和方法从事督导工作,制定周密的督导工作计划,运用系统调 查和现代的科学方法与手段,以客观事实和确凿的数据为凭据, 历史地、全面地、发展地分析被督导单位的成绩、缺点、经验、 问题,实事求是地作出客观、公正、有说服力的结论,不搞花 架子、走过场,确保教育督导工作的实效性与科学性。 4.民主性原则 贯彻民主性原则,就是要求在督导工作中要相信、尊重、 依靠督导对象,倾听他们的意见,关心他们的疾苦,为他们服 务,从而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督导工作中 的作用。